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人的责任〔意〕马志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对教皇的臣民却显示了崇高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即使在历代罗马基督教的任何一位教皇身上也是不可多得的。他用一种不自觉的讽刺口气告诉那些争吵不休的代表:“在这罗马,我们不可以在道德上成为平庸之辈。”

    “坚守原则,宽厚待人”应成为口号。他的确豪爽地遵守了这个口号。气量褊狭的人本来会对阻碍意大利统一和民族愿望的教会进行报复。在这个时候,只要三人执政说一句话,就会使许多神甫和教会遭殃。

    但是当群众用忏悔箱设置路障时,马志尼却命令把它们搬回去。他不允许凌辱神圣的象征物。

    “保护宗教不受亵渎,是政府的职责。”与此相类似,阴谋策划者没有被剥夺自由,出版物几乎一点儿没有受到干扰。

    4月30日法国将军被击退后,战俘被带到了圣彼得教堂,他们在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让我们在这神圣而崇高的地方,共同对万能的上帝祈祷吧!

    为各国人民的自由、

    ①费迪南。德。雷赛布(1805—1894)

    ,法国外交官,曾先后任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和驻马德里公使。——译者

 32

    03导  言

    为普天之下的兄弟情谊祈祷吧!“

    随后把他们护送到城门,并将大量雪茄送给他们城外的伙伴。这是见诸行动的福音,既不是教皇的,也不是皇帝的,而是平民的。三人执政在那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可随便出入的政府所在地占用了一间小屋。马志尼在一家小饭馆就餐,一天只花两法郎。在被围困的期间,他只靠面包和葡萄干维持生活,把微薄的薪金都花在别人身上。他的唯一奢侈品是一个不知姓名的人每天送给他的一束鲜花。但是这小小的英雄队伍无法抵挡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法国人。损失惨重,牺牲的人中有些是马志尼的好友——在米兰的5天战斗中有诗人马梅利①、伦巴第领导人马纳拉,以及其他许多人。

    马志尼希望在法国发生一次共和党人的起义,使形势得以改观,但是天主教派得胜了。加里波第为人勇敢,但很自负,难以合作。在法国人进攻的最关键时刻,他忿然拒绝服从罗塞利;后来他振作起来,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但为时已晚。

    7月1日,制宪会议开会,投票的结果决定投降。马志尼不愿看到悲惨的失败事实,力主坚持到底。

    “君主派可以投降,共和派可以牺牲,甚至证明他们是慷慨赴义的。”加里波第率领三千官兵离开罗马,但遭到敌人追击,处境艰难。他的妻子阿尼塔一直陪伴着他,牺牲在科马基奥的沼泽地里。

    口若悬河、无畏而又温雅的修道士乌戈。巴西被奥地利人枪杀

    ①戈弗雷多。马梅利(1827—1849)

    ,意大利爱国志士、诗人、国歌作者。

    1847年写成《意大利弟兄们》(国歌)。他受马志尼爱国理想的影响,1848年志愿参军,对奥地利作战,壮烈牺牲。——译者

 33

    导  言13

    在波洛尼亚的街道上。马志尼——人们会想到戈登①——在罗马停留了几天,不肯离开,几乎招致暗杀。玛格丽特。富勒②是在围困期间一批护理伤员的品格高尚的人员之一,她写道:“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他变得苍老了;好像全部精力都耗尽了;但他从不退缩,从不胆怯,甚至在最后时刻还反对投降。他为人温和,态度镇静,但比以往更充满了追求目标的热情,我崇敬他的英雄气概,承认我自己并不是那种性格的人。”

    七

    马志尼离开罗马前往瑞士,然后去英国,在那里除了短期离开以外,一直呆到暮年。解放和统一意大利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了外交家手中,他对那些外交家的狡猾手段一向不予赞同,所以往往不公正地判断他们的动机——这些人有加富尔、路易。拿破仑、维克托。伊曼纽尔。马志尼曾一再表示他要把国家的统一置于首位,其次才是共和体制,但是他发现很难信守自己作出的这种认定。他被排除出政治活动的舞台,没有经费,靠人秘密提供情报,但那些情报既不全面又不准确。他把自己出色的领导才干完全浪费在秘密策

    ①可能指乔治。戈登勋爵(1751—1793)

    ,伦敦反天主教暴乱(1780)的煽动者。——译者②玛格丽特。富勒(1810—1850)

    ,美国评论家、教师和文学家,1847年在意大利定居,参加马志尼领导的意大利革命运动,罗马共和国遭到镇压后与丈夫、孩子乘船前往美国,不幸船只途中失事,全家遇难。——译者

 34

    23导  言

    划和无效起义上面,这样就伤害和妨碍了像他一样为祖国献身的人。那些人中有的是热情的共和主义者,但革命年代的倾轧和失败使他们相信,纪律松弛的军队的漫不经心的抵抗永远也赶不走训练有素的敌军。达尼埃尔。马宁①是位共和理想主义者,他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生活朴素,在保卫威尼斯、抗击奥地利人的战斗中大大提高了威尼斯人英勇作战的气概,足以与马志尼领导下的罗马人的表现媲美。但是马宁和加里波第以及“青年意大利党”的许多老党员这时已开始认识到,拯救意大利必须依靠皮埃蒙特国王和大臣的支援,建立共和国的计划必须推迟。焦贝蒂已经从希望实行经过改革的教皇制度的梦想中清醒过来,又写了一本书,把皮埃蒙特说成在法国帮助下使意大利获得新生的地方。各党各派都响应这种政策。马志尼则固执地坚持萨沃纳纲领,无法想像一个荒淫无耻的国王和一个狡诈百出的大臣会成为意大利的拯救者。但是,“士兵们每战必败,尽管他们失败,他们为之战斗的事情毕竟还是出现了,可是当它出现时,它却变成了他们当初料想不到的事情,别人不得不以另一种名义为他们向往的事情进行战斗。”

    教皇的世俗权力结束了,意大利获得了统一。一位当代的英国史学家把这荣誉不公平地分给加里波第的武力和加富尔的智慧,对马志尼的领导才干却只

    ①达尼埃尔。马宁(1804—1857)

    ,意大利威尼斯的复兴运动领袖,19世纪40年代参加爱国运动,因向奥地利当局呈递要求实行自治的请愿书被捕入狱,三月起义后获释,成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统,领导威尼斯人民抗击奥军,1849年威尼斯被迫投降,他本人流亡巴黎。——译者

 35

    导  言33

    字不提。这种论断未免有些肤浅,但如果它的意思是说1870年的意大利不是马志尼所希望的,那还说得过去。

    “这是由机会主义者、懦夫和可怜的马基雅维里①主义者组成的乌合之众,他们让外国人牵着鼻子走——我想唤醒意大利的灵魂,但我只看到了它的尸体。”

    加富尔的自由主义取得了胜利。

    老一代人“赞美上帝;新一代人想得更多的是时刻作好准备。前者有其诗篇、文学巨著和对历史的借鉴;后者则写传单和小册子,通过从1847年开始起作用的报刊发表言论具有英雄气概的理想主义已一去而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理性主义和科学。这种新精神注重事实,更多地考虑现在而不怎么考虑将来,不敢把希望定得太高,而是默默地、小心翼翼地打好基础,决心不再进行任何堂吉诃德式的冒险,而是慢慢地进行准备,一旦形势有利,便奋勇战斗。

    马志尼不怕牺牲;他准备在殊死斗争中放弃整个社会目前的舒适和幸福,放弃该社会的家庭生活和贸易。新的运动在可怕的和不可能实现的要求面前退缩了;但它信任纪律,愿意为了统一而放弃自发行动,对敌手不讲情面,要打倒少数派。“

    重复一下迈尔斯先生同时提出的两件轶事,也许能说明这两个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

    “加富尔年约6岁时,有人带他乘驿车旅行。

    在这次旅行的一个驿站,他发现站上的马匹极其低劣。这儿童问谁应对

    ①马基亚维里(1469—1527)

    ,意大利政治家和史学家,著有《君主论》、《论李维》、《论战争艺术》和《佛罗伦萨史》,主张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地利用权术。——译者

 36

    43导  言

    那些马负责。有人告诉他是驿站站长。他又问任命站长的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