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儒学批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认为“儒者虽讳言利,而为利者易托焉”

    ,又说:“孟轲言有为贫之仕,又云仲尼三月无君,皇皇如也。虽言匪一端,义各有当然,此等处最易为人假借,故人亦乐奉儒教。”

    ②在他看来,儒学最易“便人之私”

    ,即最容易被人利用来干坏事。

    1920年,熊十力入南京支那内学院,从佛学大师欧阳竞无学唯识学。熊十力原本对印度佛学已有深厚的底子,对中

    ①熊十力:《十力语要》,第432页,明文书局1989年版。

    ②熊十力:《心书》,见《新唯识论》,第7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 185

    新儒学批判361

    国学术也十分熟悉,入内学院后又日以继夜,读尽院藏佛典,进步十分明显。不多久,撰《唯识学概论》,深得欧阳大师赞赏,遂从大众部升为上座部。

    在支那内学院的两年时间里,熊十力非但学识大进,而且通过唯识学的深研改变了自己的学术趣向,认识到单凭佛教义理并不能救度世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还得以儒学为根本,以《大易》为源泉。在此种认识下,他开始由佛入儒,亦开始走上对唯识学的批判之路,并草成《新唯识论》(原名《境论》)。

    1922年冬,也就是梁漱溟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张君劢发表《人生观》演讲的前后,熊十力受蔡元培之聘,入北京大学任特约讲师,讲唯识论。至1932年《新唯识论》文言文本正式出版,十年里,熊十力在北大几进几出,并先后任教于武昌大学、南京中央大学。这一期间,是熊十力思想日趋成熟并着力构筑其哲学体系的时候。

    《新唯识论》文言文本的出版,标志着熊十力由佛转儒的思想大转变。该书出版后,引起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人称“近年来一部奇书”。马一浮为之作序,赞道:“十力精察识,善名理,澄鉴冥会,语皆造微。早宗护法,搜玄唯识,已而悟其乖真。精思十年,始出《境论》。将以昭宣本迹,统贯天人,囊括古今,平章华梵。”

    ①正因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非佛家本旨”

    ,“完成自己独立的形貌”

    ,故马上引来了支那内学院欧阳竞无师徒的攻击。

    欧阳大师说:“至于灭弃圣言量者惟子真为尤。”其弟子刘衡如秉承师意,写《破新唯识论》

    ①《新唯识论》,第39页。

…… 186

    461新儒学批判

    一文,直骂熊十力“淆乱是非,任意雌黄,令世之有志斯学者,莫学真似,靡有依归”。

    ①

    不过,《新唯识论》文言文本的写作,熊十力所做的还是佛家功夫。尽管他“杂取中土儒道两家之义,又旁采印度外道之谈”

    ,但自根自本的还是佛家“宗极”。他在《破〈破新唯识论〉》中一再强调,他的理论与佛法并不相违,只不过是刷新佛门思想而已,就像两千多年前大乘佛教刷新小乘佛教一样。

    “往者大乘诸师,盖尝融摄外教,道益恢宏。

    小师龂龂,犹不承大乘为佛说,然印以‘无我’,彼亦息诤。今本论亦不违‘无我’,如何臆断,罪以乖宗。“

    ②

    从《新唯识论》文言文本的本旨看,这时候的熊十力与其说是新儒家,尚不如说是新佛家。

    他注重的是佛学的更新,而不是儒学的重建。

    《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出版之后,熊十力曾一度避难山东邹平,寓居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农场。两人相交甚密,颇多心得交流。其后又南北奔走,先后于北京大学、复性书院、勉仁书院讲学,并出版《儒学名相通释》、《中国历史讲话》、《读经示要》等著作。

    1938年开始,着手改写《新唯识论》为语体文本,1944年出版。

    语体文本《新唯识论》的出版,又标志着熊十力的哲学思想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该书虽由文言文本改写而成,但思想倾向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动。

    诚如他本人所言:“《新论》文言文本犹融《易》以入佛,至语

    ①《新唯识论》,第39页。

    ②《新唯识论》,第161页。

…… 187

    新儒学批判561

    体文本则宗主在《易》“。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熊十力主要是借儒道思想以改造佛学,而现在则是借佛学义理以重新解释儒学,并正式形成了他的新儒学思想的体系。

    1949年后,熊十力仍为北大教授,1954年退休居上海,潜心著述,推崇陆王,归本心学,先后写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等著作,试图从儒家的内圣之学推出外王之道,系统地完成新儒学的理论系统。

    1968年,因政治迫害逝于上海市虹口医院,终年83岁。

    熊十力一生著书立说,无所依傍,自成气候,虽然不曾为大众所熟悉,但却一直为一部分思想界的文人所景仰。海外弟子闻其噩讯,认为他的逝世,无异于“中国文化长城的崩坏”

    ,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痛惜这位现代中国文化巨星的殒落。时至今日,他在海内外的影响有增无减,人称“本世纪最具创发性的思想家之一”

    ,“世界哲学界公认的哲人”

    ,“千百年来我国学术界罕见的一位学人”。

    熊十力的一生,与他同时代的文化人一样,面临着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如何选择如何定向的问题。这是本世纪中国思想界所面临的最大的时代难题,也是任何有血气的文化人所轻易绕不过去的困惑。

    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告结,各种现代思潮的冲击,传统失落,人心浮躁,社会失序,文化陷于危机,使多少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精神依托。文化人所要做的,是给社会带来文化的福音,将世人从文化的困惑中提撕出来。没有文化的拯救,任何其他途径的拯救都是徒劳。正因为这样,“五四”一代文化英雄才打出新文化的旗号,才冒着反传统的罪名为国人的灵魂看病。

…… 188

    61新儒学批判

    熊十力就是在此种大环境里开始思考中国文化的命运问题的。在他看来,东西文化,各有“毒质”。一种文化,既有其优,必有其缺。

    “东方文化,其毒质至今已暴露殆尽,然其固有优质之待发扬者,吾不忍不留意也。

    西方文化之优质,既已显著,然率人类而唯贪嗔痴是肆“

    ,却也是不可取的。

    ①他认为,文化人的责任就是要忧天下之忧而忧,同时又得保持清醒的神志,不为眼前得失所惑乱。

    “夫无超世之量音,必无超世之识。无超世之识,则不足与究真理。昧真理故,斯眩于目前得失。

    苟且随俗,不敢违众而独有所主。

    无所主故,即偷活人间,而无所谓愿力。“

    ②

    熊十力认识到,中国问题之解决,不仅仅是个富国强兵的问题,关键是“信仰”二字。他说:“今日中国人之生活最贫乏,其生活内容至空虚,故遇事皆表见其虚诳、诈伪、自私、自利、卑怯、无耻、下贱、屈辱、贪小利而无远计。盖自清末以来,浮嚣之论,纷纭而起,其信仰已摧残殆尽。宣圣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②

    在他看来,清末以来,信仰其所以摧残殆尽,主要责任在于西学的冲击,致以传统失落,价值失落。因之,如果像胡适之先生所主张的那样,全盘引进西方文明,那是根本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的。当下的中国人所需要的,不是科学而是玄学。所以,他又说:“须知,有生之物,其生活力量,皆由阴驱潜率之势力使

    ①②《十力语要》,第155页。

    ②《十力语要》,第147页。

…… 189

    新儒学批判761

    之然,非知解所得为功。此非深于反观者每不自知也。反观工夫,唯人得有。人之尤灵而为圣哲,则此工夫更精透。一般人则不足以语此,禽兽不得有此。近世学术,重客观而黜反观,虽于物理多所甄别,而于宇宙真理、人生真理之体验,恐日益疏隔而陷于迷离状态。“

    ①

    我们知道,注重“玄学”的现代意义,并不始于熊十力,在他之前的梁漱溟、张君劢早就提出此种文化主张。

    不过,梁、张二人对中国文化的本体论阐发不多,不大注重形上与形下、理性与感性、宇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