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在欧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话说,我马上开始搬沙。

    邻居海蒂看到了这一幕,笑眯眯地说:

    “你可领教到咱德国人的一板一眼了?!去年夏天,我们院子里苹果树枝长得
太盛,枝叶隔墙伸到人行道上去了,没注意剪它,路人就打电话到派出所去告状了!”

    对门的考夫曼太太兴致高昂地说:

    “瑞士人比咱德国人更要命。我们不是在早晨起床之后,都会把被褥披在窗台
上晒晒太阳、透透空气吗?哈,在瑞士呀,过了早上十一点,如果你的被子还挂在
窗口,就免不了有人打电话给警察了哩!打电话的老女人,不但认为你懒,而且觉
得你的被子乱了社会条理,严重得很哩。”

    夏天,我们到亚洲去了两个月,回来时,发觉院子里的苹果树已经结实累累,
池塘里的莲花早已谢了又开,开了又谢。草坪长满了野花野草,蜜蜂闹烘烘的,好
像载不动躯体里沉甸甸的蜜,不断坠进人的酒杯里去。

    木墙外的人行道上,野草一簇一簇地从砖缝中愤然昂起,迎着阳光,显得特别
油绿,有的还开着黄色的小花。

    那条小道,因此很有一种颓弃阑珊的情趣。

    门铃响了,打开门,是个制服整齐的警察。

    “您是这儿的房主吗?”

    “是的。”

    “有件事情想拜托拜托您。”他合掌,作出恳求的姿态。

    奇怪了,我想,是乡里要借用我们的家做什么事吗?有什么恳求如此慎重?

    “麻烦您到这儿来看看好吗?”他挥挥手。

    我们站在那条我认为颓废又美丽的人行道上,石隙里的小黄花在风里摇曳。

    “拜托拜托,”他说,“您能在下星期之前将这条路清铲干净吗?铺在地上的
松针也得清走。还有,不只这段人行道是你们的责任,从人行道缘往马路伸进的一
点五公尺路面,住户也都有义务清扫。拜托拜托。”

    上车前,他再加重语气:

    “下星期我可得来检查哦!可别等着罚款啦!”

    周末,邻居看见我们一家三口在人行道上拔草、扫地、剪树枝。扫把、畚箕、
剪刀,散置一地。四岁的孩子拔了草之后,正目不转睛地研究石隙里的蚂蚁。

    施密特太太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瓶子,“用拔的您们要拔到哪一天?您看,
有这种除草药水,很有效呢!”她举着小瓶子,“混在水里,浇在路面上,就不会
再生野草,一年一次就行了!”

    我知道毒药的妙用,可是毒药流进土地,渗进地下水,对自然环境没什么好处,
而且,我喜欢拔草,晒晒太阳,未尝不是种享受。

    蒲公英的根生得很深,拔不出来。

    施密特太太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说:

    “一定是五号那家老夫妇去告状的,老人家最吹毛求疵了。”

    一会儿,考夫曼太太提着菜篮子晃过来:“好辛苦啊!”

    她看看四周,悄声说:

    “一定是施密特太太打电话给警察的,他们看起来就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人!”

    海蒂搁下脚踏车,漫步过来,笑着说:“德国人就是这样,讨厌天下太平静了,
所以鸡毛蒜皮都看成天大的事。你可别太放在心上!”

    放在心上?

    我纵声笑了,邻居的善意安慰令我忍俊不住,他们何从知道,在我来到这“讨
厌的”、“一板一眼”的德国之前,我住在一个多么不一样的社会呢?!

    我曾经多么盼望警察的来到。红砖人行道上,突然摆起了面摊。老板娘手脚利
落地撑起布篷、架起桌椅板凳,老板开始洗锅洗碗洗菜。客人欣然入座,先吃面、
继之喝酒,继之划拳唱歌,继之口角打群架,老板把唱机开到最大音响,培养气氛,
我们在屋里挣扎睡着,等待天亮。

    油腻和烟火终于使人行道上的红砖变成黑酱色,鞋子踩过往往就黏在地面,不
能拔脚。有一天,大概有人和面摊老板取得了协议。那个傍晚,面摊没有搭起来。
倒是来了许多工人,七手八脚地搭起了一个大帐篷,占据了整个人行道,还有半边
行车的大马路。

    有人要办丧事了。

    供着死者照片的道场布置起来了,摇着铃的道士、唱着佛的和尚、吹着唢呐的
中乐队、打着大鼓的西乐队、对着麦克风嘶喊的“白衣孝女何秀子”,还有那受雇
而来五人一组的“五子哭母”公司哭成一团,还有那脸上涂了白粉不知是男是女的
人。边唱边扭腰

    日日夜夜,在我们的人行道上。

    我曾经多么盼望警察的到来。那个时候,我是那个令人“讨厌”的、“一板一
眼”的女人,打电话到警察局去告状,耳边还有忘了取出的耳塞。偶尔,警察因为
不堪其烦而来,总带着谴责的眼光看着我:“摊贩都是可怜人,为了生存,没办法
啦!你也要同情同情嘛!”或者:“作丧事,中国人情嘛,反正丧事也不会天天有,
忍一忍就好了。”

    当然,我实在也不太有抱怨的权利,只是一个房子外边的人行道罢了;我知道,
有人在买了新公寓之后,发觉楼下人家突然变成一家铁工厂,电焊器和打铁机每天
激炸着金属摩擦相撞敲打的巨声,也有人突然注意到隔壁紧邻每晚发出缠绵而不可
道人的呻吟声,门上已经挂出“按摩”的招牌,大人忧愁着不知怎么告诉年幼的孩
子“不要到隔壁去玩——”

    而同时,在我们大楼的顶楼空地,我发现有人运来了沙石水泥.正在建不知属
于谁的小屋,一栋又一栋奇怪,当初买卖契约中不是写明了:“顶楼空地由住
户共同使用”吗?

    拔掉最后一株固执的蒲公英,我们这段人行道就像整条街其他路段——样既整
齐又清洁了,只是失去了一点阑珊浪漫之意。往后的日子里,每个周末都是拔草的
日子。草,尤其是石隙里的野草,长得比日子的更迭还快。于是有一天,我也去买
了一个小瓶子。

    面对着六十公尺长的人行道,看见黄色的野花星星似地点缀着路面,我领悟到,
我从一个以任何理由都可以牺牲整洁和秩序的社会,来到一个为了整洁和秩序可以
牺牲许多东西的社会。“为了整齐,”我想,一边把小瓶子里的液体倒进水壶里搅
和:“下毒也在所不惜吧!”

    我开始浇水。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四日


                            我的手里有一块钱



                                   1



    雪天,莫斯科街头。泥泞沾满了长靴和裙摆。(听说莫斯科河结冻了。)街角
有堆破烂衣服——不对,是个满脸皱纹的女人缩蹲在那里,怀里搂着一团毛毯——
啊,毯子里露出一张一两岁小孩通红的脸。

    往大衣口袋里掏钱;柏格莫洛夫,他是莫斯科的年轻作家,拉着我大步地走开。

    “省省吧!”他说,“每一个角落都有,你打算给几次?你有能力给几次?莫
斯科很大呢!”

    走进地下道,在卖色情画刊的摊子和散发安那其主义传单的青年之间,又有一
个裹着一身破烂的女人——她把婴儿放在铺着报纸的地上。

    我的握着几张钞票的手,留在温暖的大衣口袋里,柏格莫洛夫说得不错,我有
能力给几次?

    我踏着大步跟着人潮往前走,虽然心里有一点莫名的不安。


                   ※      ※      ※      ※      ※


    台北火车站。这个穿球鞋的年轻人低声下气地说:

    “我的皮夹子被扒了,连回台中的车票都不见了,请借三百块钱”

    我睁大眼睛看着他,心里觉得强烈的痛苦:你为什么来测验我对人的信仰?给
了你钱,我会后悔,认为你不过是个不劳而获的骗徒,破坏了人间公平的原则,不
给你钱,我会后悔,责备自己污蔑了人性中无论如何都还存在的纯真。

    还不曾考虑定,买好票回来的朋友已经一把将我拉开,嫌恶地回头吆喝:“丢
脸!”

    我很快地被人潮淹没。


                   ※      ※      ※      ※      ※


    五月的德国,所有的树都迫不及待地开满了花。风一吹,细细碎碎的花瓣飘得
漫天漫地。端着一杯咖啡,坐到苹果树下。苹果正开得热闹。打开《国际先锋论坛
报》,头版正中就是一张照片:一个小女孩怀里抱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