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洪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说,北大荒作为国家商品粮重要的战略后备基地,承担着共和国大粮仓的重要作用。尽管今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但北大荒人决心积极抗灾自救,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宁可自己少留,也决不少交国家一斤粮。
  随着洪峰向松花江下游推进,黑龙江省防汛抗洪前线指挥部于25日从大庆移师佳木斯。
  到24日下午4时,佳木斯市郊区受洪水威胁的32250名群众,已经紧急转移,全部搬到安全地带。这时,佳木斯市郊区的平安、望江、莲江口、长春、建国5个临江乡镇,受洪水威胁最大。
  当时,平安乡的民堤已经溃堤,有的村屯进了水。郊区党委、政府一方面组织力量死保国堤,一方面从22日凌晨开始,按照预案,对该地区群众进行全面转移。这些灾民当中,有7000余人被集中安置到33个区直机关、企业、学校,并由接待单位垒灶,提供炊具。
  在洪灾中转移出的群众,基本有屋住,一日三餐能喝上开水。像他们一样,佳木市共有15万群众因为洪水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8月28日,在佳西小学灾民安置点,90多位佳木斯郊区平安乡生产部村的灾民已在这里生活了一周。该村紧靠松花江大坝,江面高于村庄2至3米,由于渗水,村里的农田、房屋里已水至齐腰。在二楼的教室里,所有桌椅都被拼成临时床铺,每个铺上都叠放着被褥。地上堆放着土豆、茄子、青椒等蔬菜。
  这里的男劳力都在村里守村护坝,留在灾民安置点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临时负责人周公春老人说,这几天生活情况不错,村里的妇女主任隔天就送一回米菜,还给老弱病残送来了鸡蛋、月饼。
  灾民刚到这儿的时候,佳西小学的校长一夜未睡。他买来面包,做好汤菜、又烙了够大伙吃一天的饼,送来碗盆。
  有人问他们:“今天早晨吃的什么?”
  “大米粥、月饼和面包。”
  “有什么困难吗?有地方看病吗?”
  “看病还算方便,值班大夫昼夜在这儿,态度也好,可药不太够,只能给点去痛片。”
  在长青中学的灾民安置点,一进教学楼,一股强烈的消毒药水味扑鼻而来,市卫生局副局长孔庆学带领的卫生防疫医疗队正在这里巡回防疫消毒。一位防疫人员说:市防疫站每两天、区防疫站每一天就到灾民点消毒一次,对空气、餐具和环境投放消毒药物,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发现疫情。
  在操场上,不少灾民聚坐在一起闲聊,孩子在操场上嬉闹,似乎忘了洪水的侵扰。
  住在这里的长青乡范家村灾民宫玉兰说:“村里成立了食堂,吃饭免费。”
  五一小学的校舍宽敞明亮。平安乡富胜村120多位灾民住在这里,其中有一位坐月子的产妇。负责灾民生活的村妇女主任李玉英拿出一个本子,上面记载了几天来周围人对灾民的关心:长青乡杨书记每天来看望大家;郊区民政局送来面包等吃穿用品;长青乡一位副书记雨夜带着两个女儿想接产妇到他家住;长青派出所给产妇送来婴儿用品、沙发床;魏校长给老人买来奶粉和被子;一名女警察带着产妇乘出租车给婴儿看病没收钱;长青中医院给孩子看病没收钱;学校食堂师傅每天8个小时给灾民做饭,毫无怨言……
  在产妇休息的教室里,新生的小女孩盖着大家捐赠的棉被在沙发床上安静地睡了。年轻的产妇再三再四说:“都是这些好心人关心埃”
  8月31日,松花江第三次洪峰顺利通过在东北的最后一站——同江。在两江汇合处,但见滚滚松花江洪涛东去,平稳进入中俄交界的黑龙江。
  岸上,被洪水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群中间,爆发出一片撕肝裂肺的欢腾,经久不停。
  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终于消失了。松嫩平原的洪水狙击战终于落下了帷幕。(第五章完)
  第六章最高决策
  第一节 49人的防办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这是1998年抗洪救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只有在防汛抗旱的特殊时候,这个机构才有着权威的作用,才能够不断发号施令,批量调动物资、人员、器材等。
  这个总指挥部办公室的助理调研员侯英杰,做梦也想不到一朝之间他拥有了那么大的权力。8月16日,长江第六号洪峰闹的那天晚上,他带着一位部下,象洗扑克牌一样唰唰地往外批发物资调拨令。临下班时清点,光编织袋就发出去了2800万条!
  汛前,由国家防办直接掌握的中央储备库里的编织袋,只有400万个。在正常年份,这些就根本用不完。而今年经侯英杰的手调度出的,竟然多达一亿条!真象变戏法差不多。
  让老侯忙得四脚朝天的,首先还不是国家储备库里缺东西,而是由于长江沿岸早早就把可用的物资用完了。汛期刚开始的时候,地方上谁都没考虑到今年的洪水会闹这么大,闹这么长时间。所以那个阶段沿江各地的抗洪战略是“全防全守”,不溃一堤,不垮一垸。这就把大量的防洪备用物资都投入到了民垸的保护上。到七月下旬,洪水的势头越来越猛,一线的防洪物资却已消耗殆荆一些原来耗用巨资守住的民垸不得不弃守,而需要重点防护的长江干堤、险工险段却连编织袋、沙石料都非常难寻。沿江各省纷纷向老侯告急。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就看出了防办的日常基础管理工作做得好。缺东西的时候,储备库里没有,我们也能以最快的速度从别的地方找出来,调出去。”老侯说。
  一道道金牌从老侯他们的办公室里发出。调编织袋,调麻袋,调橡皮船,调冲锋舟,调救生衣救生圈,调无纺布,调编织布,调帐篷,调沙石料,调照明灯,调防汛车,调钢筋钢丝……从七月下旬到八月底,40天时间,老侯共以国家防总的名义,发出了327项调拨令。
  在空前的洪灾面前,几乎所有人都被打了个猝不及防。七月下旬开始,解放军纷纷上堤抢险,但是当地却没有为战士准备好足够的救生衣。侯英杰说起来很痛苦:“8月1日牌洲湾决口的时候,之所以死了那么多解放军,就因为没有足够的救生衣。”
  国家防总因此下了一道死命令:“部队上多少人,就必须同时配备多少件救生衣1老侯非常感激江苏省政府。江苏今年自己防洪的任务也很重,但却以最快速度调出了30万件救生衣,占全国调度总量的一半。
  河北省水利厅在天津有个仓库,这个仓库今年初刚刚办起了一家生产救生衣的工厂。也算赶了个巧。今年汛期,这家新办工厂拿出了10万件救生衣。
  充足、及时的物资保障,为战胜特大洪水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仅编织布一项,湖北省分得480万平方米,湖南省分得350万平方米,江西省分得270万平方米,足够把三省沿江1200公里干堤全包起来。
  在今年抗洪期间指挥调度着千军万马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实际上是个非常设机构,搞具体业务的常设机构是这个总指挥部的办公室即国家防办。这个新闻报道中似乎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机关,总共有多少人?竟只有49个人。49人中还有行政辅助人员,还有一些同志专职抗旱。
  国家防总的重要性不难从它的级别看出来。担任国家防总总指挥的就是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
  从1998年汛期到来之前的5月份算起至抗洪结束,3个多月时间里温家宝七飞长江。
  谁都看得出来,防总总指挥这个角色是个累身子的活,没那么轻松。幸好每年抗洪的时间有限。
  总指挥都这么忙,国家防总的工作人员就更没有理由闲着。
  8月5日至14日这一次,温家宝留在长江沿线亲自指挥战斗,长达10天之久。
  那些天,他就象一个陀螺滴溜溜转。
  8月4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三次全体会议,进一步部署防汛抗洪工作。温家宝强调,当前全国的防汛形势非常严峻,长江防汛抗洪处在紧要关头,长江各地特别是中下游地区要继续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要做到洪水不退,干部不撤,人员不减,巡堤除险不放松,要特别注意在退水期间发生问题。会议上,国家防总还对北方防汛、沿海地防御台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他还强调,今年是《防洪法》实施的第一年,各地要严格执法,依法防洪。对组织领导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严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