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拖雉尾,飞走四蹄轻。
金环摇动,飘飘玉蟒撒朱缨;锦袋石子,轻轻飞动似流星。不用强弓硬弩,何须打弹飞铃,但着处命须倾。东昌马骑将,没羽箭张清。
由此看来,这位骑兵出身的河南安阳彰德府好汉,论体型,恐怕堪比名模胡兵,所谓“人靠服装马靠鞍”,这一身惊艳打扮,绝不在号称“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的董平之下。
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清是绝对不使用弓箭的,他趁手的兵器,除了长枪就是石头。
然而若念做“末”音,也解释得通。《史记》中记载飞将军李广夜猎时,见到草丛中的一块虎形巨石,一时看花了眼,急忙射箭自保,这一箭用尽全力,箭支竟然深深地插进石头里面!李广等天亮时再次射箭,却再也射不进去了。根据这个典故,唐代诗人卢纶有感而发,慨然作了《塞下曲》,其中千古传诵的诗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就是描述这一经典场景。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膂力和意志力到了极至,便可以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好比圣斗士的小宇宙瞬间燃烧,能量不可小视!能够没羽而入!
宋江和卢俊义抓阄攻打东平、东昌二府,张清用飞石绝技先后打伤金枪手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大刀关胜等十五员战将,成为梁山上“男子单打”成绩最好的选手。最为有趣的是丑郡马宣赞,刚刚阵前夸下海口:“你近得我么?”话音刚落就被张清一石子打在嘴边,翻身落马,可谓报应不爽。(从此以后宣赞上阵再也没说过满话,不知道是否受了教训)
没羽箭连败水浒好汉一十五条是英雄排座次前最后一次高潮,我们看见,不论是善使奇门兵器的徐宁,还是有祖传绝学的呼延灼、杨志、关胜,不论是号称“万夫不当之勇”的董平索超,还是以二敌一的郓城刑警大队正副队长朱仝雷横。张清同志都是毫不畏惧,独力进行车轮战,以近乎完胜的骄人战绩班师。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另一个重要出场人物:双枪将董平。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满足了晁盖的临终遗言,但是难以捍动势力已经根深蒂固的宋江的宝座,宋江装模作样推辞,卢俊义无论如何不受,军师吴用就出了个鬼点子:两人抓阄攻打东平、东昌二府,谁先打破城池,谁就是老大。结果宋江分组抽签得到东平,卢俊义得到东昌。
东平府文官是太守程万里,武将就是兵马都监董平。董平战斗力相当惊人:两军从早晨四更开始交战,一直杀到下午申牌以后,双枪将董平好像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一个人在梁山大军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最终也顺利突围,安全返回基地。
明刀明枪不能降伏董平,宋江就使阴谋诡计!宋江仗着自己人多势众,竟然加班不休息,打持久战,连夜继续进行攻城。董平无法,只能再次披挂上阵,结果体能严重透支的他一时不慎被绊马索翻倒,成为梁山的战俘。
要说宋江的运气,确实比卢俊义好的多!宋江面对的,只有董平一人;而卢俊义面对的,却是张清、龚旺、丁得孙三人!张清善使飞石暗器,而作为他副手的两员“虎”将:“花项虎”龚旺与“中箭虎”丁得孙,竟然“近朱者赤”,将暗器和武器合二为一!一个长枪能破空,一个飞叉能袭人,只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跟张清相比,威力固不如之,偷袭的准确度也相差不止一个数量级。
正应证了一句话:“一技傍身,吃喝不愁”,张清虽然飞石打人有偷袭的嫌疑,但是以几乎一人之力对抗一百多强盗,这份勇气和胆魄也算难能可贵了。有趣的是,往往冲锋陷阵排第一的马军大将林冲却没有上前交手(我个人也不希望他们两人分出胜负,或者是林冲英雄相惜,不肯伤害未来的兄弟感情),施老先生的“春秋”笔法,满足了我等凡夫俗子的愿望。而能和呼延灼斗个不分上下的一丈青扈三娘,恐怕也是被其夫矮脚虎王英死死拉住不让出场(王英真正害怕的恐怕是一丈青“喜欢”上这个“一身青”的张清,一家之言)
张清的车轮战,打伤梁山好汉一十五人,其中有个细节相当有意思,那就是董平战张清,值得大书特书!
梁山好汉喜欢的是长枪大戟马上交锋,不喜欢这种偷袭性质的暗算勾当。卢俊义打东昌打不下来,宋江前来“好意支援”,率先出马的徐宁、燕顺、韩滔、彭?全部是宋江麾下。当他们全部折戟沉沙后,卢俊义下属脸上挂不住了,纷纷主动请缨,但是结局也如出一辙。刀头舔血的汉子,被砍掉一手一足,未必能哼哼一声,但是脸上“啪”地被打了个乌青淤肿,人前人后的实在难看。正是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导致了梁山好汉上阵后犹豫不决,状态全无,十分注意力,倒有九分在提心吊胆,不知道那神出鬼没的该死石头从哪里飞来,战斗力焉能不大打折扣?
董平人如其名,掉枪花、两面派是把好手,眼见得梁山大军丢尽脸面,心中快意莫名。且看他的表演:
双枪将董平见了,心中暗忖:“我今新降宋江,若不显我些武艺,上山去必无光彩。”手提双枪,飞马出阵。张清看见,大骂董平:“我和你邻近州府,唇齿之邦,共同灭贼,正当其理。你今缘何反背朝廷,岂不自羞?”董平大怒,直取张清,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两条枪阵上交加,四双臂环中撩乱。约斗五七合,张清拨马便走,董平道:“别人中你石子,怎近得我!”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个石子。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董平眼明手快,拨过了石子。张清见打不着,再取第二个石子,又打将去,董平又闪过了。两个石子打不着,张清却早心慌。那马尾相衔,张清走到阵门左侧,董平望后心刺一枪来,张清一闪,镫里藏身,董平却搠了空。那条枪却搠将过来,董平的马和张清的马两厮并着。张清便撇了枪,双手把董平和枪连臂膊只一拖,却拖不动,两个搅做一块。
宋江阵上索超望见,抡动大斧,便来解救。对阵龚旺、丁得孙两骑马齐出,截住索超厮杀。张清、董平又分拆不开,索超、龚旺、丁得孙三匹马搅做一团。林冲、花荣、吕方、郭盛,四将一齐尽出,两条枪,两枝戟,来助董平、索超。张清见不是头,弃了董平,跑马入阵。董平不舍,直撞入去,却忘了提备石子。张清见董平追来,暗藏石子在手,待他马近,喝声道:“着!”董平急躲,那石子抹耳根上擦过去了。董平便回。索超撇了龚旺、丁得孙,也赶入阵来。张清停住枪,轻取石子,望索超打来,索超急躲不迭,打在脸上,鲜血迸流,提斧回阵。
董平和张清是邻居,平时睦邻关系相当友好,没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在战争岁月结下深厚的友谊。张清打败梁山“十三太保”,正得意呢,忽然间来了个老朋友:董平。
张清一见董平投降了,心中非常气愤,又无比恐惧:董平综合实力远比张清强!董平号称“董一撞”,有万夫不当之勇,一个人闹得梁山大军鸡犬不宁;张清擅长的,只是马战加暗器,假如步斗,实力很弱(张清最终就是死在马下步战)。如果两人动手,明刀明枪张清一定要吃亏。
董平擅长心理战啊!他知道自己上了梁山后,心腹是一个也没有,这张清可是自己的铁杆好兄弟,加之他还有两个小弟,一定要争取过来!于是最终压轴来出场!他一出场,等于给了以前死守东昌的张清一个投降暗号:我都过来了,说明这个团体还是相当不错的,你还顽抗到底啥?我既不属于宋派,也不属于卢派,咱们在梁山上,依旧是好朋友、好兄弟!张清虽然气愤,但是思维很清晰,竟然看出董平要求“打假球”的企图:两人表演了五七合,董平说话了:“喂,你该扔石子啦!”张请很配合,果然扔了一块――“正好”被董平的枪杆拨开了,再次投掷,依旧没有命中目标。张清撒腿就跑,董平紧追不舍,等到远离宋江视线的时候,两人最终都抛下武器,名义上是在肉搏角力,实际上是击掌相庆:我们“苦肉计”成功啦!索超是个大笨蛋!他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竟然看不出其中的猫腻,又想占人多打人少的便宜,挥着大斧就上了。张清的两名副手一看苗头不好,上前夹击索超,而宋江阵前的将士眼见得敌人三打二,先坏了“公平竞争”的规矩,于是“林冲、花荣、吕方、郭盛,四将一齐尽出”,形成群殴的场面。张清董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