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找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海湾,将其命名为“长城”湾,决定在此建立中国的第一个南极常年考察站。
29日,考察队开始从船上卸货。31日,考察站进行奠基。然而,南极开始就给这些新到的中国人送来了“贺礼”:狂风开始大作,白浪像山似地涌来,汹涌的带着冰凌的潮水扑向长城湾。顷刻间,潮水把已经卸上海滩的物资全部淹没,海滩上能见度也骤然降低,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但是他们还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坚韧在舍命工作。他们驾着满载的小艇,不知饥困,眼睛熬得通红,冒着凛冽风雪紧张施工。1985年2月20日,考察站终于正式落成。
这就是中国的“长城”站。他们还把该站北面的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湖命名为“西湖”。“长城”站离北京1。7502万公里,它的天文坐标为西经58°57′51。9″、南纬62°15′59。3″。
在陆上考察队建“长城”站的同时,“向阳红10”号于1985年1月19日离开民防湾,驶向冰山密集的南大洋,进行科学考察,该船于1月24日进入南极圈,它于是成为中国第一艘闯入极圈的考察船。2月8日,大洋考察队完成了最后一个项目,开始掉头北返,于17日回到乔治岛的民防湾。
2月28日,“向阳红10”号和“J121”号留下8名越冬队员,启程返航,到4月5日安抵上海港。
由于中国在南极有了常年考察站,所以于该年10月,中国成了《南极条约》协商国。
而于此前,张坤诚和高钦泉于1985年1月10日成为第一批踏上南极点的中国人。
“长城”站经过中国第二次、第三次及第四次南极考察队的扩建、完善,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基地。但由于它位于南极圈外,离南极半岛尚有120公里,所以它也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无法对南极大陆作更有价值的研究。
于是中国决定在东南极建立第二个常年考察站。
这次新的南极远征,仍由陈德鸿任总指挥,郭琨任考察队长,但运载船则由“极地”号担任。它具有两层船体,有相当的极海抗冰能力,据试航表明,它的性能良好。经过充分准备后,“极地”号于1988年11月20日从青岛起航,17天后,便抵达了澳大利亚的霍巴特港。稍作停顿,便向南极大陆的普里兹湾进发。
“极地”号刚驶进西风带,就遇上了可怕的强旋气。“极地”号尽管有万吨以上,但仍然显得无能为力,时而被托上浪尖,时而又被推入波谷。一排排狂浪越过10米高的驾驶室扑向船尾,这时船看上去很像一艘巨大的潜艇。4天之后,“极地”号终于跨过了南纬60°,把西风带抛到了后面。
12月18日,“极地”号在东经101°32′、南纬69°22′处进入浮冰区,越往南浮冰越密集。到了21日,90%的海面为浮冰覆盖。面对如此密布的海冰,为了寻找通道,船载直升机先后6次起飞,为船导航。这时,大片大片的浮冰随着海流,直冲船体,发出令人胆颤的撞击声。到最后,“极地”号只能以一节的速度缓慢行进。经过5天迂回曲折的航行,它终于在12月23日下午抵达普里兹湾。
当考察队员看到南极大陆裸露的崖岸和远处连绵起伏的拉斯曼丘陵地时,其兴奋心情溢于言表。但是“极地”号无法靠岸。8公里宽、2米厚的陆缘冰横亘在船只和海岸之间。因为航程为流冰所耽搁,他们已失去了不少时间,现在又无法及时卸货,个个忧心如焚。时间继续流逝,直到1989年1月14日22时,“极地”号才到达离预定登陆点的400米处。这里水深30米,而不远处的大陆冰盖厚度则为1800米。
但是,正当“极地”号准备用小艇卸运物资时,冰情突变,接连发生了罕见的特大冰崩,使船再次陷入困境。第一次冰崩点距船仅1公里,它是在船到达3小时后发生的;一个小时后,又遭到了第二次冰崩的袭击,距船约3公里;再过一个半小时,第三次冰崩又发生了,这次距船约4。5公里。3次冰崩的断面长度为3。5公里,崩落的冰盖激起几十米高的巨浪,推动冰山向“极地”号撞来,其态势极为可怖。
“极地”号连忙启锚,作机动规避。但终于躲闪不及,船体发出一声巨大的响声,船首几乎被浮冰撞出个1平方米左右的大洞。接着,冰山和碎冰块排山倒海般地涌来。。“极地”号并未被撞翻,但它的四周俱为流冰所封死。陈德鸿立即作了应急措施,用直升机把40名考察队员运到陆地上,分别安置在附近的前苏联“进步”站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里;同时他决定:如果“极地”号最终被困冰海,全体队员就都在南极越冬。
1月17日及18日,“极地”号左侧又发生了3次冰崩,但有惊无险。
就在“极地”号进退两难的时候,冰情意外地发生了新的转机,在船的前方,两座冰山漂浮的速度不一,中间出现了豁口。陈德鸿当机立断,下令“极地”号铤而走险,冲出豁口。结果转危为安,1月21日,“极地”号摆脱了冰的围困,来到了宽阔的水域。
他们很快地找到了新的登陆点。这些忘我的中国人拚命地干活,以15天时间,把67个集装箱和3个大油罐从“极地”号运到岸上。接着又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到1989年2月26日,建起一个面积为1654平方米的常年考察基地。
中国人以国民革命的伟大先躯的名字来命名该考察站——“中山”站。
它是中国在南极大陆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距北京1。2553万公里,离乔治岛上的“长城”站为4986公里。
2月27日,“极地”号启锚返航。于4月10日回到青岛。而留在中山站的站长高钦泉和其他19名队员,成了第一批有组织地在南极越冬的中国人。
另外在1983年,应新西兰邀请,李华梅有幸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妇女。
徒步横穿南极
1986年4月,正值北极的春天,法国探险家路易·艾蒂安在单人徒步前往北极的途中,迎面正好遇见徒步到北极返回的美国人威尔·斯迪戈。他们有共同的兴趣,为人也都豪爽,所以谈话十分投机,在酒酣饭饱之际,竟然产生了相同的设想:下一个目标是徒步横穿南极。同年10月,他们两人再次重聚在美国纽约,商定了初步的别出心裁的探险方案:美国、前苏联、中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各派遣一名队员,参加1989年的徒步横穿南极的行动,路线为南极半岛—文森峰—南极点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东南极高原—前苏联的东方站,终点为前苏联的和平站。
1989年7月25日,六国横穿队按计划来到乔治岛,下榻在中国的“长城”站。探险队的6名队员除美国的斯迪戈队长外,其他几位是法国的艾蒂安、前苏联的维克多·波亚尔斯基、中国的秦大河、日本的舟津桂三和英国的杰弗·萨默尔。同他们一起参加探险的,还有41条在英雄时代大显身手的爱斯基摩狗,它们将是这次徒步探险的得力助手。
7月28日,徒步横穿队从南极半岛拉尔森冰架北端的海豹冰原驾着雪橇正式踏上征程。从此,揭开了南极探险史的新的一页,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由西向东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而以往的南极横穿活动是由南到北,相对距离要短,何况使用的是电动雪橇。
他们出师并不顺利,计划每天走10小时,每小时5公里,但由于队员们暂时不适应滑雪板,所以速度缓慢。尤其是秦大河,别说滑雪,甚至连滑雪板都没见过,每天只好徒步跟着雪橇小跑,再加上他戴了副近视镜,目力不好,时常被冰裂绊跤。所以他们头6天才走了100公里。8月4日,暴风雪“款待”了他们,使他们为此休息了两天。风雪过后,他们继续前行。但好景不长,只走了一天,狗拉着雪橇在下一个冰坡时,速度失控而把两架雪橇翻倒,其中一架主梁断裂,他们又耽误了一天的行期。
这时秦大河已经学会了滑雪,虽然依旧战战颤颤,但毕竟跟得上队伍了,所以行进速度明显加快。到8月11日,他们前进了24公里,13日则达28公里;他们于12日跨过了南极圈。到了这里之后,环境更加险恶,沿途都是难以预测的冰融洞。它们表面看不出来,与冰原无异,其实仅是一层薄冰覆住下面的空洞。这些洞有的深达40~50米。因此他们用绳把人串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前进。8月25日,3条拉雪橇的狗掉进了冰洞,在半空中大吠大叫。
人们赶去把其中两条拖了上来,而另一条则在挣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