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洪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块骨牌,一垸动摇,全盘受损。为了守住这里,我们一定要倾尽全力。”
  那时,东部堤段出现60米滑坡险情,张昌平一边在现场指挥,一边扛起近百斤重的泥沙袋向堤坡上的彩条布压去。为使堤身免遭风浪摧击,53岁的乡干部毛绍同、团胜村支书毛爱民第一个跳入波涛翻滚的洪水中。接着,3000多村民在领导干部的感召下,也纷纷跳入洪水中,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用血肉之躯阻挡着洪水和波浪的侵袭。村里的妇女们也闻讯赶来,她们趴在泥泞的堤面上,紧紧拉住水中群众的手。
  3个多小时就这样在风雨中捱了过去。终于,雨歇风停,又一次波澜壮阔的画面铭记在团洲人的心中。
  7月31日下午2时半,团东电排200米处大堤又一次出现严重滑坡。武警三支队的370名官兵火速赶赴险段,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在大堤上搬运砂石袋,加固堤坝外围,一路官兵跳入湖水中,用砂石袋填压堤坝圈。7个小时内,他们一共搬运、填筑砂石480多吨。连续的苦战刚刚结束,他们又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决战72小时,再次抢筑了近3公里的防浪堤。当他们疲惫地瘫倒在大堤上时,他们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节日——“八一建军节”。
  8月3日上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水电部部长纽茂生亲切会见了保卫团洲的1200多名武警官兵,他称赞并勉励官兵们说:“战斗在团洲抗洪抢险的这支部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为全省全市的抗洪抢险战斗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洞庭湖区仍维持在高洪水位,大堤仍处在危险之中,抗洪形势仍然严峻,希望大家发扬我军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戒骄戒躁,夺取今年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
  汛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守护大堤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
  年已65岁的团南村村民江溶丘并没有防汛任务,但是,听着“哗哗”的雨声,他也在家里坐不住了。7月4日晚上,当狂风暴雨席卷着黑夜中的团洲垸时,他提起两盏马灯,吆喝着左邻右舍4名青年,急速向雨幕中奔去。有着多年防汛经验的江溶丘知道,狂风暴雨的夜晚,大堤最容易发生险情。他安排4名青年沿着大堤一路巡查,自己则走到堤脚下的棉田里,趟着没膝的积水观察险情。就这样,一直巡查到凌晨3点多,老人才放心地回去休息。
  7月28日深夜,又是一个狂风暴雨之夜。正在团北村2组守护大堤的村民杨三和忽然发现堤脚下有一窝水,开始,他以为这是一处散浸,谁知几锹下去,里面顿时流出浑水。他马上招呼同组的村民前来帮忙用沙卵石堆压,但是,险情仍然没有被制止,反而越来越严重,并开始出现大堤崩塌现象。杨当即踏入浑水中,用双手挖出泥块,加紧疏通导滤沟。不知干了多久,险情终于被排除了。杨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28岁的杨自从防汛以来,两个多月没有离开大堤一步,他家里的18亩棉田早已全部被淹,8岁的女儿也托付到外婆家。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听说他的行为后,十分赞赏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忘我精神,并亲自担当他的入党介绍人。7月30日,在抗洪大堤上飘扬的党旗前,杨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
  7月底的7级大风席卷洞庭时,团结村10组堤段急需大量的护坡设备,但是,当时彩条布难以及时送到。这时,已经转移到大堤上的团东村10组村民谭腊梅、罗爱兰妯娌急中生智,风风火火地跑回堤脚下的家中,将家里的棉梗搂上堤来,阻挡风浪。团东村8组60岁的陈凤姣老人也赶紧招呼在家的妇女儿童们拿出家里的棉梗上堤防浪。顿时,沿途1200多米的堤段内聚集了300多名妇女儿童,他们有的搂棉梗,有的帮忙打防浪木桩。
  风浪依然考验着顶风斗浪的人们。团建村16组组长徐红林被一个巨浪卷入了湖水中,前来送饭的一位妇女看见这一情景后,几步冲下堤坡,伸手抓住了徐的一只手,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为了充分发挥护浪林的作用,村里决定将沿岸的树枝砍断,以缓解风浪对大堤的冲击。团东村4位村民主动请战,划着小船在险象环生的波涛中奋战了一个下午。等回到村里检查时,他们才知道全都染上了急性血吸虫玻8月19日,超高位水位再一次威逼团洲。当天,团洲3000多军民挥汗如雨,加固、整修子堤12000多米,将子堤高程加到36。80米,另外加固防浪堤坡14000多米。与此同时,他们水陆兼顾查险处险,63条小船在7600米长的水面附近不分昼夜地巡查,大堤上16米1人负责检查导浸沟,同时每班15人整体排查,一天排满8班,轮番巡查。当天夜里,一处20多米长的裂缝滑坡被他们及时发现,军民联手奋战2个多小时,终于化险为夷。
  经过两个多月的高水位浸泡,团洲大堤已是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尽管这段大堤单雹瘦弱、含沙量大,但是,在镇守团洲的军民顽强守护下,大堤依然傲对洪水,巍然挺立。
  这里的人们清楚地知道,98年洪水水位比两年前高出1米多,但是,大堤却经受住了考验,家园没有遭受洪水的侵袭,而且他们迎来了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
  8月底,当武警官兵们班师回营时,团洲垸的乡亲们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他们说:“是你们保护了我们的土地和家园。没有你们,我们的抗洪抢险斗争会更加艰难。”
  第四章悲壮的弃守
  第一节 含泪弃三洲
  “砰,砰”,两声沉闷的枪声回响在湖北省监利县抗洪抢险前线。
  70多名当地农民手持铁锹、木棍,聚集在大堤上,阻挡着公安干警前来决堤。公安干警不得不鸣枪示警,橡皮子弹将一位50多岁、一位30多岁的村民击伤在地,打伤了他们的眉额与嘴唇。老百姓不知道开枪用的是橡皮子弹,因此导致了更激烈的冲突。
  枪声响起时,围垸内的稻田里有几个村民正在收割尚未成熟的稻谷,大堤上的一位村民将没有开苞的棉桃摘下晒在堤上,希望还能收获一点棉花。距两位村民受伤倒地的地方不远,一群村民被几名公安干警拦阻在大堤上,许多村民不明真相,高喊着:“快去看看吧,公安开枪打人了1紧接着,4名公安干警抬着一个满脸鲜血的村民匆匆跑过来,也不知那人是死是活。
  1998年8月9日中午1时50分,在湖北省监利县孙良村八姓洲的哨棚大堤上,并肩与洪水作战了40多天的村民与公安干警第一次发生了相互可以理解的激烈冲突。30多名公安干警知道,自己的每一锹土挖下去,民堤内的三洲围垸很快便将变成一片汪洋。
  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冲过拥挤的人群,躺倒在干警们开挖的决口上,死活不让干警们的铁锹铲落在大堤上。干警们只好放下铁锹,把老太太搀扶起来,好说歹说把她劝走。
  从8月7日开始,湖北省防汛总指挥部迫于荆江水位居高不下的现状,终于下达了主动弃守三洲围垸的决定。三洲围垸是监利县最大的一个民垸,总面积为186。13平方公里,居民近6万人,可蓄水近10亿立方米。该民垸南面隔江便是湖南岳阳的洞庭湖,北面是长江干堤,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淡水白鲳等四大家鱼种资源库。就在决堤的前一天晚上8时,监利县长江水位高达38。14米,超警戒水位3。64米,超保证水位1。57米。9日上午8时,监利水位又继续上涨,高达38。16米。
  从7月初第一次洪峰经过监利,该县便把三洲围垸作为确保的7个民垸之一重点防守。8月5日,在相继主动弃守新洲、西洲、血防3个民垸之后,长江水位并未回落,反而因第4次洪峰的到来持续上涨。
  面对这种局面,为确保荆江大堤、长江干堤以及洞庭湖、武汉三镇的安全,弃守18年没有被洪水侵袭的三洲围垸就成了一种必然。这对接到命令的该县任何一位决策者来说,都并非一种轻松的举动。因为该垸的直接损失至少在5亿元以上。何况,这个围垸的民堤在垸内村民的护守下,一直固若金汤,极少发生险情。
  8月8日下午2时许,监利县防汛指挥部接到省防总的命令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统一思想,研究如何迅速执行命令。监利县县长赵毓清请示荆州市委书记刘克毅说,三洲联垸交通闭塞,只有一条盐尺公路可以疏散转移当地民工和群众,当天完成扒口行洪任务十分困难,是否能将时间延迟到第二天上午。刘说:“一定要按命令的时间执行到位,扒口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