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人想办法解决感情烦恼。
我在中五会考那年,到观塘梁式芝女书院应试,于该校小食部外邂逅了一个请我帮忙修理随身听耳筒
的女生。于是我写信到那节目(对对对,我也有怀过春啦),上帝保佑,信终被主持人读出,我相约那
女生在读信后的下个星期六中午,在观塘地铁站的恒生银行前见面。不过,大概她觉得我是太癞蛤蟆想吃
天鹅肉啦,所以结果并没出现。
多年后,因主持电台节目,认识了当年《三》的其中一位主持倪震,他也出版过两本爱情问答书集《绝
顶爱情》及《大胆爱情》,我喜欢其文采与毒舌。为了写这专栏,我还特地去请教他关于答信之技巧,他
提醒我,答信重点并不在于只给来信者看,而是要让所有人看。每次回信时,我亦常谨记此点。在此特别
鸣谢他。
回港后开始于网上呼吁,马上引来众多来信,打开邮箱,迅即被各种寰海奇情攻陷心灵,读着封封伊
媚儿,俺仿如瘾君子般无法自拔,一封接一封地追,在开始的两星期,除了看信回信外,根本无心力干别
的事情。
专栏于新浪博客及开心网上刊登后,一些媒体邀请我在不同杂志开设此专栏。在此感谢各媒体编辑,包
括《外滩画报》的刘莉芳、张晴及文林;18《城市画报》的杨凡、李晖和桂梅;《男人装》的林琳;
《福州家园》的灵怡;香港《CUP》的张鼎源及《Pandaa》的刘家辉、Slim与阿游等。
感谢我的助理 Quin及 Debbie,她们对这专栏格外热心投入,在替我整理信件、打字及核实资料期
间,常给予许多意见。每次我答完信,都像猪只被屠宰后,得先送往她们的质量检定部门作质检,然后才
可送往超市发售一样。
自序隔墙酬和都胡侃你来寂寞我回嫖
优优征询了律师意见,说这栏有可能会被指为非法行医!因为在中国,这样的答信可能会被视为心理
咨询,而我明显没有专业心理咨询师之牌照,所以保险地,在此还是必须提醒读者,本专栏纯属创作,并
非专业心理咨询啦。而优优她为追求其理想,在今年三月辞去了出版社之工作,但在本书的构思、选信及
编辑过程中,她都给予了非常宝贵及重要的意见,祝愿她有更远大的前程。同时感谢随后接手的文治图书
监制苏静、编辑洛维、内页版面设计师马仕睿及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待定)。
设计封面的梁咏珊、翟桐及温卫能,早于去年九月就开始受我折磨,无数遍地跑到拍摄现场,等我在
拍完一个镜头后转机位的空档,赶紧过来讨论封面构思和展示她们的打稿样本,然后花上好几个月去尝试
不同的纸版和装裱,最后完成了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看上去心情愉悦的封面。
当然还包括了那被网友认为好适合衬上八一制片厂片头配乐的标志。感激他们团队的无限创意及对我
一直翻来覆去之包容忍耐。
长沙的那位 Tomboy,要算本书之灵感缪斯,因此特别将其来信和回复收录于结尾附录中。
其实我等出手答信,就是为了从打救(或打 ×)一人中,弘扬爱学于众生,这是答信人该有之文德风
骨。偶尔会于答后忐忑不安,不知回复是否恰当,出手会否过重,因此有时刊登前会先传给朋友看,听一
下 19意见。感谢林彦谷、彭秀慧、陆以心、十四及小巴,她们抽空看信及给意见,更帮忙提议了过百个
专栏之名字,都怪我是处女座(这有点像歌名啊!),三心两意又喜欢劳役别人,明明只写个小专栏,却
弄到如乾隆下江南般劳师动众,人人都得帮忙拉船搭桥。
平日我读这类答信书最辛苦的,就是一书二百多页,竟出现过百次作者名字。除非那种连平时在餐厅
等人,都喜欢反转杯垫抄写自家名字去陶醉一番的自恋狂,否则这实在是有点教人(无论对作者或读者而
言)受不了。为此特地情商小克兄出手帮忙,除了具特别意思之下款外,其余凡用我全名作下款的,都通
通以此变种聋猫[聋猫 logo]取代。很喜欢这造型,一来神似,二来面颊那滴水既可算汗,又能作泪,甚
至能成笑喷之饭。
我认为书中的信不该依据答的先后次序去排列,因为这样容易偏重我某段时间的特定口味,未必适合
连贯性阅读,所以决定重新编排信件次序。但为了让读者能够了解原来的刊登次序,因此我在每信的标题
前,都加上个 PWV编号。PWV在德文中就是“彭氏作品目录”(Pang…Werke…Verzeichnis) 之缩写。
晕啦,你就别问我干吗要用德文来编号,因为这是参照理瓦格纳和莫扎特的乐章编号方法哟,谁叫他们都
用德文。要是你打算不依据本书编排去阅读,不妨参考这编号顺序去看。当然,要么你正好是那种每次吃
生蚝,都拒绝跟随餐厅经理建议次序去吃的那种人,就大可忘掉这些,随你大爷兴致去乱翻。
你得明白,微软老把窗口升级,是为骗你钱;而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增删重写那些回信,只不过
因我是个无可救药的中年处女,你并 20没有因为文字升级而多花了一毛钱啊(这样大概会让你感到稍为
舒服点,对吧?),所以即使你发现之前好像在别的媒体上已读过某信之内容,亦不妨再花点时间看下去,
因为当中内容很有可能跟你先前看的版本有别。
自序隔墙酬和都胡侃你来寂寞我回嫖
从小就喜欢杨修,不明白中学老师好像总跟他过不去,硬要把他揪出来鞭尸,藉此教训学生别他妈的
锋芒太露。我觉得不公平,杨修作为我等口舌招尤之徒的祖师爷,固然是下场惨淡,但他妈的那个年代,
即使没口舌招尤也不见得能有好死,所以怎能把杨修最后被杀一事,全归咎于他的脑筋急转弯(嘴贱之美
化说法啦)呢?
个人推崇杨修,所以从小有事没事都比喻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我就是不明白,当年肯德基
进入中国市场时,何不推出杨修鸡肋?
一方面可推广促销鸡肋,另一方面也可中西合个璧,融入当地文化——连杨修跟肯德基上校都可凑于
一起,有时连我也佩服自己蛮能鬼扯呢。
算了,话说回来,许多来信都真的成了鸡肋,当中或许有一两个点子有趣,却因字数太短,要是放到
媒体专栏的话,就意味我得花很大力气去答。对以骗杂志稿费为己任的我来说,这样并不划算。加上有时
候不是想不到答案,只是想到一两句调戏,硬将之拉长就失彩了。
为免浪费,偶尔会在网络上把大堆短信组在一起以短打形式答一下。
所以编本书时就决定将短打间歇插入以作调剂。你知道我比杨修更幸运的地方是什么吗?就是我不会
因这些鸡肋而被处斩,哈哈。(~走着瞧吧吧吧~远处杨修鬼魂在暗角低吟)。
请原谅我不经意流露对爱情的悲观,也请体谅我对许多方面事物都涉猎得不深,要是书中回复有欠全
面和失当之处,还望各位不吝赐教指正。21答信有如捞偏门,不能混太久,管你是黄金荣还是杜月笙,
没人可叱咤一生,重点是要懂得见好收手。当然,我也佩服那些能持续答信多年的前辈,据说萧伯纳一生
甚至写过二十五万封信啦(果然是没 ICQ e…mail msn *s QQ facebook微博的年代哟),请原谅我没
这等功夫,还未成书前已看到尽头,因此本书结集之际,正是金盆洗手之时。离场也许有点失敬,却不排
除将来发姣守不了寡,又再作冯妇,但毕竟像赛马会马季歇暑,总得要有点休息吧,算为马匹,亦为赌
仔。
最后,感谢杨千、梁咏琪、周笔畅及倪震在百忙间抽空为本书作序;黄璐、奶猪、安小羽、金培达、
王卯卯及最上麻衣子 (Maiko Mogami),在我创作期间的热心协助;我经纪公司 CAA、经纪人陈洁在我
写作事业方面事情之帮忙及鼓励;而我太太苏比,则一直给予我无限支持。
在此由衷感激每位愿意花上其生命宝贵时间去写信给我的朋友。不管我有没有回你的信,我都想告诉
你,每一封信我也有看,而且是很认真地看。这大半年,我仿佛进行了一次中国年轻人爱情生活的田野调
查,这不禁让人想起陈桂棣与春桃合著的《*》。在这看信与答信过程中,让我看到了你想象不到的青春
迷惘,想象不到的丧尽天良,想象不到的缱绻半生,想象不到的如铁郎心,想象不到的百劫重逢,想象不
到的孽恋盲目,想象不到的刻骨铭心创作从来是孤寂,一个人躲在房间,面对四堵墙,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