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备的阵营中,君臣关系、将帅关系之融洽,是中外历史上少见的。早至刘备访诸葛亮,有如鱼得水之感;晚到白帝城托孤,有死而无憾之叹。刘备集团是三国所有争霸势力中内部团结得最紧密的一个集团,这一集团之所以由无到有,由弱至强,与深交原则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结果,实质上与刘备善于运用深浅韬 略的素养有关。刘备与庞统等率军进军益州,庞统提供了三大对策,刘备取其中策,就是基于深浅韬略。尽管刘备的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能反映他本人的决策思想,得人心之浅而行动目的之深是相矛盾的,有风险的。刘备的退出襄樊,进兵江陵过程,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基调。至于董卓之用吕布,曹操之逼荀彧,孙 权之责陆逊;袁术之待孙策,刘表之遇刘备……则表现了很大的失误,当然,造成后果也是严重的。
三国韬略家吸收了古人的深密、深藏思想,保障了重大决策的胜利前提。荀彧的奇策密谋,贾诩的藏而不露,邴原的隐夺君意,周鲂的密不透风以及无数类似的史实,具体地、多方面地继承、丰富了古人的深藏思想。深藏原则的运用在三国时代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堵绝了间谍之路,赢得了变化的主动,弥补了己方的缺陷,营造了虚张的声势。以弱胜强,以小击大,以寡敌众的胜利,无一能离开深密原则的执行。
深浅韬略在实践上的运用程式是,以深击浅,以深对深,变幻深浅,深入浅出。
孙坚大败董卓、曹操入主兖州、周鲂击获彭绮、司马师扑杀李丰、魏平诸葛诞等事件,胜利的一方无不运用以深击浅的深浅韬略原则。
每当有关双方都能发挥智囊决策之时,都能正确运用深浅韬略之际,一方改变另一方的唯一办法,就是以深对深。韬略家与决策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这一类型,这是内部双方的一种以深对深。至于外部,刘备从曹操、袁绍阵营中脱离,诸葛亮动员孙权主战,即是成功的例子。
至于深浅变幻,在高明的韬略家手中,更是运用自如。贾诩的人生经历,择主态度;荀彧、许攸的弃暗投明,改弦更张;张松、法正的易帜;曹操、司马懿的密谋……都表现了深浅形迹与手法的变幻。
而深入浅出则表现了韬略家的从容和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天下大事成于细,天下难事成于易,细与易是向着大与难的方向,浅是为了完成和实现深层的计划。曹、刘、孙三大集团的发展过程,即是深入浅出,由浅致深的过程。
三国时期,深浅韬略也充分体现在韬略家的个人素养上,其中深沉如曹操、司马懿,深思如诸葛亮、荀彧,深邃如高堂隆、谯周,深奥如程昱、贾诩、郭嘉…… 他们对于历史、典籍、现实、未来的那种深入思考和深切体察,表明深浅韬略作为行动的准则,已化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灵魂深处之中。
挟雷霆而行:攻守论
攻与守,就是战争中的进攻与防御。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韬略人才辈出,攻守的理论也有长足的发展。
从攻的角度而论,三国韬略家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状态,攻的方式、内容、形态、途径都有了全新的尝试。
两军相抗,基于实力的拼搏,力攻是战争的基本内容,是取胜的前提与保障。各大军事集团无不想方设法增强实力。扩大兵员,以便进行正面的打击。但三国时代的心攻,却别具特色,与力攻相辅相成,在某些时候,甚至比力攻更富成效。因为人们认识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志·马良传》注引《襄阳记》)郑浑在平乱中,发动百姓,以牙还牙,教育匪民,立功赎罪,广开降路,孤立梁兴。强大的心攻威力,使匪首梁兴的部下逃亡殆尽,在夏侯渊和豫章郡兵的打击下,梁兴终于被杀,匪患荡平。张辽以病危之躯、远征东吴。以其威名,使吴军闻风丧胆。实际上,曹丕命张辽南征,采用的是一套攻心韬略。田豫在南阳太守任上,以攻心之法,使囚犯效力,以致盗贼解体,郡内清静。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攻心为上,采用的是马谡和抚怀柔、征服其心的策略。笼络各族豪帅,使各族自治,征其强壮者为兵,取其贡赋,弥补蜀汉财政。攻心政策的成功,使得蜀汉在北部边境对魏作战能够全力以赴。张嶷执行诸葛亮的南中策略,恩威并施,攻心为上,成功地解决了越嶲郡少数民族反叛事件。
与力攻、心攻形态相接近的是战攻、势攻。通过作战形式达到既定目标是三国时期显著特点,因为外交途径、政治途径都不起作用了,只有诉诸武力。一旦武力十分强大,各方面又占有绝对优势时,势攻就成为可能。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均十分成功地运用过势攻。在强大的声势面前,敌手或缴械投降,或落荒而逃,或化敌为友,或跪迎称臣。曹操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利用军事上的强大,政治上的主动,以顺击逆,事半功倍。刘备攻入益州,刘璋不战而降,前提就是刘备击斩刘璋干将,长驱直入,声势显赫。刘璋感到大势已去,只有投降。关羽挟势而攻,大破曹军。西晋顺江而下,多路出击,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吴国很快被剿灭。三国时代,攻战之际,常常发挥势攻的作用,所谓“传檄而定”,就是以势攻人。势攻的前提和条件是战功,否则势亦不成,功也不立。
火攻与水攻的方式,在三国时期得到充分的运用。三国时期几次重大战投中,都曾巧妙地运用过火攻。皇甫嵩利用火攻,以弱胜强,摧毁了波才黄巾军,使黄巾军死亡数万人。官渡之战,曹操两次袭击和焚烧了袁绍的军粮军草,捣毁了袁绍的后方基地乌巢,釜底抽薪,使袁军由此走向崩溃。曹操统一北方,这是一场关键性的大决战。孙吴与刘备联手发动赤壁之战,火烧曹军,使三国鼎立的局势成为可能。猇亭之战,陆逊火烧刘备营寨,使刘备的惨淡经营毁于一旦,三国鼎立的格局最后完成。至于水攻,更是十分普遍。公孙瓒破青州黄巾军,就是使用半渡而击的策略,利用水的特性,取得成功。钟繇大破郭援,也是以未济而击取胜。周瑜发挥水军优势,阻曹军于赤壁。关羽水淹于禁七军,声威显赫。曹操听取荀攸、郭嘉之谋,决泅沂之水灌下邳,使吕布束手就擒,解除了一大劲敌。在冷兵器时代,韬略家们借助于大自然的力量,增强自身的打击力,取得了人力难以企及的成功。
除了以水火佐攻之外,三国时代的攻战主要依靠攻其无备、攻其所必救、攻其所不守的谋攻。曹操大破于毒的用兵韬略,就是攻其必救,使得围困东武阳的于毒军队回救其大本营,曹操乘势进军,取得眭固大捷。公元215年,夏侯渊进攻韩遂,韩遂退走略阳城。诸将认为应当进攻兴国城的氏族兵,以便肃清略阳城周围的韩遂势力。而夏侯渊却率军攻打羌人聚居、防守薄弱的长离。迫使韩遂军因内部羌人之危出兵相救,结果放弃险要,到平原交战,被夏侯渊打得大败。此外,孙策攻取会稽,是攻其无备。曹操攻杀吕布,是攻其未固。
从守的角度而论,三国韬略家们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守其所必攻,使敌不知其所守,因此,守而必固。
作为防御的一方,一旦发挥内在的最大潜力,人自为战,以一攻十,就能使守地固若金汤。三国军事家防御韬略的重大理论贡献,就在于分人之兵,以攻为守,此守彼攻,借力而守。将单纯的防御改变为进攻中的防御,战略上的防御,战术上的进攻,军事上的防御,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的进攻。
官渡之战,曹军以弱胜强,反守为攻,关键在采纳荀攸分人之兵的策略,声东击西,伪装要渡河进攻袁军的后方。袁绍中计,急忙中调部队西进迎击曹军,而曹操乘机引军东袭,援救白马驻地的曹军,阵斩袁绍大将颜良,大破袁军。诸葛亮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北伐曹魏,在战略上采用的是以攻为守计策。而袁绍计夺冀州,孙策攻取会稽,曹仁击走刘备,乌巢袁军之败,杜畿河东之行,邓芝出使东吴,邓艾、钟会灭蜀之战……都是此守彼攻,或此攻彼守,守攻相佐,以守助攻,以攻坚守。至于借力而守,使攻者见势而走,则运用得十分普遍,这也是三国时期各种力量发生逆转、各大集团内部、外部重新组合调整的—大原因。
此外,当一方力量不足时,就采用守势,养精蓄锐,以待时机后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