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调查久远地产,直接触动陈皓天,再次间接让总书记不满,此为第二步。

    总书记再有涵养,也架不住先是叶石生的诉苦,再有陈皓天的抱怨,堂堂第一人的权威受到侵犯,不生气才怪。

    两步关键之局,合并一处,是为一大杀招,将直接为崔向此行的败退埋下第一步伏笔。

    第一步,只能阻缓崔向前进的步伐,因为总书记不会直接插手中纪委的调查,夏想也没指望能由总书记亲自出面要求停止调查,不现实也不可能,他要的只是争取时间。

    时间就是胜负的关键,争分夺秒,刻不容缓。

    就是为连若菡和萧伍的出行,争取更多的缓冲。也为他自己,减轻压力。

    ……事实证明,夏想的计策生效了,目的达到了。

    崔向的调查,完全陷入困境之中。

    崔向迷茫了,他不信幕后推手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来推动对夏想的调查,眼见就要查实夏想的经济问题之时,竟然出了差错,竟然无法寸进了,怎么可能?

    事情没有卡在夏想身上,竟然卡在了开发商身上,怎么可能?难道以上开发商都有深不可测的后台?

    崔向猛然惊醒了,难道是上了夏想的当了?

    再一下想起神秘电话,崔向只觉后背一阵发凉,夏想真有如此阴险如此深不可测?难道是他故意引他去调查上述几个有背景的开发商,故意让他去碰壁?

    崔向左思右想,再将事情理顺一遍,终于明白过来,没错,确实是被夏想牵向了错误的方向

    此次针对夏想的调查事件的始末和出台,崔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他并不清楚最高层各方力量的真实想法。

    当然,崔向也清楚夏想是在吴家的力主之下,才进了燕省省委常委会。但在此次事件之中,吴家出奇地保持了沉默,似乎对夏想的死活漠不关心,也让他感到不解。

    背后的人物不解释,只是说在推动对夏想的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最终力保夏想的人还是妥协了,也达成了一致,保证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任何一方都要置身事外,不干涉纪委办案的独立和公正。

    到底是吴家放任夏想不管,还是另有安排,崔向不敢深入去想,知道想也没用。但不管如何,只要夏想证据确凿,由中纪委立案的大案,直接对外一公布,谁也保不了夏想。

    政治斗争,也要讲究一个谁占在道义的至高点,谁掌握主动权。

    崔向也清楚,背后的推手费尽心机推动对夏想的调查,要的就是借打击夏想的机会,扳回一局,或是更进一步掌握主动权,也好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随着总书记卸任日期的临近,总书记加紧了布局,别人也都在大力培植力量。

    此时,作为最年轻的副省级高官,夏想现在的分量虽然不重,但他是一面旗帜,是家族势力的旗帜,同时也是总书记一系争取的对象,因为现在的夏想政治理念还不成熟,政治立场偏左还是偏右,尚未定型。家族势力虽然能将他抬进省委常委会,但未必夏想以后就一定会走家族势力的道路。

    国内的政治上,在面临升迁之时,或是重大机遇之际,和原有的阵营划分界限,转身离去者,也不乏其人

    事在人为……崔向也相信既然中纪委能在中组部的默认之下,在总理原则性同意的前提之下,在总书记也没有发表反对意见的情况之下,成功地成立调查组,就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他所要做的只是将胜利的花朵结成果实,将胜利的基础打实。

    不成想,看似简单一件事情,竟然遭遇到了如此巨大的阻力,而全部阻力都是由夏想一手制造,因为据他所知,截止到目前为止,各方势力都还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一方真正出手,哪到底又是哪里出了差错?

    能让中纪委都感到莫大阻力的力量,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可以做得到的,不想还好,一想就让崔向倒吸一口冷气,夏想成功地让祸水东引,接下来就有可能让他惹祸上身了。

    难道夏想是缓兵之计,还会有后手?

    不行,必须快刀斩乱麻,尽快结束调查,只要正式进入立案阶段,夏想就插翅难飞了。

    对,既然无法从夏想身上打开突破口,就从他的妻子还有妻弟身上入手,他们没有应付纪委人员的经验,一定可以让他们开口

    必须抓紧时间,夏想比他想象中更阴险狡诈,不一定还在背后有什么后手,崔向蓦然醒悟,以前觉得时间拖得越长,对夏想越不利,现在初步领略了夏想的手段之后,他忽然意识到可能夏想也在等候一个什么时机,就是说,夏想也在拖延时间。

    崔向抓起电话,发布命令,要求立刻传唤曹殊黧和曹殊君,接受问话。

    而正在此时,不为崔向所知的是,从连若菡和萧伍两人之处几乎同时传来了消息……

    最后一局,只争朝夕

    ps:推荐票太少,兄弟们

正文 第1235章 冲天一怒

    就在崔向的命令下发之后,有两位重量级人物紧急从国外和山里返回了京城。

    随后,有一段时间因病卧床没有公开露面的付老爷子,在付先锋进到他的房间之后,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连摔三个茶杯,柱着拐杖下了床,声称要敲破崔向的头。

    几乎同一时间,老古在他的深宅大院之中召集了许冠华等几名军中高级将领,当着数名少将、中将的面,大发雷霆,一怒之下,打碎了他最心爱一个清代花瓶。

    京城,风起云涌

    崔向派出的中纪委的人员,赶到燕省的时候,必须和燕省方面接触,由燕省省纪委出面配合工作,不料省纪委的人员,表面上十分客气加热情,但在打了一通电话之后,答复却说,曹殊君出差了,去了外省,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去了地方还挺远,楚省。

    中纪委的人员犯了难,总不能再到楚省去请曹殊君回来,就请示了崔向。崔向怒了,要求再去楚省,说什么也要请回曹殊君。

    燕省省纪委就十分态度轻松地送走了中纪委一帮人,中纪委和楚省方面一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曹殊君前来楚省交流学习,他是燕省财政厅的人,必须有燕省出面才行。

    再和燕省省纪委、省财政厅一联系,对方话说得很好听,然后就是没时间、抽不出人手,等等,反正一再推诿。

    崔向明白了,夏想的关系网之广,不但在燕省根深蒂固,楚省方面也不遗余力替他打掩护。

    再一想也是,楚省的省委书记是陈风,省长是梅升平

    同样,在调查曹殊黧时,遭遇了一样的迂回和阻力。

    曹殊黧本来人在京城,一联系,却说在燕省,到了燕省,又说去了西省,再和西省方面联系,却被不冷不热地顶了回来。

    西省省纪委的人一问三不知,而且明显是敷衍搪塞的态度。

    就让中纪委大为不满,回报给崔向之后,崔向知道,夏想用心深长,早就抢先一步,先是让他兜了一大圈,将他转得晕头转向之余,又让他蓦然发现,原来他已经无路可走了。

    被重重势力包围了,前面无路,难道只能后退了?

    崔向气急败坏,他自认在官场沉沦几十年了,还差一点主政一省,不成想到头来,被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耍得团团转。

    说不定夏想还躲在背后,好象看耍猴一样笑他的蠢

    崔向怒火冲天,决定对夏想采取强制手段,让夏想停职反省,不是双规,类似双规

    就在崔向准备破釜沉舟之时,京城,召开了一次茶话会,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意外事件。

    茶话会本是慰问老干部的一次非正式聚会,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举办,**政治局九名常委全数到齐,以示对老干部们的尊重。

    当然,值得九名常委全部出场的茶话会,与会的老干部都不是一般人,都是曾经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前党和国家以及部队的主要领导人。

    一开始,气氛还不错,几十人会聚一堂,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上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毕竟说到底,都有成为上任的一天,尊重他们,也是让下任的接班人继承优良传统。

    这样规模的茶话会,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几次,当然,从来不会在任何新闻上报道。

    一般来说,茶话会邀请的老干部不少,但最后到场的只有一部分。有些人是身体不好不来,有些人是嫌太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