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信芳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信芳同志,今天请您来,想和您商量一个剧目的创作问题,我想建议
你编演一部以海瑞为主角的京剧。”接着他说,毛主席曾经多次号召大家解
放思想,提倡敢想、敢说、敢做,还提出大家要学习海瑞精神,从“反右”
之后。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写海瑞戏,可以鼓励大家敢于说真话。

周扬的这一席话立即得到周信芳的共鸣。海瑞是历史上有名的刚直不阿
的人物。他敢讲真话,冒死直谏的行为十分感人。周信芳一向是敬佩的。他
想起自己早在一九一七年就与王鸿寿合演过《海公大红袍》。一九二○年又
与高庆奎合演过《海瑞参严嵩》。自己演海瑞这样的角色非常“对工”,因
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周扬的这一建议。周扬见周信芳慨然允诺,很高兴。便
从他随身带来的书箧中取出两本有关海瑞的线装书:《海刚峰奇案》和《丘
海二公合集》,郑重地交给周信芳,说:“这两本书送给您,供您编戏时作
参考。”

周信芳把这一创作任务带回来,立即得到文化局与京剧院的支持。京剧
院党组织和院务会认真研究,决定全力以赴把这一剧目作为重点搞好,向国
庆十周年献礼,由周院长和陶雄副院长负责,并立即成立创作组,剧本采取
集体讨论的办法,由编剧许思言执笔。

四月,创作组开始工作,他们认真阅读研究了《海刚峰奇案》、《治安
疏》、《丘海二公合集》和其他有关海瑞的史料,以及传统戏曲中的海瑞戏。
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主要以历史素材为依据,兼采传说和戏曲传统剧目中现
成的形象,来丰富这一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四月到五月,创作组编写剧本
提纲。

就在这一段时间,四月“中共中央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举行。毛主席
在会上针对“反右”以后不少人不敢讲真话的情况,提倡要有“反潮流”的
勇气,要有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的“五
不怕”精神,要有解放思想,坚持真理、敢想敢说的风格。他强调指出,实
行正确的工作方法的根本保证就是敢于坚持真理,而真理又往往是在少数人
那里,因此为坚持真理就必须有“反潮流”的精神。五月,毛主席又做了关
于工作方法六十条的讲话,再一次提出“要有反潮流的勇气,要提倡敢想敢
说的共产主义风格”,“要有王熙凤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
号召“干部要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不要连封建时代的人物都不如”。毛
主席看了湖南花鼓戏《生死牌》后又讲了称赞海瑞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话。

四月至五月,创作组先后搞了三道提纲:第一个提纲较多在传统海瑞戏
的基础上加工,受的局限较大,未能成立。第二个提纲写海瑞受恩于徐阶,
但对徐之子的不法行为绳之以法,写大公无私主题,大家也不很满意。五月
中旬,许多领导同志和专业艺术人员再次讨论,决定改以海瑞上本“直言天
下第一事”为中心事件,描写海瑞冒死直言诤谏,突出他的“五不怕”精神,
这就是第三个提纲。


七月间,许思言根据第三个提纲写出初稿。

周信芳不仅是这个戏的导演和主演,而且自始至终参加剧本的创作活
动。他埋头书斋,翻阅研读大量史籍,并综合大家的意见、点子,酝酿完整
的方案。剧本既然以海瑞上本作为中心事件描写,以此表现海瑞的不畏权势、
不顾安危、敢于为民请命讲真话的崇高精神,那么就必须写好海瑞为什么要
上疏?海瑞是如何上疏的?海瑞上疏引出了怎样的后果?——这三个重要的
环节。周信芳认为必须充分揭示当时的时代背景。戏要从海瑞离开兴国县调
任京师写起。先写海瑞沿途目击老百姓遭受外患兵祸的茶毒,流离失所、四
处逃亡的悲惨情景;接着再写大臣们面对内灾外侮纷纷议论而束手无策。这
样就为海瑞进京后的为民请命,埋下了伏线,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还有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按照当时的真实情况,海瑞只是一个小小的
六品户部主事,根本见不到皇帝的面。海瑞的疏本送上之后,嘉靖皇帝是在
后宫阅览的,除内廷太监、宫女外,只有首辅徐阶一人在场。如果这样写,
戏剧冲突尖锐不起来,戏的高潮也推不上去。几经钻研,想不出好办法来。
后来在一位领导同志的启发下,大家豁然开朗,历史事实是虽然海瑞确不在
场,但作为一个历史剧,可以给以适当的艺术集中,何尝不可以让海瑞到金
殿上去与嘉靖皇帝面对面地展开合法斗争呢?

周信芳与剧作者又给以巧妙的艺术处理,使嘉靖破例传见身为六品主事
的海瑞,显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

初稿完成,得到了领导和京剧院的肯定。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文
汇报》负责人陈虞孙和李太成、刘厚生等同志都认为基础较好,给予肯定。
同时也提了一些修改意见,要求把海瑞的形象塑造得更突出一些,海瑞的忠
心与皇帝的昏庸可表现得更尖锐一些,并希望能考虑更多地发挥周信芳的演
技,如上殿奏本时不必乘轿,可让其夫人紧追其后,这样不仅有戏,而且可
以发挥类似《徐策跑城》中的身段演技。

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剧本,周信芳与许思言随即带了初稿去青岛修改加
工。周信芳与许思言逐场逐段、逐字逐句详细讨论,推敲修改。不少地方周
信芳还亲自动笔。如“金殿”一场中的一段对话,就是周信芳亲笔改写的:

嘉靖:你敢奏本,你有几个头?

海瑞:臣有一个头,但这一个头说有头,也可说无有头,有头,万民之
主是有头,修道二十二年不临朝事,这个头早就没有了。

嘉靖:孤有六部九卿。。何必孤亲自理事?

海瑞:他们作青词,有其君,有其臣也,也难怪他们。。

群臣:二十年有道明君。

海瑞:最最暴的君。

八月,《海瑞上疏》剧本二稿在青岛完成,完稿后,他们立即赶回上海,
投入排练。

为了确保这一重点剧目,京剧院调集了强大的演出阵容。周信芳扮演主
角海瑞,金素雯饰演海夫人,李桐森饰演嘉靖皇帝,纪玉良、童祥苓等著名
演员担任其他角色。周信芳还担任导演,配备马科为助理导演。周信芳亲自
操持排练场,指导整个戏的排演工作。

“上疏言事”,本来比较枯燥,但周信芳演来却有声有色,这主要在于
他着力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两次写本,第一次《修本焚本》,海夫
人先以六品官何必以天下事为己任作为理由,劝阻海瑞写本;接着又以“邦


无道则隐”,劝他弃官回乡。这些都不能使海瑞动心。但当海夫人提到家乡
八旬老母时,海瑞却顿时觉得“刀割五内”,“孝道有亏”。但再一想,还
是不能听从夫人所言。他叹息一阵后,托夫人日后善待老母,自己仍然决然
冒死上疏。周信芳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这些复杂的内心活动。海瑞第二次写
本时,老友何以尚告诉他,嘉靖嗜杀成性,海瑞此举无异于飞蛾扑火。海瑞
听了虽觉有理,然而,当他想到百姓的生死安危,便不顾一切,甘愿为百姓
拚死上本。

“踯躅街头”,虽是一场幕外戏,却是一节极富麒派做工特色的“独角
戏”。海瑞离开徐阶府第徘徊街头,胸中思潮起伏。眼看所谓一代名相,亦
不肯仗义执言,“如今看来,只有我这六品的官儿修本一道”,这里周信芳
用一个强劲的转身踢袍的动作,表示此时内心的激动。接着一个停顿“哎呀
且住!”回过身来,想到自己人微言轻,谏奏未必有用,弹纱帽,想如此朝
廷,不如弃官而走,隐居山林,于是轻轻转身欲下。接着又折回,“海瑞,
差了!”语调翻高,自责枉读诗书,知难而退,想到嘉靖求仙迷梦,千万苍
生倒悬之苦,重下决心,“纵然将我金殿杖刑,边外充军,西市斩首,我也
是死而无怨!”周信芳把这几句念得字字铿锵,斩钉截铁,紧接几句干念及
快板后,复用一个强劲的转身踢袍动作,表现其坚定和豪迈。周信芳运用语
气与眼神、台步的变换,把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极其生动,特别几个
转身的动作,有对比,有递进,真是满台是戏,满台生辉。

“金殿”一场充分发挥了麒派念白与做工的特色。周信芳所演的海瑞,
面对暴君慷慨陈词,唇枪舌剑,神态自若,语带讥讽。有时针锋相对,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