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儒学批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歪曲的时间一长,就难免失去其本来的面目。这种结局,“只能说是专制政治压歪,并阻遏了儒

    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一,第154页,学生书局190年版。

    ②《中国思想史论集》,第8页。

    ③《中国思想史论集》,第8页。

…… 419

    新儒学批判793

    家思想正常的发展,如何能倒过来说儒家思想是专制的护符。“

    ①

    而且,在徐复观看来,儒家思想非但不是专制的护符,相反倒是对专制政治的限制。这主要表现在儒家的德治主义与民本主义。

    德治主义与民本主义本是二而一的东西,都是儒家的政治思想,“从其最高原则来说,我们不妨方便称之为德治主义,从其基本努力的对象来说,我们不妨方便称之为民本主义”。

    ②德治的出发点是以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信仰,它要求统治者必须首先成己之德,然后便是人人各尽其德。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乃是以德相与的关系,而不是以权力相加相迫的关系。

    徐复观认为,“德乃人之所以为人的共同根据,人人能各尽其德,即系人人相与相忘于人为共同的根据之中,以各养生而遂性,这正是政治的目的,亦正是政治的极致”。

    ③

    在这里,关键是统治者的以身作则。

    也就是说,德治所强调的不是权力,而是统治者的内圣工夫。由内圣而外王,只是“推己及人”的推的作用,也可以说是“仁”的扩充作用。其所以能推,能扩充,是因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统治者自己能够尽性尽德,风行草偃,被统治者自然会各尽其性,各尽其德,整个社会也就在一种和谐美满的气氛里发展着。正因为德治为一种内圣工

    ①《中国思想史论集》,第9页。

    ②《学术与政治之间》,第49页。

    ③《学术与政治之间》,第49页。

…… 420

    893新儒学批判

    夫,所以中国历来讲治术,都要讲“正人心”。人心乱,必致社会秩序之乱。

    徐复观认为,民本主义思想是与德治主义“互相表里”

    的。

    中国的政治思想,“很少着重于国家观念的建立,而特着重于确定以民为政治的惟一对象。

    不仅认为‘天生民而立之君,以为民也’,并且把原始宗教天的观念,具体落实于民的身上,因而把民升到神的地位“。

    ①在他看来,《尚书》、《左传》、《国语》中的一些记载,如“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相畏”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民,神之主也”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等等,表明民不是仅以“治于人”的资格位居统治者之下,而主要是代表天或神的资格,位居统治者之上。这种民本主义思想,经典表述就是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过,徐复观在欣羡古代中国这种理想主义的德治思想时,也看到了它的不足。这就是:“第一,因为总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考虑政治问题,所以千言万语,总不出于君道、臣道、士大夫出处之道。虽有精纯的政治思想,而拘束在这种狭窄的主题下,不曾将其客观化出来,以成就真正的政治学,因之,此种思想的本身,只算是发芽抽枝,而尚未开花结果。”

    “第二,德治的由修身以至治国平天下,由尽己之性以至尽人之性,都是一身德量之推,……将一人之道德,客观化于社会,使其成为政治设施,其间尚有一大曲折。而中国的

    ①《学术与政治之间》,第51页。

…… 421

    新儒学批判993

    德治思想,却把这不可少的曲折略去。“

    “第三,因政治上的主体未立,于是一方面仅靠统治者道德的自觉,反感到天道的难知,而对历史上的暴君污吏,多束手无策。在另一方面,则纵有道德自觉的圣君贤相,而社会上缺乏迎接呼应承当的力量,圣君贤相也会感到孤单悬隔,负担太重,因之常常是力不从心。由此可以了解历史上的朝廷,何以君子之道易消,而小人之道易长。”

    “第四,因政治的主体未立,于是政治的发动力,完全在朝廷而不在社会。知识分子欲学以致用,除进到朝廷外别无致力之方。”

    ①

    以上四个方面,徐复观对最后一个方面的阐发最为精到。

    他认为,在德治思想的驱动下,读书人只有在两条道上行走。

    少数人对现实政治不满,于是去做隐士。这是一条道。另一条道则是奔竞于仕途。那些奔竞而无结果的人,则自以为怀才不遇,社会也以不甚尊敬的眼光看待他们。这些人除发发牢骚之外,别无所为,消沉颓丧,失去了对生命精神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读书人大多挤在仕途这一条道上,不免使他们的道德良心乃至人格受到严重的扭曲。徐复观写道:“这样一来,知识分子的精力,都拘限于向朝廷求官的一条单线上,而放弃了对社会各方面应有的责任和努力。于是社会既失掉了知识分子的推动力,而知识分子本身,因活动的范围狭隘,亦日趋于孤陋。此到科举八股而结成了活动的定型,也达到了孤陋的极点。同时,知识分子取舍之权,操

    ①《学术与政治之间》,第55—56页。

…… 422

    04新儒学批判

    于上而不操于下;而在上者之喜怒好恶,重于士人的学术道德;士人与其守住自己的学术道德,不如首先窥伺上面的喜怒好恶,于是奔竞之风成,廉耻之道丧;结果,担负道统以立人极的儒家的子孙,多成为世界知识分子中最寡廉鲜耻的一部分。“

    ①

    徐复观对古代中国政治的评价与检讨,是直接为他开出现代民主政治的外王服务的。

    他认为,民国以来的政治实践,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确切线是融会了中西双方政治生活中最坏的部分,所以是“世界上最不可救药”的政治“。他的后半生其所以以布衣教授的身分批评时政,呼吁民主,就是因为他认为近几十年的中国政治走上了歧途,既丢了传统中的德治,又没有真正学到西方社会的民主政治。他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儒家德治思想的宣扬和补正,以开出民主政治的新局面。下面这段话,可以看作他的政治思想的集中表达。

    “我们今日只有放胆的走上民主政治的坦途,而把儒家的政治思想,重新倒转过来,站在被治者的立场来再作一番体认。首先把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人民能有力量防止统治者的不德,人民由统治者口中的‘民本’一转而为自己站起来的民主。

    知识分子,一变向朝廷钻出路,向君王上奏疏的可怜心理,转而向社会大众找出路,向社会大众明是非的气概。对于现实政治人物的衡断,再不应当着眼于个人的才能,而应首先着眼于他对建立真正的政治主体,即对民主所发生的作用。

    所以今后的政治,先要有合理的争,才

    ①《学术与政治之间》,第56页。

…… 423

    新儒学批判104

    归于合理的不争。

    先要有个体的独立,再归于超个体的共立。

    先要有基于权利观念的限定,再归于超权利的礼的陶冶。总之,要将儒家的政治思想,由以统治者为起点的迎接到下面来,变为以被治者为起点,并补进我国历史中所略去的个体之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其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亦可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得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①

    以上是徐复观新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路。

    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地的儿子”比起唐君毅、牟宗三等形上论者来,思想少于冥玄。他不作纯哲学的高论,更无意去构筑一个自圆自足的理论体系,但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却能够更为深刻,更有时代感。同时,他又是一位情感极丰富的人,心灵真切处暗藏着阵阵隐痛。也正是由于此种隐痛,致以他在全幅地思考中国文化的过去与现在时,不免又带上自己的乡愁,亦不免出现理论上的诸多漏洞。

    首先,他虽然认识到传统崇拜与专制极权之间有一种亲谊关系,认为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口号很容易被专制独裁者所利用,但却认识不到这二者的亲谊关系有着某种内在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