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演什么戏呢?
他想到了历史上亡国的教训,于是夜以继日地编写了连台本戏《满清三
百年》,其中主要内容有《明末遗恨》、《洪承畴》、《董小宛》等戏,这
三个戏,与周信芳合作整理的是尤金圭。
《明末遗恨》写明末闯王兵围北京,崇祯皇帝与司礼太监王承恩夜行巡
视,见军士面有饥色,意志消沉,就夜访各大臣,要他们募捐军饷。不料,
众大臣的府第依然灯红酒绿,笙管鼓乐。当崇祯帝提到捐饷之事时,官僚们
故作窘态,百般推诿。崇祯帝至此才恍然大悟:国弱民穷,皆因贪官污吏享
乐肥私所造成。他感叹大势已去。国难难救,于是在煤山自缢而死。
这个戏着重揭露官僚只图私利、不顾国亡的丑恶嘴脸,辛辣地嘲讽了当
时国民党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以激起人民群众民族自救的斗志。这出戏,周
信芳是根据潘月樵的旧本加以改编的,加进了昆曲《铁冠图》的“杀官”、
“撞钟”等戏的情节,并增添了大段的〔反二黄〕唱腔,增强了戏的艺术感
染力。
当时,在新天蟾舞台上演了这出戏,演出阵容很强,挂头牌的除了周信
芳外,还有南方四大名旦之一的小杨月楼和赵如泉、杨瑞亭。其他主要演员,
有刘奎官、刘汉臣、王芸芳、刘斌昆等。
《明末遗恨》演出了半年之久,天天客满。戏中,当周信芳借崇祯皇帝
之口,说“卖国的汉奸《明末遗恨》中饰崇祯皇帝何其多”时,台下轰动(一
九三七年)了。他又悲愤地对两个皇太子说:“你们要知道,亡了国的人就
没有自由了。”这时,台下掌声如雷,全场观众群情激愤,甚至有人哭了起
来。
这一时期,周信芳还演出了《洪承畴》、《董小宛》。洪承畴是明末蓟
辽总督。清兵入侵,洪承畴领兵御之于松山。军败,洪被俘,遂叛国投敌。
满清封他为招抚南总督军务大学士,使率军南下。洪母闻讯,怒筑“六离门”,
以示“六亲不认,众叛亲离”之意,闭门不纳,痛斥其叛国之罪,并令洪子
投义军抗清。她与洪妻自焚殉节。《董小宛》则是写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
疆与秦淮名妓董小宛相爱。洪承畴与冒有隙。洪承畴降清后,向清世祖力誉
小宛之美。世祖召小宛入宫,纳为妃,冒辟疆乔装入宫,与小宛诀别,被世
祖得知,怒而欲斩冒辟疆。幸小宛求救,冒才得以释放。
这两出戏都揭露和鞭挞了汉奸的投降行径,歌颂了民族气节。在当时很
富有现实意义,确实起到了周信芳所力求达到的“唤起人心,齐力救亡”的
战斗作用。
“一·二八”淞沪战争以后,周信芳与天蟾舞台老板、大流氓顾竹轩决
裂,脱离了天蟾舞台。他约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组织了“移风剧社”。
成立时,剧社仅十六个人。其中演员有:周信芳、周五宝、刘斌昆、王芸芳、
王瀛洲;乐队七人;服装三人。移风社由周信芳任社长。下设演员队和乐队。
演员队队长是周五宝,副队长刘斌昆。
脱离天蟾
周信芳是在天蟾舞台唱红的,为什么又要脱离天蟾呢?
天蟾舞台在英租界四马路附近的虞洽卿路闹市地段。剧场的设备与规
模,在当时的上海滩上首屈一指,一、二、三层楼连包厢,三千五百个座位,
戏台在上海也是最堂皇
的。
旧社会在上海开戏馆、茶园的,都得有点势力,不是大大小小的“闻人”,
也得有“闻人”作后台。天蟾舞台的老板顾竹轩,是个人过“青帮”、做过
探目、开过香堂的“海上闻人”。他在上海各个行业中收下的徒子徒孙,有
上万人之众,多半是黑道和半黑道中的人物,其中不乏亡命之徒。虽然他在
当时黑社会中的地位比不上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三大亨”,但由于他
动辄指使手下演出全武行,故而颇使一般市民谈顾色变。他在兄弟中排行第
四,故而人称“四先生”,也有人把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与他合称“四
大金刚”。可见他在黑社会中的地位。
对于顾竹轩的这些底细,周信芳也是早有所闻的,况且当时他打算接受
天蟾舞台的邀约时,曾有朋友提醒过他:“顾竹轩这人心狠手辣,当心别成
了他的砧上肉。”但是,提醒归提醒,面对他当时背了一身沉重债务的窘境
以及顾四提出的优厚条件,周信芳还是心动了。根据前台七成、后台三成的
拆账条件,周信芳可以独得后台中的四成,这样拆法对于一个台柱来说并不
算多,但因为天蟾舞台的座位特别多,所以每场的实际收入自然也高得多。
双方谈“公事”时算了一笔账,即使平均每场夜戏只卖六七成座,票房收入
也达一千二三百块大洋,这样,周信芳便有一百四五十块的戏份,月收入就
达四千块左右。估计只消二年,就能把所欠债务了清。
经过再三斟酌,周信芳终于跟天蟾舞台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签合同
时,顾竹轩还一再保证,合同期满后,去留随意,决不勉强。
周信芳进了天蟾舞台后,便根据扬州评话艺人王少堂的长篇评话《龙凤
帕》改篇成京剧连台本戏《龙凤帕》。上演后一炮打响,场场座无虚席。就
连星期天所加演的《华容道》、《古城会》、《走麦城》等“关戏”,也颇
受观众欢迎,同样是经常满座。
自从进入天蟾舞台,从《龙凤帕》开始,营业一直不衰,座无虚席。
头三个月,顾竹轩还按照合同条款办事,周信芳每月可得三千银元左右。
但是第四个月,就减到一千五百元,第五个月便不到一千了。
周信芳问顾竹轩:“我的戏份怎么每况愈下了?”
顾回答说:“观众对《龙凤帕》看腻啦,戏票已经卖不出去了。别看还
客满,其中有一大半可是送票的。。”
周信芳明知这是顾竹轩在耍花招,可也奈何他不得。为了不让顾再有借
口,周信芳使用较短时间排了新连台本戏《满清三百年》。这个新戏一上演,
又是连月满座。然而,周信芳得到的戏份却继续往下减。周信芳叫后台管事
去问顾竹轩,顾却说:“回去告诉你们老板,他要是愿意和我顾某交个朋友,
那么就这样干,反正饿不着他一家。要是他不想交我这个朋友,那就由着他
吧!”
对于班里的一些配角演员,顾竹轩更是霸气十足,无赖透顶。人家与他
评理时,他常常把手枪往桌上一扔:“你们要是嫌戏份少,就拿这个抵数吧!”
周信芳本来进天蟾是想早日偿清债务,现在却非但旧债未了,反而新债
又添。裘丽琳好几次含泪问周信芳:“这样下去,日子可怎么过啊?”
周信芳叹口气说:“熬到合同期满吧!”
特别使周信芳不能容忍的是,顾竹轩为了增加票房收入,有时竟擅自变
换戏码,拉下原来定的戏目强令周信芳改演那些情节荒诞、内容恐怖的机关
布景“新戏”。这更使周信芳下决心要脱离天蟾了。
然而,合同期满,顾竹轩却仍不放他走。小年夜,他请周信芳及前后台
管事等吃年夜饭。这是一桌丰盛的燕翅席。席间,顾竹轩先是叹苦经,说是
天蟾开张一年,亏损好几万,但戏馆还得开下去。接着就说:“希望在座的
各位一起帮衬。肯帮忙的,就是顾某的生死之交,以后若碰到个什么事,我
会替他出场的,要是不顾交情,那么我顾某也只得不顾交情了。”
那次出席宴会的,除了周信芳之外,全是顾竹轩的心腹、爪牙。顾竹轩
讲了上述一通话后,顾的表弟、前后台管事马上附和。接着便是案目头脑、
茶房头脑、账房先生和总稽查等人一个个表态,都说只要四先生肯赏饭,大
家决计跟定四先生。那个绰号“斧头阿七”的总稽查,是顾的徒弟、三马路
一带有名的地头蛇,在打架时惯用斧头砍人。他在表态时更是一副流氓腔,
他持了几下袖子站起来大声说:“师父尽管放心,大家都是知道好歹的,要
是真有人唱反调,也不用你老人家开口,我们这些做徒弟的先就不会答应。”
“阿七,可别这么说,交朋友还得两厢情愿么。”顾竹轩笑着示意斧头
阿七坐下,并把目光转向周信芳:“不知周老板的意思怎样,还想不想跟我
顾某人交朋友?”
在旧社会,一个演员怎么斗得过有黑势力的大流氓呢!尽管周信芳心里
老大不愿意,也不便于在这种场合硬碰,于是只好不置可否地苦笑一下,作
为回答。顾竹轩便顺势举杯道:“周老板倒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