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船队一同到了中国。
郑和的第4次远航,横渡印度洋,开辟了新的航线,进一步扩大了通商贸易的范围。朱棣看到郑和带回的香料和象牙非常高兴,希望能更多地获得这些物品,便命郑和再次出访。
1417年5月,郑和第5次出航。这次,他的航向更远了,到达了阿丹、剌撒(今也门)及非洲东部,把贸易范围扩大到了阿拉伯海沿岸地区。回国时,有十几个国家的皇室人员和使者跟随郑和的船队到中国访问。
1421年春天,为了护送随郑和来中国访问的十几名外国使者回国,明成祖朱棣又派遣郑和等带着国书和大批礼物6下西洋。郑和率船队远航到达东非一些国家,用中国货物换取了不少象牙、香料以及罕见的珍奇动物,如卜剌哇国的马哈兽、花福鹿、麂和犀牛,竹步国的非洲狮、金钱豹等。回国时,横渡印度洋,遍访锡兰、苏门答剌、阿鲁、马六甲、榜葛剌(今孟加拉)等国。
郑和第6次下西洋归来后,于1424年奉命出使过旧港。原来,郑和第1次下西洋时到过旧港,在打击横行旧港的恶霸陈祖义的战斗中,曾得到一个华侨施进卿的帮助。后来,施进卿被推为当地酋长,明成祖封他为宣慰使。
施进卿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施济孙请求承袭父职。明朝皇帝答应了这个请求,派郑和前往旧港,赐给施济孙官服及银樱当郑和出使旧港归国时,明成祖朱棣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明仁宗对宝船远航西洋没有热情,接受了有人提出的停止下西洋的建议,命令下西洋的宝船全部停航,各处正在建造的宝船也全部停工。这时,明朝的京都已是北京,南京成为陪都。明仁宗命郑和带领下西洋的官兵守备南京,在福建及太仓等处停泊的宝船也全部开到南京。
岁月流逝,郑和在南京度过了6年的守备生涯。由于停止下西洋,西洋许多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渐渐疏远,有的中断了往来,海外贸易也不景气。明宣宗这时又下达了要郑和再下西洋的命令。
已经进入晚年的郑和接到命令感慨不已。看到他满头白发,年已60,许多人担心他担当不起远航的重任。然而,郑和壮心不已,欣然接受第7次下西洋的任务。他积极物色人才,准备船只和物资。参加这次远航的人数达到了27550人。
1431年1月,郑和船队在南京龙湾(今下关)出发,沿江而下到苏州刘家港停泊。刘家港是郑和首次远航的始发港。当地百姓见了郑和船队,个个兴奋,沉默了多年的港口又喧闹起来。
2月,北方仍是冰雪覆盖,地处江南的刘家港则已严冬过去,春意初露。
60多艘海船组成的船队像首航西洋时那样,将从这里起航。郑和虽已年高,精神却不减当年。他威武地站在船头,挥手向祖国,向父老告别,率领长长的船队扬帆南下。
一路上,船队遍访了曾经到达过的国家,进行贸易和友好访问。船队穿过曼德海峡后又沿红海北上,访问了一个以前未曾到过的国家——天方国(今沙特阿拉伯境内)。
红海是分隔亚洲和非洲的一条狭长海峡,形状奇特,海水颜色也与众不同,呈微红色。
位于红海岸边的天方国是一个伊斯兰教大国。天方国的京城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每个穆斯林都要到这里来朝觐,所以麦加城总是人山人海,朝觐和贸易的人络绎不绝。城里有许多大清真寺,雄伟壮丽,形状像多层大宝塔,用各色彩石砌成,用沉香木做梁和顶,寺内馨香缭绕,信徒们在虔诚祈祷。郑和一行也到麦加城朝觐,还进行了一大宗货物交换,然后告别天方国,到了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据说,现在蒙巴萨附近的荒林里,还有几座中国人住过的古屋。
1433年三四月间,在西洋各地访问的船只都到马六甲集中,在那里整理和装载货物,等候顺风起航的日子。船队于7月顺利回到南京。
郑和船队下西洋历时近30年,访问了30多个国家,他是中国横渡印度洋,打通中国到波斯湾、阿拉伯、红海及东非航路的第一人。郑和把所经历的航线一一作了记录,由后人绘成《郑和航海图》传世,上面记有航向、方位、航程、停泊地点、暗礁浅滩、港口等,是我国最早的一份远洋航海地图,为后人航行太平洋和印度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人类首登8000米高峰
人类首次登上的8000米以上的山峰是哪座?登上的是哪国人?他们又是怎样登上这座高峰的?
1950年4月7日,法国登山队抵达印度、尼泊尔边境的城镇纳乌丹瓦,雇佣了150名夏尔巴人作搬运工。这支法国登山队全部食品和装备的总重量仅为3吨,加上其他炊事用具及燃料等共为6吨。而当时其他国家相同规模的登山队的物质至少13~15吨。装备重量的减轻,是法国人对高山探险的一个大贡献。
5月15日他们在安I峰下建起基地营。23日,队长埃尔佐和队员拉什耐尔攀登到5900米高度,并设立了2号营地,随后,登山队的其他成员也到达了2号营地。在这里,大雪不断,而上面的浮雪又厚又湿,危险性很大,只好在营地中等待了1个星期,直到5月31日才上到6500米的高度,设立了3号营地。
6月2日,埃尔佐和拉什耐尔2人在两名夏尔巴人的支援下登达7400米,建起了4号营地。但他们仅带了一顶供2人使用的小帐篷,两名夏尔巴人只好下山了。
6月3日,晴空万里,他们置生死不顾,没有使用绳索保护,轮流在前面开路。到7800米处,拉什耐尔感到左脚不是自己的了,随后,两只脚都难以挪动。但他俩咬紧牙关坚持前进。在下午6时15分,经过12个小时的拼搏,终于登上了世界第10高峰——海拔8091米的安I峰,写下了人类高山探险史上新的一页!
他俩在顶峰上停留了20分钟后,开始下撤。这时风很大,天也黑了,加上体力消耗很大和冻伤,他们越走越吃力,终于在离4号营地(海拔7400米)还有150米处时,精疲力尽而倒在雪地中,连嘶哑的声音也发不出来,默默地祈求着上帝的保佑。
6月4日清晨4时,预备向顶峰突击的法国队员雷彼发和泰利在手电筒的光束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埃尔佐和拉什耐尔,他们在海拔7550米的冰山雪峰上已经倒下了近10个小时。为了同伴的生命安全,雷彼发和泰利毅然放弃了登顶的机会,将埃尔佐和拉什耐尔送回安I峰下的基地营。
回到法国后,拉什耐尔被截去了双脚,于1955年去世;埃尔佐全部手指和脚趾也因冻伤坏死而做了截肢手术,1964年他出任法国青年体育部部长。
法国人首次登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标志着一个登山新时代的开始。此后,登山家就把攀登地球上全部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在科学研究上,在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自这以后的14年到1964年为止,人类已经登上了14座高峰。开拓者的功绩是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的!
攀登世界第15高峰
世界上位居第1到第14的高峰都是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14座高峰从1950年6月~1964年5月的14年时间,全部被山地探险家一一征服了。
然而,这第15高峰——南迦巴瓦峰却一直未有人问津。原因有两个:一是世界的大部分山地探险家都把攀登8000米以上的山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二是南峰的攀登难度大。南峰难以攀登有3个因素:一是攀登的垂直和水平距离长。二是南峰北靠高原,南临印度平原,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控制着这里,降水丰富,形成了频繁而强烈的雪崩,给登顶带来极大的困难。三是处女峰。
南迦巴瓦峰在我国的领土上,登上其顶峰是显示我们民族英雄气概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从1960年起,我国的登山健儿就不断做出努力。1960年,西藏女子登山队对它进行了侦察,到达了5000米的高度。1982年和1983年,中国登山队和中国科考队对南峰进行了再次侦察。1984年中国登山队向南峰正式冲刺,由于频繁的雪崩只登上了南迦巴瓦峰的卫峰——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1991年10~11月,中日两国登山队又一次向南峰的顶峰攀登。
这次登山所建立的营地和海拔高度如下,C代表营地,C2即2号营地。
登山大本营3520米
C24100米
C35650米
C46200米(位于风口)
C56580米
C66700米(突击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