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萤窗小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高采烈地将它放在案上,我对报岁兰说:“怀才不遇的人哪!只要你秉持志节,默默充实,是不会被埋没的。”
  而那报岁兰也似乎对我笑着:“求才若渴的人哪!对于那怀才而少表现者,只要你充满信心地继续照顾,总会见到他发挥的一天。”
  满眼荷花
  我曾经访问一位擅长画荷的艺术家,怎样把荷花画得那么生动。他说:“画荷花不一定要整天拿着笔在池边写生,而应该静坐在荷池旁欣赏,看风中的荷、雨中的荷、春天的新荷、夏天的盛荷、秋天的老荷,冬天的残荷。久而久之你已经不知什么是我、什么是荷,而溶入其中。摊开纸,自然满眼荷花,四季的烟雨一齐涌上,还怕画不生动吗?”
  可以居
  国画大师张大千,生前曾在美国加州卡莫尔有一间画室,名叫“可以居”。“可以居”这三个字出于中国画论里“画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意思是说:当我们初看一张画时,常常只能客观地欣赏。然后将自己投入画中,就可以四处游览。至于自我完全溶人之后,则甚至可以居住在画里了。
  面对一张好画,如果我们都能由“可以观”,而后“可以游”,最后“可以居”,也就能够达到欣赏的极高境界了。
  空灵
  提到国画,许多人都会想起“空灵”,认为空处必灵,灵处必空,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所有的空白,必须靠实体的衬托与暗示才能产生。譬如一张白纸上画一条船,空白处就变成了水;上面画一些山头,下面空白处则成为云。若没有这些山与船的衬托,云和水是不会产生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许多抽象事物的追求,都当由具体的东西开始。绝不可一味创造空洞的理想,而不拟定达到理想的计划。
  今是而昨非
  常听见一些艺术界的朋友讲,回顾自己某一年的作品,实在可笑,如果把那些时间用来从事这一阶段形式的创作该多好,但是如果再过两年他又会讲同样的话来否定现在了。似乎今天永远是对的,过去必然是错的。而不想想若不经过上一个阶段,他又怎么达到现在的地步呢?
  我们固然可以“觉今是而昨非”,但不能因此否定昨天。固然可以说火开朗基罗、董源、王维、李白不合时代,却不能否定他们的价值。不了解传统而一味想打破传统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马一角,夏半边
  绘画史里有所谓“马一角,夏半边”。马一角是指马远,夏半边是说复圭,因为他们构图喜欢们重于一角和让另一边空白而得名。近代北宗大师傅心舍,也常有些作品,像是欲言又止,而彼评为“剩山残水”,但是许多人反觉得更有味道。
  艺术不同于科学,许多事情说完了,反不如点到为止,让观者存其心,自己想象来得境界深远,所以张彦远也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
  咖啡与牛奶
  我曾经看过一篇医学研究报告,有二十个人分为两组,一组睡前喝浓咖啡,另一组喝牛奶,但奶里面放了比前一组多好几倍的咖啡精,然后叫他们去睡觉。结果喝咖啡的人多半睡不着,喝牛奶的人却很快不就进入梦乡。
  由经可知,我们许多时候表现得失常,都是由于心理的因素。所以愈是怕发生的事,愈容易发生;睡觉之前即唯恐失眠的人,八成就是失眠了!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据心理学家研究,晚上睡觉之前背书,要比一大早读效果好。原因是:早上虽然头脑清醒,背书容易,但是跟着就有许多纷杂的人事,所以背起来的东西,很可能到中午便遗忘了一大半。而睡前所念的书,因为接着就是睡眠而没有其它的打扰。所以容易植根在脑海。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辛苦获得一样东西之后,应该谨慎涵养,发扬光大,而不要急于展示,被流俗所染。这也就是《中庸》所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的道理了!
  学讲话
  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对我说,近年来的幼儿,学讲话似乎都比较慢。主要是因为父母上班,或则把孩子交给托儿所带,孩子疏于照顾,学习的机会少;或则是交给年老的长辈带,长辈们讲话太多而且复杂,孩子也不容易学习。
  教育的道理就是如此:我们既不可以少教,使得学生没有东西学,更不能教得太多,混淆了学生的思考。能够适时而教,适可而止,不填塞,才能收到教育的宏效。
  头发
  我们在梳头的时候,常会惊讶自己掉那么多头发,而唯恐头发掉光,但是过了很久头发依然是那么多。这是因为看得到的头发一边在掉,不容易见到的也同时在生长。
  一样的道理,我们对于许多事物往往只注意到那些明显可见的生长,却忽略了潜在蕴发的一切。
  射箭
  我曾经拜访一位神箭手,问他学习射箭的心得。他说初学射箭,一心注意身体的姿势,拉弓的动作,箭绝对射不准。再进一步则心里只想着怎样瞄准,也不容易射中,至于最高的境界,身体的姿态、拉弓与瞄准根本就不需要思考,而当自己的心与箭靶,完全结合时,靶似乎变得特别大,也就能百发百中了。
  所以我下了一个结论:射箭同于任何艺术,当技巧需要经过思考时,那只是普通的技巧;唯有技巧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才能神乎其技。
  改变
  当我们注视钟表的短针时,很难发现它的移动,但是一天当中它竟然转了两圈。当我们注视一棵树的时候,很难看出它的消长,但是春天抽出了新绿,秋天却凋零了黄叶。当我们注视一个人的时候,很不容易看出表面的改变,但是孩子们长高了,青年人也逐渐添了皱纹。
  时间在每一瞬飞逝,万物在每一秒改变,人更在每一刻真走向老年,只是我们不知觉罢了!
  取法乎中,进而求上
  据我教学的经验,有时学生看名家大师的作品,反不如观摩高年级同学的好作品获益得多。因为有些名作境界太高,与初学者程度相差太远,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不知如何取法,倒是看程度相近的作品,参酌比较,颇有所得。所以就教学的道理讲,我们固然可以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但就求学的过程而言却应该是“取法于下,进而求中;取法乎中,进而求上”。
  评论与论断
  基督教《圣经)中有一句话:“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就因此,有人误以为凡是评论即是论断,以致对任何事情缄口不言。岂知论断的意思在此是武断、攻击,而不是理智的分析、公开的评论。
  评论是使人类文化进步的一项重要方法,它使我们提出个人的见解,也采纳别人的建议,更使我们深一步地检讨,推翻陈旧的形式。所以就评论而言,应该是:“客观地批评,也接受他人的评论。”
  仙人掌
  我前些时买了一棵仙人掌,上面正结着一个小蓓蕾,为了盼望它早日盛开,真可以说是悉心照顾、早晚浇水。但是过了一个月,花不但没有开,蓓蕾也调萎了。伤心之余,我看仙人掌本身没有什么异样,想或许会再开花,所以仍然按时浇灌,直到有一天仙人掌的茎突然倒下,才发现它由根部腐烂,早已死去多时了。而腐烂的原因,却是因为我浇了太多水。
  对于许多事物,我们常巴望早日成功,而给予过度的照料,结果产生了反效果不自知,等到发觉的时候,却已经无法挽回了,为人父母师长者,能不引为警惕吗?
  石膏像
  当我在师大美术系做学生的时候,教室里程了许多石膏像,因为疏于照顾,上面落了许多灰尘,但灰尘是渐渐落上去,看来石膏像还是很白。直到某日工友用鸡毛掸子一掸,大家才惊讶地发现掸过的地方要比其它地方白得多。而后有同学用橡皮擦了一下,居然擦过比掸过的地方还要白。
  为人也是如此,当不良习性渐渐养成的时候,我们是无所感觉的,甚至彼此看来都还跟过去一样。只有当某一天回顾原来的“真我”时,才发现已经相差得太远,而且愈是比较,愈是心惊!
  教书的法宝
  当我在台湾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对我说,他控制学生有两样法宝,一个是每堂点名,一个是监考严格。因为每次点名,所以学生不敢溜课;因为监考严格,所以没有学生胆敢作弊。但是另外一位同事也提到他教书的心得,他说因为经常为学生复习,加深记忆,所以学生考试用不着作弊;因为他充实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