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萤窗小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加索曾对张大千说:“我奇怪有那么多中国人到巴黎来学艺术,真正的艺术应该在中国。”人们总是如此,愈是容易获得的东西,愈忽略它的价值,所以当我们艳羡别人瓶花的时候,应该先想想自己屋后美丽的庭园。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摹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了。
  为文与开山
  写文章就如同开山路,起初是披荆斩棘,一词一句细细地推敲。既而开出来一条小路,也是坎坎坷坷,估屈聱牙,险怪奇丽。只有到了真积力久,才能成为坦荡大道,平实宽广,敦厚含蓄。
  诗比历史更真实
  诗人们常说:“诗比历史更真实。”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诗更逼近于人的心灵与情感。所以英国名艺评家罗斯金(Ruskin)曾说:“莎士比戏剧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他描写不变的人间性。”不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赛罗的怀疑,或是李尔王的固执,虽然年代久远,仍然可以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见到,也给予我们一种现代的真实感。
  艺术、音乐、文学不都是如此吗?今古人隔千百年,通过作品,仍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潜能
  听人说:“不平凡的人,都有不平凡的遭遇。”其实我们更该讲:“不平凡的遭遇,常能造就不平凡的人。”
  岩石问的树根,总是长得特别苍劲;沙漠里的种子,常能在偶然有水时快速萌发;极带的苔藓,可以经历长期的干寒,而依然存活。生物既然被环境哺育,就当然受环境的塑造,只是一般动植物,唯有在适应的机能上被锻炼得更坚强,人类却能在精神、意志上,被塑造得更伟大,这也就是“草木不经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惠不成”的道理了。
  独立思考
  我每次逛书店,看到近年出版业发达,著作丰富,总感慨现在学生的福气,有那么多好书可看,而不必辛苦地自己动手找原始资料。但是在教书时,又叹息现在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似乎并不比以前的人强。究其原因,只为如今的好作品太多,学生们直接采取别人现成的说法,而疏于独立的思考。知识愈容易得到,愈不去重视,既觉得满足,又再难有进步了。
  禽鸟无欺
  一位欧游归来的朋友对我说,有一次她在伦敦的公园里,看见许多人拿着食物喂鸽子,也就装作手里有食物的模样,引诱鸽子过来,但是被旁边一位老太太看见,就责问她为什么要骗小动物。
  我们常说“童臾无欺”,更将“曾子杀猪”的故事传为美谈,但是那位英国老大太能“禽鸟无欺”,似乎又进了一层。
  画展
  我有一位艺术界的朋友,经常开画展,我问他开画展有什么好处,他说最大的收获,在于平常很少把自己的作品加以比较,即使偶尔拿出来排列着欣赏,也不过几张而已。但是开画展时,有数十张作品放在眼前,可以很明显地见出自己画风的变化与缺点,而加以改进。
  为学做人不都是如此吗?我们对于过去的事情很少拿来思考,即使有,也常专对一两件事,不容易有大的发现。唯其当我们做通盘的检讨时,才能明显见出自己的过失。
  气温与学问
  风大的时候不一定凉,无风的时候也不一定热,最重要的是气温。
  能说善道的人不一定渊博,沉默寡言的人也不一定贫乏,最重要的是学问。
  发挥潜能
  瞎子常富于音乐才能,聋子常具有美术天赋,因为他们有着失明失聪有缺陷,而在另方面发挥潜能,产生了补偿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在正常时对音乐美术毫无天赋,但是不幸失明或失聪后,却发现自己具有强烈的音感和艺术表达力。
  由此可知:我们天生有许多才能,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去发掘,所以难显现。假使我们能如盲者对音乐,聋者对形色般地专注,自然能有惊人的表现。
  盲与聋
  许多人都会想,如果聋子跟瞎子在一起,应该是最好的了,因为聋子听不到,瞎子看不见,两人在一块则可以彼此弥补。但是事实却大相径庭;据盲哑学校的老师说,瞎子跟聋子在一起的,几乎没有。因为聋者多半都哑,看到了却说不出,瞎子听到了说出来,聋子又听不见,两者在一起,彼此毫无帮助。
  由此可知,许多我们表面看来可以两全其美的享,真正做起来,却可能与理想相差甚远。
  眼观鼻,鼻观心
  我们学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要“眼观鼻,界观心”,又讲“执笔要手中能握蛋,且握笔要有力,别人由后面乘其不备抽笔也抽不掉”,其实这几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所比喻。“眼观鼻,鼻观心”是说要“气静神凝”。“手中握蛋”是讲手指要灵活连动,不可死死握拳。至于抓笔有力,则是指要力贯笔尖,锋透纸背。如果只照表面的意思去做,非但不可能写好字,只怕还会变成斗鸡眼和僵硬的功夫架子呢!
  生命的价值
  西洋后期印象派大师梵高的画,我想许多人都看过了。他那黄色炽热的色彩和充满律动的线条,给予我们强烈的感受。梵高有着坎坷的境遇,虽然从二十六岁才正式走上画家的途径,三十六岁就过世了,但是仅仅十年间却留给我们许多不朽的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就,较之活了九十多岁的毕加索并不逊色。
  由此可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那段时间中所建立的一切,这也就是王勃、李贺,享年不过三十,却能扬名千古的道理了。
  釜底抽薪
  小学课本里曾经有两则故事,都是众所熟知的。一个是讲司马光小时候跟许多孩子在花园里玩,“园子里有个盛满水的大缸,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掉下去了,别的人都吓得跑开,只有司马光赶快拿起一块石头把缸打破,救了那个掉在其中的小孩。另一则故事是父亲把苹果放在地毯中间,问孩子们谁能不用东西够,又不踏到地毯,而拿到苹果。多数的孩子都徒劳无功地想尽办法伸手去拿,只有一个最聪明的,走过去把地毯卷起来,取得了苹果。
  由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做许多事情,如果我们只注意目的,而不想过程,只会扬汤止沸,而不知釜底抽薪,则终归失败。唯有能洞观事理,从根本着手,打破溺我之缸,翻卷阻我之毯,才能冲破险阻,获得最后的成功。
  塑制与雕刻
  我有一次参观水晶玻璃工厂,看见工人用金钢砂轮,一条条刻磨着花纹,就奇怪地问为什么不在制模型时一并塑造,而费这么大的力气。
  “我们早就想到了,但是先用模型塑造的花纹,总比不上后来一条条切磨出的光彩。”工人口答。
  做学问不也是如此吗?学校里塑造的,常不如进入社会中历练所获得的深刻。
  吴道子与李思训
  吴道子和李思训都是唐代著名的大画家。据说玄宗有一次命他们两个人同写蜀道风景于大同殿,吴道子写嘉陵江三百多里山水,一天而就。李思训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画完。
  许多人看到这则故事,都笑李思训太差,而一心向往吴道子的境界。其实这只是表现方法不同罢了,吴道子固然有才,如果力不足,也是徒然;李思训速度虽慢,依然能成千古不朽的作品。所花时间虽不同,价值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李白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却“借问别来太瘦生,总谓从前做诗苦”,而同样享有诗坛最高地位的道理了。
  树大招风
  当台风过后,我们常可以看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拨起,所以一到台风季节,有大材的人家就要修剪枝叶,以免树大招风。
  为人处世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既不能唯恐招风。而要更上一层楼,就应当时时修剪,涵养柔德,自我检讨。
  追求知识的冲动
  在我教书的过程中发现,年纪较长的学生,学习和创造的能力非但不比年轻人差,而且常有过之,尤其是那些幼年失学的人,更有卓越的表现。这固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特别用功,但也由于他们常具有比人更强的学习冲动。过去苦于不懂的,现在急于了解;过去的抱负,现在急于实现;过去感受到地表达不出的,现在都一股脑儿地涌上了笔端。
  所以学习不受年龄的限制,问题是有没有追求知识的冲动。
  不良成年
  有一位中学的训导主任对我说,大家总是讲如何取缔不良少年,其实更重要的是取缔不良成年,因为不良少年常是由不良成年造成的。桃色文字是不良成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