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草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乖俜S址剑河蒙鼗莆瞥宸怀祝缫垢鞣淮巍S址剑河蒙鼗啤⑹斓鼗疲确治C糠肓剑招姆资酢㈣卓羌逄赖飨拢咳辗巍4朔矫岸仆琛薄�
12、妊娠胎动。用生地黄捣汁,煎开,加鸡蛋白一枚,搅匀服下。
13、产生血痛(腹中有硬块作痛)。有熟地黄一斤、陈生姜半斤,同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名“黑神散”。
14、产后中风。用生地黄五两,捣出汁,生姜五两,也捣成汁。以生地黄渣浸姜汁中,生姜渣浸生地黄汁中,过一夜。次日取两药炒黄,焙干,研细。每服一匙,酒送下。
15、胞衣不出。用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调匀温服。
16、热闷昏迷。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饮水不止,则用生地黄根、生薄荷叶等分捣烂,榨取汗,加麝香不许,冷水调服。觉心下顿凉,即不再服药。
17、疔肿乳痈。用生地黄捣烂敷患处,药变热,即须更换。
18、跌打损伤,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
19、眼睛红痛。用生地黄、黑豆各二两,捣成膏,临卧时先以盐汤洗眼,再以药膏涂盖在眼皮上。次日晨,用水把药膏浸湿、洗掉。
20、牙疳脓血。用生地黄一斤、盐二合,共捣成团,外用面裹住,投火中烧焦,剥出面壳,药中加麝香一分,研匀,贴患处。
21、牙齿动摇。用棉裹生地黄放口中细嚼,令药汁作用于齿根,最后将汁涸下。
22、耳中常鸣。用生地黄一截塞耳中,一天换几次。生地黄煨熟塞耳更好。
23、犬咬伤。用地黄捣汁涂伤处。

附方张元素说:“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须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须用之。又脐下痛属肾经,非熟地黄不能除,乃通肾之药也。”王硕《易简方》说:“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牛膝

释名亦名牛茎、百倍、山苋菜、对节菜。

气味(根)苦、酸、平、无毒。

主治1、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2、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3、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4、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5、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6、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陈醋灌病人。
7、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
8、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9、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10、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附方李时珍说:“牛膝乃足厥阴、少阴之药。所主之药,大抵得酒则能补肝、肾,生用则能去恶血,二者而已。其治腰膝骨痛、足痿阴消,失溺、久疟、伤中少气诸病,非取其补肝肾之功欤?其治症瘕、心腹诸痛、痈肿恶疮、金疮折伤、喉齿、淋痛、尿血、经候、胎产诸病,非取其去恶血之功欤?”

 
紫菀

释名亦名青菀、紫茜、返魂草、夜牵牛。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1、肺伤咳嗽。用紫菀花五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三次。
2、久咳不愈,用紫菀、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捣、筛为末。每服三钱,以姜三片、乌梅一个,煎汤调下。一天服两次。
3、吐血咳嗽。用紫苑、五味子炒过,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化一丸。
4、产后下血。用紫菀末五撮,水冲服。
5、缠喉风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附方

 
麦门冬

释名亦名 冬、禹韭、禹余粮、忍冬、忍凌、不死草、阶前草。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1、消渴。把大苦瓜捣成汁,泡麦门冬二两,过一夜,麦门冬去心、捣烂,加黄连(去皮毛)研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饭后服。一天服两次。两天后当可见效。
2、吐血、鼻血。用麦门冬(去心)一斤,捣烂取汁,加蜜三合,调匀,分二次服下。
3、齿缝出血。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4、喉疮。用麦门冬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煎汤送下。
5、下痢口渴。用麦门冬(去心)三两、乌梅肉二十个,锉细,加水一升,煮成七合,细细饮下,有效。


附方

 
萱草

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附方

 
淡竹叶

释名根名碎骨子。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叶)去烦热,利小便,消心。
(根)堕胎、催生。

附方

 
鸭跖草

释名亦名芩鸡舌草、碧竹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耳环草、碧蝉花、蓝姑草。

气味

主治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附方

 


释名亦名露葵、滑菜。

气味(苗)甘、寒、滑、无毒。

主治1、流行性斑疮(斑疮很快传遍全身,疮中有白浆)。煮葵菜叶,与蒜齑合吃,有效。
2、瘘疮不合。先以温热的淘米水洗净患处,再用葵叶微火烘暖贴上,贴过二、三百叶,把脓引尽,即可合口生肉。忌鱼、蒜、房事。
3、汤火伤成疮。用葵叶研为末,敷患处。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捣汁三合,生姜四两,取汁一合,和匀后分二次服。连服数剂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两,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尽子死。用葵根、茎烧灰,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痈。用葵茎及子为末,酒冲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疮,出黄汁。用葵根烧灰,和猪油涂搽。
9、产后淋沥。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朴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朴硝),一顿服。
10、催产。用葵子一合,捣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胀痛)。用蔡子(炒香)、缩砂仁,等分为末,热酒送服二钱,极验。
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脸上疮疮。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附方

蜀葵

释名戎葵、吴葵。

气味(苗)甘、微寒、无毒、滑。
(花)咸、寒、无毒。
(子)甘、冷、无毒。

主治1、小便淋痛。和蜀葵根洗净、锉细,加水煎开几次,服之极效。
2、小便尿血用蜀葵茎研累,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3、肠胃生痈(即内痈。败血腥秽,脐腹冷痛)。用单叶红蜀葵根、白芷各一两,白枯矾、白芍药各五钱,共研为末,加溶化了的黄蜡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怀忠丹”。脓血排尽后,宜服“十宣散”补养身体。
4、诸疮肿痛。用蜀葵根去黑皮,捣烂,加水调稠贴患处。
5、二便不通。用蜀葵花一两,捣烂,加麝香半钱,水一大碗煎服。用根代花亦可。
6、妇女带下(脐腹冷痛,面色萎黄)。用蜀葵花一两,阴干为末,每服一小匙,空心服,温酒送下。治赤事宜和红花,治白带用白花。
7、酒   赤鼻。用蜀葵花研末,加猪油调匀,晚上敷涂,白天洗去。
8、痈肿不穿头。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