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尽心》上下两篇,对于仁的涵义会有更深切的领会的。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 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 接着他讲:“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他说一个人去了“仁”字,就没有中心思想。 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 如文学高的,不过是一个才子风流而已,知识渊博的不过是一个才人而已。 所以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就没有中心思想,既没有中心思想,靠什么成名呢?所以做学问的人,“无终食之间违仁”
,就是说没有在一顿饭那样短的
203
091论 语 别 裁
时间违背了仁的境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 这句话是说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靠仁;倒楣的时候不颓丧,不感觉到环境的压迫,也靠这“仁”的修养而安然处之。 换句话说,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兼收并蓄见仁心
因此他说明达到仁的修养: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他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那个不仁的人,看不起那个不仁的人。 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看,他是说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爱好道德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呢?一个爱好“仁”道而有道德的人,当然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实在很难得;可是,他如果讨厌不仁的人,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 但有些人的看法,就不一样了,宋儒的解释,认为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 这样一来,宋代以后的儒家,意见纷争,越来越多。 我们看《论语》的原文,并不是
204
里 仁 第 四191
这样解释。 因为接着下面就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 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 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 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联想到别人。 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下面跟着是讲“仁”的用:“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这是他假设的话。 他是说,仁是很难的修养,人本来有爱人之心。 我们观察一个幼儿,同情人家的时候特别多,后来渐渐长大了,心里的厌恶也越大,仁心就不能够发挥。 所以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 假使有,他仁的修养必然很高超。 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 但是他又补充一句,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这篇从开头的一节,到这里为止,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讲了仁的体用之后,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05
291论 语 别 裁
孔子说人的毛病,各于其党。 这个“党”不要以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为政党之“党”。古人所讲的党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 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 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 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了知生死不相关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就有两个研究了。 前面曾提到过,在《述而》里头,孔子真正的学问精神是讲“仁”
,他的根基则在于“道”。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 那么这个“道”是什么道?这是很难讲得清楚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来了,我们前面稍微提过,研究上古时代的“道”字与“天”字,都有几个意思。 同样是个道字,用处不同,有时“道”是代表形而上的所谓本体,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指那个本体。
206
里 仁 第 四391
“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
,但毕竟不是平常的假设可以表达得出。就在这两句话中,三个同样的道字,意义都不同。 中国文字有假借用的。 碰到这些问题就很讨厌。 例如“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有时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则、原则、守则,如治道。 又如《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因为军事思想是活动的,用兵是不厌其诈的,一切为了打胜仗,这个“道”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又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时候是道路的道,一条路叫作道。 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是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那么孔子在这里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形而上的那个道,还是形而下的那个心性的法则呢?无法定论,这个问题很大。 在本篇里,后面有孔子对曾子传道的话,到那时再来研究,可以连贯起来解释的。 如果在本篇来讲: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 所以他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富贵不淫贫贱乐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个“道”
,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 一个人如果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
207
491论 语 别 裁
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 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讲到仁的用世,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无适也”
是说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发多大的财,作多大的官。 虽然这样没有成见,也不是样样都可以。“无莫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应该走哪一条路呢?
“义之与比”
,义就是仁的用,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以义作比对。 推之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是讲仁的修养条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野。 他说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 古时的土地,相当现代的财富。 有钱就是好的,小人想念的都是财富、利益。“君子怀刑”
,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 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法律也是一样,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 所以要有道德作基础,才能补救法律之不
208
里 仁 第 四591
足,因此君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