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儒学批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梁漱溟开始,新儒家便有着强烈的反科学的情绪,认为以科学文明为主导的西方文化非但不能给人类带来福音,反而造成灾难。而牟宗三认为,要想中国文化得以重建,传统的儒学得以光大,不能忽视学统和政统两个方面。至于它们同道统的关系,牟宗三说:“吾人以为在人文主义的系统内,必须含有三个部门之建立:一,道德宗教的学问之纲维及其转为文制而成日常生活的常轨,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即必须在科学知识以外,承认有更高一层,更具纲维性,笼罩性的圣贤学问之存在。这方面的开发与承续,从学问方面说,名曰道统之不断;从文

    ①《道德的理想主义》,第6页。

…… 376

    453新儒学批判

    制方面说,名曰日常生活的常轨之建立。二,作为政治生活的常轨的民主政治,必须视为生命中生根的真实理想,疏导出其基本精神与价值,而促其实现。……这方面的开发与承续,吾人名曰政统之不断。三,科学代表知识,这是生命与外界通气的一个通孔。

    吾人必须了解它的基本精神与特性,必须疏导出中国文化生命里何以不出现逻辑、数学与科学,西方文化生命里何以会出现。这是知识方面‘学之为学’的问题。这方面的成立与继续,名曰学统之不断。“

    ①

    牟宗三进而认为,这“三个部门”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文主义所必须涵摄的,“没有一面是可缺少的。”

    ②

    从上引文字看,牟宗三的“三统”

    ,实则讲的是新儒家一个老话题,即内圣外王问题。

    我们知道,从梁漱溟开始,现代新儒家无不围绕着内圣外王这一主题作文章。遗憾的是,尽管他们都曾因之建构起自己的理论系统,但却始终没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最后都不免回到张之洞那里,还是“中体西用”的老调调。但问题又在于,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么新儒家的探索就会失去实质性的意义。牟宗三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所以他把自己的学术兴趣主要放在这一方面。然而,尽管他有着其他新儒家不曾有过的思想,义理规模也更为宏大,但却同样没有达到理论目的。道统、学统与政统三者,道统仍然居于至高无上的统摄地位,学统和政统的开出,只是作为道统

    ①《道德的理想主义》,第152页。

    ②《道德的理想主义》,第152页。

…… 377

    新儒学批判553

    发展途中的铺路石子而具有价值。

    让我们先看看他的“道统”。

    在牟宗三看来,所谓“道统”

    ,即道德宗教;所谓“道统之肯定”

    ,即肯定道德宗教在民族文化中的至上地位,以护住孔孟所开辟的人生宇宙之本源。道德宗教是“人道之尊”的总根源和生命价值的总根源。人性的尊严和人格的尊严,均由之而得以挺立。因之可以说,道德宗教是中国文化之“根”

    ,也是其生生不已的“动原”

    ,文化寻根亦应该从这里开始。

    他认为,“动原”

    问题是任何一个具有文化成就的民族都少不了的。各民族文化的内容和走向,其实就是在这“动原”处决定的。他又说:“各民族的文化动原虽有不同,但都是最初的(Primary)

    ,也是最后的(final)。

    这里是无古无今。

    这方面的问题,就是近代所谓的“终极关心”的问题。它是属于人类生命根本方向与智慧方向的问题。它不象政治、经济那样只是为我们所‘现实’地‘关心’着,而是为我们‘终极’地‘关心’着。“

    ①也就是说,终极关心问题对人类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谁也无法离弃。不管你在社会上做什么事情,处什么地位,都存在终极关心问题。

    就人类文化史上看,终极关心问题就是宗教问题,故西方人有基督教,东方人有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等等。而中国人对终极关心问题的解决,主要的却不是佛教或道教,而是儒学。牟宗三说:

    ①《中国文化的省察》,第102页。

…… 378

    653新儒学批判

    “中国文化中的终极关心问题,是如何成德,如何成就人品的问题。无论贫富贵贱都是如此。所以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个成德的根据,也就是中国文化之动原,即是宋明理学家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圣圣相传的心法。这心法,就是‘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

    ①

    由于宗教与道德在中国文化里是不能两相分离的,所以牟宗三又认为,非但宗教不是外在的迷信,就连道德也不是“外在的干枯条文之拘束”。

    道德作为生命内在的向上之情,本质上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主体”的透露。它是人格的大开展,心灵的大开拓,使人从小人提升为大人,从普通人提升为贤人圣人。如果忘却了道德的修为,淡薄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们就会日趋于卑俗凡庸,毫无高贵之念,价值之感,人生亦日趋于萎缩苟偷,而无天行昂扬之德。

    相应的,任何有价值的事业也不可能创造出来,更无民主与科学落实的可能。

    圣贤学问虽以道德宗教为主体,但又不限于道德宗教。

    也就是说,道德宗教作为一种提撕人生价值的学问,还得要有落实的地方。这落实的地方,就是“文制”

    ,或曰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轨。

    所以牟宗三强调:“吾人今日开发承续圣贤学问的统绪,亦必须深切注意到如何再使其转为文制的建立。”

    ②但此“文制”

    ,又不是民主与科学意义上的,而是礼仪规范和行

    ①《中国文化的省察》,第104页。

    ②《道德的理想主义》,第153页。

…… 379

    新儒学批判753

    为准则之类的东西。科学与民主必须建立在“文制”的基础上,因为科学家、政治家,皆不能没有日常生活,有日常生活就少不了日常生活的常轨。可见,在牟宗三这里,道统实则包含道德宗教与文制两个方面。他说:“吾人今日讲人文主义,首先注意到人性的觉醒、人道的觉醒,反物化、反僵化、把人的价值观念开出来,其次就要注意到由这种觉醒如何转为文制的建立以为日常生活之常轨。这两面合起来就是张横渠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①

    但是,牟宗三又看到,一方面,一切人文活动都可视为道德理性之客观化;另一方面,历史文化又可视为道德理性在纵贯的曲折中实现。即是说,道德理性必须客观化于人文世界中,方可得以充实和完备。所以,我们今日谈道统,谈人文主义,必须“在道德理性之客观实践一面转出并肯定民主政治,且须知道德理性之能通出去,必于精神主体中转出‘知性主体’以成立并肯定科学”。

    ②

    对于民主与科学的看法,牟宗三不再走张君劢、钱穆等人“古己有之”的老路,而是承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这两样东西原本是缺乏的。在《历史哲学》一书里,他写道:中国文化“在全幅人性的表现上,从知识方面说,它缺少了‘知性’这一环,因而也不出现逻辑数学与科学;从客观实践方面说,它缺少了‘政道’之建立这一环,因而也不出现民

    ①《道德的理想主义》,第154页。

    ②《道德的理想主义》,第184页。

…… 380

    853新儒学批判

    主政治,不出现近代化的国家政治与法律“。

    ①此种现象,他称之为“有道统而无学统与政统”。在他看来,学统与政统属于“中间架构性的东西”

    ,虽不属于最高境界中的事情,“然而在人间实践过程中实现价值上,实现道德理性上,这中间架构性的东西却是不可少的。而中国文化生命在以往的发展却正少了这中间一层”。

    ②

    中国文化生命里之所以缺少这“中间一层”

    ,按牟宗三的理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所致,具体说是由于偏重于“德性之知”而造成的。

    比如科学。

    儒家以前所确定的文化模式,虽曰仁智合一,但毕竟以仁为笼罩,以智为隶属。

    这种文化模式虽不无好处,但“知性”却很难开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