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大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可鄙的谄媚。不过,当说双方棋力悬殊,我们也不愿见一方屡胜,给另一方带来太多的挫折感。这时可以采用让子的方法,譬如让一车或一马,甚至双车或双马,以求彼此旗鼓相当,寓有公平竞争的用意。

管理上,我们也体认人有欲望,才有管理的可能;否则什么管理方案,都将得不到适切的反应。但是,人有欲望,组织也有目标,于是人与人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势必有所竞争。我们希望机构互助,却也不反对公平的竞争。因为正当的竞争,才是促成进步的良好动力。“对内竞争,彼此不断改善而获得进步;对外联营,以求得国际间竞争力的提升”,应该是中国式管理努力的目标之一。

(四)组织精简。

中国历史,一向推崇汉代的行政管理。所谓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汉代的地方政府以县为单位,直到现在还没有改变。汉时县的上面是郡,郡的长官叫做太守,地位和当时中央政府的九卿平等。郡太守调到中央可以做九卿,再进一级就可以当三公;九卿放出来也做郡太守。汉代官级分得少,升转极为灵活,这是一大特色。

象棋分为红、黑两边,各有十六个成员,区分为帅(将)、仕(士)、相(象)、俥(车)、傌(马)、炮(包)、兵(卒)七种等级,组织十分精简。

中国人的组织,最喜欢采用“兄弟会”的型态。其最主要的特色,即在精简有效。当然,在初创时期,也可以采取“父子帮”的组织,父亲带领着几个儿子,一面教导,一面经营;待儿女长大之后,父亲退居顾问的位置,还是兄弟会组织。不过中国人的兄弟会,并不拘泥于兄弟的名分,也不必然都要仿效三国时代刘、关、张的桃园三结义。它的精神在于组织成员之间的如兄如弟。

彼此的关系,原本或许只是乡亲、朋友、同学,甚至根本就是互不相识的陌生者,如今既然以兄弟会的精神来组织,就应该赋以兄弟的实,做到“兄兄弟弟”,滋生出家族式的亲密关系。为了确保彼此能够如手如足,势须贯彻精兵主义,组织成员,重质不重量,在精不在多。精兵主义一方面要求适才适所,精简业务;一方面也要简化组织,减少层级,以符合现代化“压扁式”组织的精神。

(五)各施所长。

孔子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便是宣导大家不要彼此干扰,或者互为对手制造问题。相反地,大家放手让在位的人,好好地去发挥他的长才。当然,在其位的人,也应该切实做好分内的工作,才不致造成“尸位素餐”的不良现象。要能够“各施所长”,必须先了解各人的长处。因为人的知性不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此所以孔子肯定“仲田可以让他管一个能出千辆兵车的国家的军政;冉求可以做一个有千户人家的邑的宰,或者做一个能出百辆兵车的家的家宰;公西赤可以让他穿著礼服站在朝廷上和外宾周旋”,而“冉雍这个人,则可以居于君长的位置”。

象棋的车,可以纵向或横向直走,对方任何阻碍,不论其职级高低,悉数可以逐而食之。马跳日,无论东、南、西、北那一个方向,只要舒展得开,马腿不被蹩住,便可以耀武扬威,奋力克敌。包能够翻越障碍,攻击对方。士斜行;象飞田;卒只能进不得后退,过河以后还可以横着走;惟独将必须深居宫中,顶多左、右、上、下踱踱方步。各有所长,而又得以各施所长。

这种精神,应用到中国式管理,便是要求成员在修己安人的过程中,都要人尽其才。同时在此之先,必须人有其才。任何职位,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再不引人注目,都不能随便找个人填填位置,应付一下。因为不具备这方面才能的人,不但不会了解其中的奥秘。而且外行人往往自认有自己的一套,例如相飞田却飞到对方的境域里去,弄得整个制度大乱,竟然沾沾自喜,认为自己飞得远,表现得出色,而不知已经坏了大局?但是,一旦人有其才,即应该知人善任,秉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让他放手去做,才能人尽其才。所以千万不要处处防弊重于兴利,讲求制衡,使其无法各施所长。

(六)互依互赖。

中国的伦理,使所有中国人,结成一个硕大的互依互赖网。孔子的“连带责任主义”,更使得我们彼此之间,息息相关,互相依存。互依互赖的正确意义,是互助而非倚赖。例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的义务,即系乙的权利;同时乙的义务,亦即甲的权利”,互相消而又互相益,便是互助。推而至于分工合作,成为更复杂的互助。不幸我国旧社会误认为互依互赖即可以趁机依赖他人,因而依赖的风气甚盛。礼记王制说:“愈、聋、跛、繴、断者、侏儒,各以其器食之。”废疾的人,都要尽力以一艺一技来自赡,那些无所事事而依赖他人生活的,包括各种机构的冗员、呆人,实在是应该引以为耻的。

象棋的十六个成员,各自可以独立作战,不必也不能依赖他人。但是它们之间,却是互助合作的。车固然可以保护马,马也可以“看”住车,不让它平白遭受对方的攻击。士、象当然是将的心腹,随时要保护着。然而紧急时期,当士或象在将的行宫里受到袭击时,将也可以给予适当的维系,甚至奋勇地挫败来犯的敌人。卒的威力较小,而在适当的场合,照样可以攻死对方的帅。

或者保护自己的车、马、包,依然有其发挥互助能力的时刻。

互依互赖的精神,使得中国式管理,把员工视为部属,意思是“属于老板的一部分”,做到孟子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如手如足,当然不肯任意解雇、撤职,随便砍断自己的手脚。互依互赖的基础,则是集体努力和共同责任。管理者明白“红花亦需绿叶来陪衬”的道理,体认任何事业,都不是个人独力所能够完成的,有赖于同仁的互助合作,因而致力于加强这些“伦常之网”中各个“依存者”的“共识”,唤起大家“合则彼此有利,分则大家倒霉”的意识。共同努力,一起来担负责任,才能共策共力,达到真正互依互赖的境界。

管理应发挥的十二特色(2)(七)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无为思想在管理方面的应用。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不只是一套理论,而且在汉初曾经实际施行过。传统的无为而治思想,有两个值得注意的要点:一是主张管理者无为,然后才能运用众智、众力;一是主张不扰民。无为很容易被误解为“什么都要否定”的虚无主义,所以老、庄又进一步说“无为而无不为”,用“无不为”来肯定“无为”的功效。孔子也主张无为而治,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不过孔子宣导由有为而无为,在过程上与老、庄有所不同。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使中国人在领导上“集团性”更重于“英雄性”,到了“好象不见英雄性”的地步。例如楚汉之争,项羽显然带有英雄性,而刘邦像似没有英雄性,结果刘邦能得天下,项羽却自刎而亡。我们从民间普遍流传的西游记由唐三藏领导,不由孙悟空带头;三国演义刘备领导更具英雄性的关公、张飞、赵子龙;水浒传不以林冲、武松这些十足的英雄人物为首领,却推举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宋江来领导,便可以体会中国人在这一方面的心思了。

下棋的时候,经常有人警告:“当心他的马。”称赞“他的车十分厉害”,或者激赏“好威风的连环炮”。我们从来未曾听说:“他的老将好厉害。”当然也一直没有人赞美过“好能干的帅”。诚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的象棋,车、马、包、士、相、兵,都各有各用,而车、马、包又更有英雄性。

但一最高将帅,独无用,让一切有用的来保护它这无用的,岂不即是一项游戏,亦十足表现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吗?”在领导上,我们也希望管理者能够体认胡适先生,当年形容美国艾森豪威尔威尔总统“无智,故能使众智;无能,故能使众能;无为,故能使众为”的道理,尽量无为而治。吕氏春秋记载齐桓公在位时,遇有部属提出问题,他总是说:“去问管仲吧!”部属听得多了,打趣他说:“这样的国君,可真轻松啊!”桓公说:“我找到了有能力的管仲,而又能够信任他,所以才能如此轻松。”然后他又加强语气地说:“不然,我这个国君就难当了。”做一个有眼光、有担当、能容人、敢用人的管理者,难道不是使自己有时间得以从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