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融很快理解了王晓野的意图,便不动声色的说,“现在最具价值的收购对象只有一个,就是珠江机械公司。它在华南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全国市场排第二,也是渤大机械最强的竞争对手。我们已经对它摸了底,关键在于一把手张越,他的脾气之倔不亚于孙树和,让他被自己的对手兼并,难度太大!他还在琢磨如何赶超渤大机械呢!是他一手把这个公司从一个乡镇企业做大的,后来有了规模,产权却一直不清楚,他对此心理一直不平衡。不过,他已经快59岁,马上面临下课。”
王晓野眼睛一亮,他不得不佩服陈融研究人的能力,这一定是跟领导当秘书培养的品质,便立刻说,“这倒是个好机会。如果能满足张越的欲望,既让他继续留任,又通过兼并分给他一些股份,他难道还不答应吗?没有做不成的交易,只有谈不拢的条件。张本人有什么需求?”王晓野兴奋地问。
“我的手下对渤大机械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做了详细研究,包括他们的个性特点。张越虽然年纪大,但外头有情人,所以开销很大。如果他下了课,就什么都没了!”
“那就更有戏了!”王晓野说。他现在确定,治疗痣疮的那个牙龈上方的穴位就是珠江机械。陈融答应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先安排王晓野与张越见面。
柳暗花明 三(2)
就在这时王晓野突然给陈融提出了新要求:把他推荐给华北食品公司。陈融不明白为什么王晓野对这个烂企业有兴趣,但他知道王晓野一向不按理出牌,就当即给华北烟糖的老总金建国打了电话,把曼哈顿证券和王晓野个人向他做了一番引荐。王晓野和金建国在电话里很快确定,先用传真继续沟通。
裕兴证券虽然是陈邦华指定来帮金建国的券商,但金建国很快发现:裕兴证券的股票推
销能力明显不足,毕竟股票得卖出去。因此他倒希望有个名气大的券商和裕兴搭配,这样一正一副,该打点国内关系时用裕兴证券,该找海外买家时用名牌券商的销售网络。正当金建国犯愁的时候,王晓野的传真到了。他将曼哈顿证券的光荣历史和强大背景做了清晰的阐述,并给华北食品提出了一整套包装上市方案,对其发行价格和集资额度也提出了诱人的承诺。美国的名牌投行,强大的营销实力,还有陈融的热情推荐,把裕兴一下子比下去了。他决定约王晓野来渤大市面谈。
几乎与此同时,陈邦华也收到了王晓野的传真。他读完后的感觉居然和金建国一样爽。王晓野的信大意是:感谢陈市长在香港百忙中抽空接见。既然渤大的两个H股项目都已落实了中介机构,曼哈顿证券决定放弃,以免给领导添麻烦。但曼哈顿仍愿意为渤大市引进外资做贡献,准备将其一些跨国公司引到渤大投资,因此他希望和本公司亚太区总裁林宝吉先生近期前往渤大拜会市领导,了解渤大市在电子、石化和钢铁等行业的具体需求。
这对陈市长太具诱惑力了!不添麻烦,还可能引来一批自己在香港的投资洽谈会上见不到的跨国公司,而王晓野提到的杜邦、IBM、GE和摩托罗拉,都是本市提升产业结构急需的伙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关注吸引外资的指标,上级喜欢的指标就是最重要的指标。于是他立刻复函邀请他们前往,他的信比金建国的仅慢了一天。
第十一章 明修栈道 (1997年4月)
明修栈道 一
王晓野和老板林宝吉预定两个星期后飞抵渤大市。
在这段日子里王晓野几乎每隔一天就给朱倚云打一个电话,并告知他市长接见的日程,说希望有可能也见见她的老板孙树和。出发前他给朱倚云发了一份简短的电邮:“朱倚云小姐,人生充满了偶然,但必然其实就在偶然中显现,比如遇到你。有人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完美的方式尽兴挥洒生命的激情和能量。可是自从遇到你,我觉得我已经快
找到了。我虽然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去渤大,但我知道,这一切只是为了你!”落款是:你的野狼。
朱倚云还没读完就心慌意乱,读到“你的野狼”时她的心已变成了一片浮云,手上沁出了汗。她不断重读那几行字。她的回邮只有一句话,“王晓野,你究竟是谁?”
王晓野抵达渤大后首先见到的是华北食品的管理层,这是序曲。那天,他借助一台手提电脑控制的投影仪,施展全身解数向管理层推介曼哈顿证券。他说华北食品的行业定位不错,是为人民服务的,因为中国人最大的欲望就是食欲。问题是:食品公司门槛低,竞争激烈,没有绝活难以生存。要客户买你的产品,就必须点燃他们对你的具体的欲望,而不是抽象的欲望,要博得异性的青睐你就必须显示出你的性感之处,撩起对方的欲望。
王晓野话锋一转,突然问道:那性感的秘密是什么呢?大家面面相觑,然后对他翘首以待。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曼哈顿证券在世界食品领域的主要客户及品牌;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雀巢、杰克。丹尼等等,都是些经理们仰慕的品牌。当王晓野在投影屏幕上打出一份由AC.尼尔森这家知名的市场调研公司所做的中国酒业市场调研报告时,大家的眼睛都突然一亮:这份报告将各种品牌的知名度排行、主要城市的平均消费量排行、消费额排行、包装喜好度排行等等,都用清晰的一手数据罗列。这是王晓野一年前为一个英国酿酒集团在中国做并购时委托AC。尼尔森做的报告,数据涵盖了中国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和洋酒的主要品牌。一闪而过的资料不仅显示了曼哈顿的专业水准,而且引出了王晓野的结论:食品公司仅有商业渠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拥有品牌;如果现在还没有,那么去创造、收购也必须拥有品牌,而树立品牌就是再造性感的秘密!
其实这些本属管理咨询的内容,但王晓野常常以此作为与管理层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了沟通的成本。他进一步举例说明了品牌和上市的关系:1993年,青岛啤酒作为中国首家在香港上市的H股公司融到资金后,竟不知如何用这笔巨款。当美国百威啤酒的人问他们为什么不用那笔钱去做品牌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是青岛啤酒,还用打广告吗?”百威的人没好意思当面反驳,但转过脸就嘟囔开了,“百威比青岛更有名,但我们从来没敢停止打广告啊!”还有一个例子是可口可乐,它不就是糖水吗?可谁的糖水有可口可乐赚钱呢?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当然,青岛啤酒后来迷途知返,改弦易辙了。
王晓野演说完毕;林宝吉也来了情绪,他用专业而文雅的国语给大家做了一些漂亮的口头承诺,华北食品的人仿佛闻到钞票的味道了!看着兴致勃勃、滔滔不绝的林总,王晓野暗暗想起林总常说的一句话,“上市业务的谈判,就像与女人调情!”引申下去就是:“勾引公司上市,就像勾引一个女人上床!”王晓野想,如此看来,投资银行家的工作性质与妓女有何区别呢?大家其实都同属服务业,而且客户还常常重叠呢!
明修栈道 二(1)
晚上,华北食品在王晓野他们下榻的香格里拉饭店为其设宴洗尘。喝酒是本是个难以拒绝的任务,尤其在华北,豪饮是其酒文化特色。但王晓野谢绝喝酒的理由令他们颇感意外:因为他吃素!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何况王晓野并非天生吃素,是三年前才开始的。连肉都戒了,那不喝酒便是真的了。可大家都好奇:这个衣冠楚楚的家伙为何如此另类?于是金建国问,“王总为什么要吃素呢?”
王晓野对此的回答早已驾轻就熟,就像股票上市前的路演答辩一样。“人类吃素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他不紧不慢地说,“第一种是因为信仰或慈悲,不愿意杀生;第二种是因为环保;第三种是因为身体健康。但无论因为哪种原因都是好的,而我三种原因都有。在这儿谈信仰太玄,但基于环保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将植物蛋白变成动物蛋白的前提是破坏森林、湖泊和草原,以腾出更多的地种粮食、喂牲口,后果是水源枯竭、土地沙漠化。中国北旱南涝,沙尘暴肆虐,传染病流行,都与吃肉有关。至于健康的理由同样明显,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猛增。”
“那光吃素人还有力气吗?”一位副总问。
王晓野说,“许多获得奥运会世界冠军的马拉松和游泳运动员都是吃素的。其实动物中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