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百年商业巨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兄弟,承蒙大家推举我作掌柜,今后必将竭诚效力,不负诸位重托。”
    杨文光说到这里,稍稍停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大家,然后继续说道:
    “以后我们的业务采取深购远销、长途贩运的方针。既经营匹头、棉纱、机器、五金等长江中下游的产品,也经营银耳、药材、山货等四川的产品。同时兼作票号的存、放、汇兑业务”
    杨文光兴奋地讲着,恨不得一下子将他的宏伟规划全倒出来。一讲到票号,他的眼睛马上一亮:
    “这方面刘质堂先生很熟,我明天即去请他帮忙!”
    杨文光说到做到,商号开业的第二天,他便雇了一顶大轿子,亲自去请刘先生。杨文光拜刘质堂为师,学徒几载,早熟如家人,但这次见面仍客客气气地施以重礼。刘质堂见状,忙请他坐下,问道;
    “文光,有啥子事?”
    杨文光坐定,开门见山地道出来意。
    刘质堂边听边点头称赞。为了支持他最得意的门生经营商号,发展事业,他欣然同意了。
    从此,在重庆商界德高望重素有殷实之称的刘质堂便天天被轿子请到聚兴仁商号上来。杨文光更是亲自端茶点烟,恭敬得无以复加。
    果然,刘质堂在商号上一坐,便增加了商人们的安全感,资金源源而来。
    杨文光利用这些资金大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又先后在省。内外设立分庄,创立分号,大大拓展了业务。一时间,杨文光已成了重庆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了。杨文光很得意地对人说:
    “利用别人的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不失为一个生财妙法。”
    聚兴仁商号开业后,另一次大发财的机缘是大足县爆发的余栋臣起义。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四川大足县爆发了以余栋臣为首的反清灭洋起义运动。其声势之大,遍及川东,震撼重庆。市上人心惶惶,准备逃难。各商号皆抛售存货,换取现金,物价大跌。各票号更是焦急万分,他们一方面要找个可靠的“下家”将手中的现款放出去,另一方面又要找个可靠的人帮助将放出去的钱收回来。谁最可靠呢?大家都把目光瞄准了以“稳重谨慎”闻名的杨文光。
    有关文章这样记述一个票号掌柜请杨文光帮助的情景:
    “杨掌柜,我已是第四次找你了,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就算是帮我这个忙吧!”山西票号李掌柜几乎是在求杨文光了,“我手中的几万两银子全放给你,多少利息都可以;我外面的放款,你也帮我收了,收多少算多少!”
    已经有好几个票号的掌柜这样求杨文光了。杨文光的心里也很矛盾,他想了一下说:
    “李掌柜,不是我不帮你,我也不敢冒这个险啊!你想想,万一余栋臣打进来,遇到不测,我怎么对得起朋友?我用什么钱还你?我确实爱莫能助啊!”
    说完,杨文光继续吸着水烟袋。
    李掌柜见状,知道杨文光心里在掂量,又狠了狠心,再次杀价:
    “杨掌柜,我们合作多年,这次的忙请你一定要帮!我的银子就算是请你代我保管了,不说啥子利息不利息了;如果你帮我代收放款,我再付你手续费。你看这样如何!”
    杨文光放下烟斗,从椅子上站起来,背着双手在室内踱着方步,沉思了好一阵子,说道:
    “好吧,就照你说的意思,让我再想一想,明天给你答复。不过,真遇不测,可与我无关呀!”
    李掌柜走出聚兴仁商号,嘴里说的是感谢的话,心里却直骂娘:
    “你杨文光可真狠心,乘人之危,大大压价!”
    但除了杨文光,他又能找谁呢!无奈,他只好忍了。
    在室内踱着方步的杨文光,表面十分平静,内心却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逃,还是留?”杨文光反复地问着自己,“逃,就必然像其他人那样,得降价抛售存货,肯定要大亏血本,于心不甘。留呢?若余栋臣打到重庆,不但财产保不住,可能连命都会搭上;如果余栋臣被清军消灭了呢?那不是可以大大发财了!”
    杨文光一下子想到洪秀全起义,当时洪秀全已定了都,建了国,称了王,但最后还是被清军消灭了,而小小的余栋臣又能成什么气候呢?必败无疑!想到这里,杨文光紧锁的眉头展开了。俗话说“要得富,险中做”,向来稳重谨慎的杨文光决定在别人纷纷外逃时,孤注一掷,“人弃我取”。于是杨文光便和李掌柜等很多商人票号立下字据,签下协约,帮他们存银子,收放款,不但不付利息,还有手续费可得;同时又用这笔现款购进大批跌价土特产,装满重庆的几个仓库;在上海也大量进货,运存于汉口、宜昌、万县等地,伺机高价出售。
    果然,几个月后,传来了余栋臣被剿灭的消息,川东局势逐渐稳定,重庆市场也活跃起来。
    这时的杨文光,手中控制的大量商品,完全可以左右市场的价格。他一方面将价格扶摇直上的川货运往上海,另方面又将下江货在重庆高价出售。仅这一年,杨文光便盈利六十万两,为其投资一万两的六十倍。由此,杨文光成了重庆商界的殷实大户,“杨百万”的大名传遍山城。
    “要得富,险中做”,“人弃我取”,成了杨文光发家的重要秘诀。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0四年),杨文光已开设商号十余处,购置田产数百亩,奠定了杨氏家族财产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乃是他的三子杨粲三。
    初掌聚兴诚商号
    杨氏家族中的杨文光,在长期的商战中,深深地体会到要使杨氏家族长盛不衰,“非人力财力相辅而不能成功”。因而他特别注意对杨家子弟的培养,以造就自己的接班人。
    早在一八九八年,杨文光就仿照《朱柏庐治家格言》,制定了《杨依仁堂家规》,将“勤俭谨和、量入为出”八字作为全家人的最高行为准则,其意就在于“愿得忠厚仁慈、读书明礼之辈,有其人以保吾家,余愿足矣”。到了晚年,他更将培养接班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杨文光曾在家中设立私塾,延聘有名望的先生执教。杨家子弟很小即被送进私塾发蒙。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后读《古文观止》、“四书”、“五经”。杨文光经常到学堂中巡视,态度十分严厉,孩子们都很怕他。
    杨文光注意发现子侄们的特长,以便因材施教。
    长子杨寿宇性格随和,待人诚恳,精于算计,对做生意很有兴趣。杨文光对他十分疼爱,经常将他带在身边,让他多见世面,锻炼其经营管理才干,有意将他培养成杨家基业的接班人。
    次子杨希仲少有大志,发愤苦读,考入重庆府中学堂后,因品学兼优被选送日本留学,决心发展民族工商业,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杨文光对次子深寄厚望,视之为杨家的“千里驹”,任其自由驰聘。
    杨粲三争强好胜,个性刚烈。他对自己“第三子”的地位很不满,发誓要和老大、老二决一雌雄。小小年纪的杨粲三就很有心计,特别留意商界中的事情,有时他的见解甚至超过了生意场中的老手,被杨文光视为“天生是块做生意的料”。
    针对子侄们的天赋和爱好,杨文光从小就将长子杨寿宇,三子杨粲三,侄儿杨与九、杨仲晖等送进商号学徒;将抱负不凡而又宜于培养的次子杨希仲、五子杨季谦、侄儿杨芷芬等送往日本、美国留学。
    这样,杨氏家族成员中,既有学习中国传统经商之道的传统型人才,又有学习西方现代管理经验的现代型商人。中西文化在杨氏家族中交融、碰撞,既有利于杨氏家族事业的发展,也在杨氏家族内部播下了纷争的种子。
    杨粲三饱受经商的熏陶,颇具经商的天分。
    据有关文章记述,在杨粲三周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道喜,杨家照例摆了喜筵,并举行了“抓周”仪式。
    刚满周岁的杨粲三穿好新衣被抱到堂屋中的桌子上。他面前的漆盘里,摆着书、笔、剪刀、算盘、点心、水果等,让他挑选。
    家人和客人们都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小小的杨粲三会抓什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杨粲三一把抓起了算盘,两只小手还在算盘珠子上来回地拨了几下。
    杨文光见状大喜,忙将儿子抱起来亲了又亲。众人也都啧啧称奇。杨文光想,儿子“天生是块做生意的料!”是老天使他后继有人了。
    从此以后,杨文光对杨粲三也着意培养。
    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