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献地图》一剧中,汪笑侬饰演张松,周信芳饰演刘备;其他角色是,
王鸿寿的关羽,冯志奎的张飞,应宝莲的赵云。
《受禅台》也是汪笑侬所创作的名剧之一。戏中写:曹操死后,李伏、
华歆等逼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戏中借刘协之口,悲叹祖先刘邦创业之艰
难。
有一次闲聊时,汪笑侬问周信芳:“你喜欢《受禅台》这出戏吗?”
“喜欢!”周信芳不假思索地答道。
“喜欢它什么?是唱腔还是。。”
“这我都喜欢,不过,我更喜欢它在有些地方讲了今天老百姓也想讲的
话。。”
汪笑侬听了,一边点头,一边握着周信芳的手,高兴他说:“你能理解
这一点,那太好了!”
接着周信芳又与汪笑侬同台演出全本《风流天子》。周信芳演唐明皇,
汪笑侬前演李太白,后演雷海青。这个戏在上海唱红,各地戏班纷纷来沪观
摩,其中也有把戏剽窃了去的。汪笑侬口占一绝,其中有“台中幸免周郎顾,
墙外还防李暮偷”的诗句。汪笑侬还把这首诗题在扇面上,背面画上一幅花
卉,送给周信芳留念。
当然,不只是《受禅台》;汪笑侬的《哭祖庙》、《马前泼水》、《张
松献地图》尤其是《党人碑》等戏,对周信芳都很有启发作用。在艺术方面,
周信芳也认真地学习汪派。他没有高音,就改走底音,把汪派唱腔加以融化。
后来他演汪派名剧《追韩信》,自己演萧何,唱红了。其中有几句散板:“张
良往日甚聪明,聪明反作懵懂人,夏侯将军速修本,三生有幸慰平生,见一
将军在道旁。。”就是融化了汪派的唱腔,唱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与汪笑侬合作的过程中,周信芳积极开动脑筋,在艺术革新方面进行
探索。他对《献地图》中服装造型就有一番改革。在戏中汪笑侬扮演张松,
周信芳扮演刘备。张松的服装是这样的:头戴小纱帽,帽上挂桃翅,身上穿
官衣,系绦。这种扮相已经不同于老的,属于改良的扮相。刘备在戏中是配
角,如按照老的扮相,刘备应穿红蟒,花纹色彩很鲜艳,气派又大。这样相
形之下,张松就显得黯然失色了。周信芳认为这样处理不太妥当。他想办法,
为刘备重新设计了一套服装:里面穿一身红靠,把靠肚子拿掉,将围在腰间
的腰栏系紧。这样,上身显得狭小一点。与此相应,他又把左右两个靠腿,
由原来向外翻的卷角改成向里翻。另外,把靠旗的尖角剪去,镶上花边,变
成四面长方形的旗,插在背后。外面不穿蟒,改穿红官衣,一只臂膀露在外
面(行话叫褶)。这样的服装,既不失刘备的身份,又与张松的改良装交相
辉映。汪笑侬看了周信芳新设计的服装,很为赞赏,说:“这样挺好,这样
挺好!”刘备这身“靠”成了后来“改良靠”的滥觞。
与欧阳予倩合作
欧阳予倩是我国戏剧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早在一九○七年欧阳予倩留学
日本时,就参加了话剧团体春柳社,演出了《黑奴吁天录》、《热泪》等进
步戏剧,成为我国早期话剧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一九一○年回国后,在上海
组织新剧同志会,在长沙组织社会教育团等,积极从事话剧运动。欧阳予倩
不仅喜爱话剧,而且醉心于我国的传统戏曲。十二岁他在北京读书时,看了
谭鑫培的京戏和杨小朵的梆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九一二年,他在上
海就开始一边演话剧,一边学京戏。他并非科班出身,主要靠自学,后来认
识了京剧名旦筱喜禄(即陈祥云),才比较正规地学戏,既练习唱、做、打、
念各门基本功,又学了整出戏《彩楼配》、《宇宙锋》等。他还向江梦花、
吴彩霞、林绍琴等人学了不少戏,一九一四年正式“下海”搭班演京戏。
一九一六年春天,欧阳予倩搭了丹桂第一台,和周信芳、冯子和、吴彩
霞等同台。他虽是演话剧出身,但对京剧既迷恋,也非常在行。周信芳呢,
自小学的是京戏,但对话剧的一些长处也很推崇。他俩都热心于搞革新,因
此在丹桂第一台相识,便一见如故。
欧阳予倩在丹桂第一台演出时间较长,他原来学的十几出青衣戏当然不
敷应用,又不愿演《妻党同恶报》之类的“新戏”,于是开始编演红楼戏。
《黛玉葬花》是一九一五年欧阳予倩与杨尘因、张冥飞合编的,曾在春柳剧
场作余兴演出,由欧阳予倩、陈祥云、胡依仁等合作。在丹桂第一台重排此
剧。由周信芳演宝玉,欧阳予倩演黛玉,宋志普演紫鹃。周信芳比欧阳予倩
小五岁。两人身材长短,调门高低都差不多,配合得很好。特别是两人都喜
欢搞些新花样。周信芳用大嗓子唱小生,别具一格。当时有些守旧的同行及
观众有些议论,但他仍然坚持唱下去。京剧小生唱腔是根据小嗓发音创造的,
周信芳用大嗓唱,就不能照搬,他根据嗓音自创一种腔调,音色柔和,但虽
是大嗓,却没有苍老之感,与人物还是贴切的。欧阳予倩扮相俊雅,当时报
纸评论为:“高髻倩妆,翩翩翠袖”。剧中有一个黛玉调鹦鹉的情节,欧阳
予倩为了演得逼真,尝试养了一只鹦鹉,训练一段时间后,便拿上台去,作
为活道具。起先还好,鹦鹉总算听话。但当黛玉走近它时,它却张开翅膀飞
了起来,由于被细绳子拴着,飞不走便倒吊在架子上,哇哇乱叫。这可把欧
阳予倩急坏了,但他急中生智,把黛玉原来的几句念白删了,故意望一望鹦
鹉,摇摇头,叹了口气,就接下面一段唱词,好歹把漏洞弥补了过去。周信
芳还与欧阳予倩合演过《宝蟾送酒》、《鸳鸯剑》,周信芳分别在这两出戏
中扮演薛蝌和贾琏。
因为欧阳予倩搞过话剧,所以他们编演的红楼戏,剧本结构吸收了话剧
分幕的方法,避免了旧戏场子太碎的弊病,把许多情节归纳在一幕里做,同
时又保持戏曲有头有尾,环环相连的结构特点。另外,他们采用虚实结合的
布景,硬景画片与软景画片相配合。如《黛玉葬花》第二场,设计了幽雅凄
清的潇湘馆的景,有门有窗,回廊下挂着鹦鹉,纱窗外竹影浮青吐翠,摇曳
婆娑,偶一开窗,竹叶伸进屋里,逼真而有质感。这些艺术处理都是大胆的
革新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欧阳予倩又根据《聊斋》编了一出新戏《晚霞》。他对周信芳说:
“信芳,这个戏有热闹场面,也有悱恻缠绵的爱情场面,可以搞成一个歌舞
剧。不过,这在京剧舞台上如何表演呢?信芳,这我可没有辙,得由你出主
意。”
周信芳看了一下本子,说:“我看是可以表现的。你先说说你的意图。
京戏的程式,舞台的地位,我来想办法”。
“比如,‘龙宫’一场,可以搞几组舞蹈。我想,夜叉部用十六位武行
扮夜叉;柳条部用八位戴紫金冠,穿箭衣的扮美少年;燕子部用八位旦角扮
少女。你看行不行?不过,如何上场,上了场怎么个舞法,配什么音乐?得
你来把它具体化。”
“行,这好办,我来排。”
周信芳精通武戏套子。他让夜叉部根据武戏的“当子”走队形,翻筋斗。
柳条部也用武戏的套子,用少年舞队。燕子部则用五个旦角,主要由欧阳予
倩独舞。音乐用的是昆曲曲牌,并请张冥飞填了新词。这些舞蹈很好地渲染
了主人公阿端与晚霞相见的抒情场面。
在这个戏中,欧阳予倩饰演晚霞,周信芳扮阿端。《晚霞》一剧用人太
多,费力太大,效果并不太好,但欧阳予倩对周信芳的合作,却很感激。后
来他在谈到这件事时说:“信芳真够朋友。像他那样一个头牌生角,热情地
陪一个新进的旦角演这么多小生戏,从没有半点犹豫,这在旧社会的舞台上
实在难得。”
这一次,周信芳与欧阳予倩大约合作了半年。他们不仅合作得很愉快,
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编演新戏,初上银幕
一九一五年,周信芳又编演了《王莽篡位》,借古讽今,谴责袁世凯称
帝。
宋教仁被刺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讨袁的浪潮,上海、安徽、湖南、广
东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在袁世凯的重兵进攻之下,“二
次革命”不久便瓦解失败。此后,袁世凯加快专制独裁步伐,十月六日,组
织打手包围国会,强令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并准备黄袍加身,登基称
帝。
在这种情况下,周信芳编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