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洪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下旬,吉林境内的洪水全线回落。位于嫩江与洮儿河交汇处的月亮泡水库的水位已降到被淹房屋的窗台以下约30公分处,深浅不一的水痕清晰可见。当时,洮儿河第8次洪峰已进入月亮泡水库,库内水位高出嫩江水位15公分,出现溢洪。由于秋季风大浪大,驻守在此的解放军官兵丝毫不敢松懈,他们或用锹使劲拍打,或用脚踩在上面,使用麻袋垒成的子堤更加结实。138团的政委潘伟东自豪地说:“这坝,八级风绝对没问题1汽车行驶在长白公路上。前段时间穿梭不停的运送防汛物资的车辆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辆辆满载着救灾物资的大卡车从长春方面向白城、松原疾驶而去。一幅幅白底红字写有”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横幅也高挂在路上显眼的地方。一些受灾群众暂住在路边的高岗上,红十字的旗帜迎风飘扬。
  在松原市水利局,前来支援吉林抗洪的水利部的同志们拿着行李,准备返回北京。该局万副局长说,嫩江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三岔河口处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形成松花江干流,并继续向前流,通过下岱吉流向哈尔滨。下岱吉距哈尔滨近150公里水路,它的水情情况是哈尔滨防汛的重要参考资料。当天下午两点,下岱吉水文站水位高程100。25米,比昨天下降了14公分。
  洪水终于向吉林告别了。就在吉林遭遇水灾的同时,同样惨遭洪水围困、但却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人们久已熟悉的地方——大庆。
  1998年整个夏天,“大庆”这个名字再次在媒体上频繁出现。这不仅是因为嫩江洪峰包围了那里,更因为那里的石油产量是全国的半壁江山。
  8月中旬,一马平川的大庆北、西、南三面被嫩江洪水撕扯着。边缘的油井,随时都有被淹的可能。如果主力油田被淹,影响的,恐怕就不仅仅是大庆,而是中国了。
  因此,中央有令:死保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
  一时间,除了增援抗洪的部队,新闻记者成了大庆外来人口的主力。每天早上,堵在大庆市防总探听情况的记者不下几十人。也有人说,如果把在大庆所属4县采访的记者都算上,已经超过200人。
  伴着大庆响当当的名字,两个以往不见经传的地名也被媒体炒得火热。那就是肇源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它们分别位于大庆的南部和西部,是洪水进入大庆油田的门户,也是洪水入侵最凶恶的地方。两个月主汛期里,大庆人曾经在这两个地方步步为营,又不得不步步后退。
  号称20年一遇的堤坝,阻击着200年一遇的洪水。人与自然,无声地抗争着。
  去过大庆抗洪的人,谁也不会忘记肇源县。胖头泡、发展村、马尝古恰,接二连三设了四道防线,才把洪水拦在大庆油田的外面。这个结果的代价是,前三道坝相继决口,粮田被淹,十几万农民转移。
  特别是保卫第二道防线——发展村大堤的战役,可谓“苦”矣。
  当时,1。5公里长的堤坝上,密集着1。5万兵力;5000吨面粉充当了阻水的子堤。背水一战的人们,红着眼睛面对洪水殊死搏斗。可是,洪水兀自咆哮着,冲刷着堤坝。
  堤坝下部的泥沙被掏空了,形成了暗河,人们脚下的子堤开始松动。沙袋、面袋噼噼啪啪地往水里掉。一开始,40米的决口像一张魔鬼的嘴。冲锋舟卷进去了,塞满了沙袋的钢筋笼卷进去了,汽车卷进去了,抽油机庞大的底座也卷进去了……
  无奈的人们,不得不转而去70公里以外的古恰乡修筑另一道堤坝。这时,在发展村与古恰乡之间200平方公里的回水面积里,洪水肆意地狂奔!
  这里,就是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的家乡。面对汪洋中已经挂了浆的玉米地,他说:“牺牲粮田也要保油田1洪水从大庆直奔下游的时候,大庆油田公布的情况是:油田生产基本正常,年产5000万吨石油的计划可以继续完成,受洪水影响的产量只有2%。大庆的情况稍稍缓解,黑龙江省防总前指立即移师哈尔滨。哈尔滨,这个著名的北方城市,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洪水劫难。
  著名的太阳岛被水围成了孤岛,哈尔滨通往大庆的202国道断了线,城市水源地一直受着威胁,江南、江北堤坝上,各种险情简直就没断过……
  直到9月初,秋风席席的哈尔滨用那张全世界最长的红地毯,送走了汛期一直战斗在这里的解放军战士,人们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第五节 送洪水出境
  松花江佳木斯段的洪水好象来得很迟。
  佳木斯是松花江下游的重要城市,它的背后就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200亿斤的三江平原。佳木斯一旦失守,便将使大粮仓成为一片汪洋。
  8月26日,佳木斯水位达到80。32米,超过警戒水位1。32米,流量达16100立方米/秒。专家预测,第三次洪峰将在转天中午前后到达佳木斯,届时水位可能突破80。55米。
  洪峰逼近,佳木斯已经进入了临战状态。
  松花江流经佳木斯市的江边有一座防洪纪念塔。这座与哈尔滨市同时建起的防洪纪念塔,都是1958年抗洪胜利的历史见证。纪念塔后面就是繁华的市区,宽阔的马路上,不时见到装载抗洪物资的车辆疾驰,给人以一种水临城下的紧张。
  滔滔江水滚滚东去,不可一世,但它离江堤最后一级台阶尚有1。5米的距离。尽管这样,人们还是在江堤上加高了子堤以防不测。
  该市园林风景管理处的刘延军说,他每天从7时到19时守护这里前后约40米的江堤,到夜间另有人换岗,至今已有3天。
  佳木斯市市委副秘书长富宏博说,1998年佳木斯遭遇的是50年一遇的洪灾,而目前全市447公里江堤,只有大约40公里的江堤具备抵御这一洪水的能力,其余400公里大堤只能抵御10至20年一遇的洪水。其中险工弱段有28处,市区就有两处,抗洪难度不校为迎战这次洪峰,该市紧急行动,将绝大多数江堤加高加宽加固。每天,他们都有25万人次的抗洪大军奋战在江堤上。连续几天中,他们共用去各种编织袋1073。4万只,土石方283万立方米,木桩4829。3立方米,平均将所有江堤加高了1。8米。
  8月27日凌晨,松花江第三次洪峰通过佳木斯,直奔一马平川的三江平原——著名的北大荒腹地。
  北大荒垦区包括黑龙江省东部的三江平原和西部的松嫩平原,拥有耕地3000余万亩,有“共和国大粮仓”之称。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北大荒已拥有103个大型机械化国有农场,其农业机械化、化学化、工业化、航化水平居全国之首,耕地面积占全国垦区的43%,粮食总产占40%,大豆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大牲畜头数占全国农垦的十分之一,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深加工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每年向国家上交商品粮50亿公斤。
  今年入汛以来,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了超历史记载的特大洪水,拥有225。9公里松花江干堤和回水堤的北大荒沿江农场,险工弱段将近一半,也时刻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并遭受了严重损失。
  大豆、玉米、小麦、水稻已经丰收在望的8个沿江农场,受灾最重。其中,肇源农场15日遭到灭顶之灾,进水断电,2。2万人被围困并紧急转移。他们一粒米、一床被、一件衣服也没来得及带出来;泰来农场,只剩下3个高岗;查哈阳农场48。2万亩耕地成为一片泽国,1。7万群众被围困在水中……
  据不完全统计,到8月底,北大荒垦区7个分局、55个农场遭受洪涝灾害,涉及484个生产单位、20余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52万亩,绝收138万亩,减产和损失粮食8亿余公斤。
  直到26日,松花江佳木斯下游水位仍在上涨,北大荒腹地面临的威胁日益加剧。当年上甘岭1。5万官兵集体转业的普阳农场,27日晚大堤出现滑坡险情,数千军民从早上4时,一直奋战到夜里21时,才使险情得到缓解。
  就这样,松花江干流直接威胁8个农场堤坝,警报频传,每天守堤坝的不下五六万人。全场70万职工,剩下的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互助、自救,恢复生产。
  黑龙江省长田凤山说,保卫佳木斯、保卫北大荒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因为,三江平原上有大量的农场群,收成如何,对全省乃至全国都至关重要。我们就是要用东部的丰收弥补西部地区的损失。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说,北大荒作为国家商品粮重要的战略后备基地,承担着共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