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馨笑笑:“那倒不用,以后有时间再说吧。”
“好好好,以后咱不提这事了,瞧我这嘴巴!”
婆婆的思想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就得以扭转?
柳法官确实了不得,如此棘手的课题,居然药到病除,顺利攻克了。
如馨原以为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只要一闭眼睛就会掉下去了,却不料又回到了幸福之岸。她根本无力阻挡和抗拒幸福的招手,大脑里那些为了他的幸福为了柳家血脉而放手,牺牲自己的高尚想法顿时就土崩瓦解。
不过,心里总有些疑惑。这个疑团无法解开,如馨感到有些遗憾。不过,这已不重要了。既然连婆婆都不在乎了,那就是说,她和柳志文的幸福生活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往前继续了。婆婆不光对儿媳好,对儿子也比以前更为关心。遇到柳志文加班或应酬而晚归,张金芳都会一直等待。老伴早已睡去,她仍然坐在电视机前心不在焉看节目。如馨说,你就别等了,他这么大人了又不是小孩子,你不用这样。张金芳笑笑否认道,我不是等他,我就想看电视。然而当儿子进门了,她又忙着去弄夜宵。即使他根本不饿,也要勉强吃几口,否则老妈就不能放心去睡。如馨也觉得奇怪,婆婆这是怎么了?以前大大咧咧的她对儿子并没这么上心过啊。
不论如何,生活空前地和谐起来。为了加强这份和谐,如馨主动陪着婆婆去逛商场,路过婴儿卖场,婆婆看也不看一眼,就拉着她的手快步走开。陪婆婆去逛超市,如馨的习惯是需要什么便啪啪啪地一古脑往篮子里扔,而婆婆就算买瓶酱油也要戴上花镜低着脑袋研究半天。如馨耐着性子站在人流里等待着,虽然够折磨,但她没有一点意见,和谐生活需要人人努力,光享受不付出也是行不通的。
15
一位打赢官司的当事人给如馨送来一箱鲍鱼。按惯例,收到食品之类的礼物当场就在办公室分掉。如馨看看二十多只活鲍鱼每只足有十公分大,这类珍品就不必大伙共餐了。她立即开车离开律师所,先回娘家放下一半,剩下一半送回自家。
“妈!”拎着箱子一进门,如馨就喊婆婆。
柳洪亮依然坐在沙发上看球赛喝茶:“在里屋呢,一整天呆在里面,不上厕所就不出来,一句话不说,谁知道葫芦里卖得啥药。”
如馨把东西送进厨房,回身轻敲公婆的卧室门。里面没回应,就轻轻地推开了。原以为婆婆在午睡,不料突然映入眼帘的情景使她大吃一惊。
婆婆背对着她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页纸,双目直勾勾地盯着看。一边看,一边流泪。婆婆十分专注,以至于儿媳进门都没觉察到。
如馨吓了一跳:“妈,你怎么啦?”
不料婆婆一惊,回头一看是她,立即慌慌张张拉开抽屉,将手里的东西放进去,随即上了锁。婆婆抹抹眼泪:“馨儿,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
“我还得走,人家送的鲍鱼,活的,放厨房了,趁新鲜晚上就吃,剩下的给速冻上。”
“今晚就吃,好,好。”婆婆竭力掩饰着失态,有些语无伦次。
次日一早,婆婆陪老伴下楼锻炼,如馨洗完碗筷从厨房出来,无意中发现婆婆平时使用的一串钥匙丢在茶几上。联想到婆婆昨日的怪异,如馨愈发觉得奇怪。她几乎有一种预感,婆婆的态度转变与婆婆流泪凝视的那页纸有直接关系。如馨又觉得那页纸十分眼熟,不由猜测,莫非婆婆无意中发现了自己以前的检查单子?最近对自己如此照顾呵护,就像对待残疾人,婆婆是不是在可怜儿媳?
为了解开疑问,如馨走进公婆卧室,犹豫了一下,用婆婆落下的钥匙将那个锁着秘密的抽屉打开。
果然是来自医院的化验单子,还有一本崭新的病历。检验结果是“无精子症”,诊断结论是“不育”,患者的名字是柳志文。显然,这是本造假的病历。如馨很清楚,柳志文先于她做过检查,他的一切生命体征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健康得不能再健康。
叶如馨大脑嗡嗡地响着。这一偶然发现实在太出乎意料。她惊呆了。原来,这就是柳法官解决问题的妙招。无法调和的家庭矛盾就是这样被轻松化解?从医院弄一份假病历,这就是她离家出走的几天里,柳志文想出来的办法?
轻松吗?不,此时,如馨心里就像被猛然压上了一座山。
丈夫为此作出了牺牲。牺牲自己的健康形象,还要以欺骗母亲为代价。
她真是太笨了。其实早应想到,以婆婆的个性观念,怎会接受一个不孕的女人做儿媳?
所有的谜团都迎刃而解。
这一和谐、欢乐、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原来是建立在婆婆忍辱负重的基础上。
儿媳的幸福生活、安宁日子原来以婆婆的痛苦、忍耐为代价。
婆婆之所以忍受这一切,原来是为了儿子的“短处。”
以前,一直是如馨在忍。现在,轮到婆婆来忍。
忍的滋味很不好受,如馨不愿意在这个家里,哪个成员在忍中度日。
婆婆的眼泪,如馨感同身受。
当晚,夫妻俩回到卧室。关上门,如馨突然从背后抱住他。
她的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为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哭着说,“这个黑锅不该由你来背,我无法接受。”
他沉默了一下,轻松地笑笑:“对咱俩来说,这事发生你身上还是我身上,有区别吗?如果是我的问题,你会因此而离开这个家离开我吗?”
“明天我就跟妈说明真相,解释清楚。”她说,“这样对你、对妈都不公平,我受不了!”
他扳过她的身子,对着她的脸:“你想破坏这好不容易培养起来和睦气氛吗??你想拆散这个家吗?”
“可我不能就这样欺骗老太太!她很无辜,我为什么要害她!为什么要她受为份不明不白的冤屈?”她压抑着嗓子,失声哭起来。
“算不上什么冤屈,就算有,也就是点委屈罢。既然总得有人受委屈,为什么一定要在吵闹中受?”
“那就由我来受吧,该我受的,我情愿。”
“那就得家无宁日,日子没法继续下去!我们大家聚在一起不容易,别义气用事了,把这个家给毁了!”
“可我,我没法心安理得,我简直没法面对老太太。”
“习惯就好了。你给我听着,以后不许再提这事。只要我们对爸妈好,让他们安度晚年,开心度日,要让妈觉得这日子过得非常好,有没小孩子都所无谓了,不在乎了,自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什么事都没了。”
她感觉他的眼泪也在落下。她的心猛然抽搐起来。她沉默了。看来婆婆并是像自己想得那样,思想转变了,变得通情达理了。这事出在儿子身上,不要孩子就没什么。若出在儿媳身上,那就不是没什么,而是共同的生活无法继续。
即便婆婆这样想,如馨也无话可说。
内疚和惭愧虫子一样咬噬着如馨的良心,婆婆补偿一样的行为使她负重如山,让她觉得自己成了一个罪人。她几乎不敢去看婆婆的眼睛,好几次忍不住把心一横,索性说出来吧,任刮任剐,她都认了,日日背着良心重债是一件多难受的事。可是,婆婆眼睛里流露出的以前从未见过的疼爱、关怀和母性的柔情,让她留恋,让她不舍得失去,不情愿撒手。这份比起亲妈有过而无不及的突然而来的母爱,就像一条孱孱细流,流进如馨的身体,淌过她的心田,滋润着她,打动着她,感化着她,让她每每看到婆婆的时候,一颗心变得从未有过的柔软。曾经的怨,曾经的恨,曾经的不愉快,也都随风而去了。
婆媳俩各怀心事,双双小心地、努力地、维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如馨每每看到婆婆背着人的时候出神发呆,甚至偷偷抹泪,她又深刻地会感到来自内心的阵阵刺痛。这个时候,挥之不去的罪恶感桎梏着她,使她无法痛快地呼吸。从业十年,工作中她有一个原则:帮有冤屈者伸冤,替遭遇不公平者讨还公道。而今,她为了自私的感情,为了自己的幸福,蒙敝真相,颠倒黑白,把一份冤屈和不公道强加给不明白就里、爱子心切的老人。如馨感觉自己不仅是一个罪人,还是个刽子手,为一己之私而残忍扼杀了一个老人延续血脉的美好愿望。
16
如馨得空回了一趟娘家。
她想跟妈妈谈谈心事。或许,妈妈能够帮她打开心结,卸下这千斤重担。
可是母亲不在家。爸也不在。只有四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