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室内化验,惊奇地发现土壤中的汞的含量为70—140ppb,从最深处取出的土质含汞
量可达到280ppb,测试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下埋有大量的水银。为排除秦始皇陵封
土本身就带有大量水银的可能性,地质工作者详细地查找了史料中关于秦陵封土来
源的记载,其中郦道元的《水经·渭水注》记载较为详细:“鱼池水出骊山东,本
导源东流。后始皇葬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淤深,水
积成池,渭之鱼池也。”这段记载告知后人,骊山的泉水本来是向北流动的,因秦
始皇建陵筑起长堤,泉水才折北向东。至今在陵南约3 公里处还有一段长约1500  
米,高近10  米的长堤残迹。同时记载还说明秦陵用土取之鱼池。至今在始皇陵以
北约1。5 公里的鱼池村南尚有一大坑,其容积超过秦陵封土的体积。

    1982  年5 月,地质工作者再次来到秦始皇陵,并特意从鱼池村坑中取土化验,
其结果表明鱼池坑中的土壤含汞量仅为平均35ppb ,比秦陵封土的含汞量平均值约
低8 倍。如果郦道元的记载无误,这说明鱼池村坑中的土壤原来含汞量微乎其微,
运到秦陵之后才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表明是来自秦陵地宫内水银挥发所致的
结果。以此类推,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的秦始皇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
海,机相灌输”是可信的。

    既然司马迁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那么,从已测知秦始皇陵的强汞范围是12000 
平方米来看,如果按有的学者根据有关资料把储汞的厚度暂以10厘米来计算的话,
则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应为12  亿立方厘米。据现代科学提供的依据,汞在20℃
时的密度是13。546  克/ 立方厘米。那么,始皇陵内原来藏有水银的理论数字应为
16255。2 吨。因为陵内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要流动起来当然就不
是平铺地倾入墓底。如按已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有水
银应是100 吨左右,如果这个数字能够成立,再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 %)推
算,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约115。928 吨丹砂提炼而成。聪明的中国古代炼丹家,
很早就发明了用石榴罐加热使硫化汞分解而得到水银的方法。这个生产过程用现代
的化学分子式列出便是:

    2HgS  十302 →2HgO  十2SO2↑

    2HgO→2Hg 十O2↑

    秦始皇陵地宫内储有100 吨水银,这在今天的人类看来,似乎是个难以置信的
数字。假设这个事实成立,用什么方法或证据来加以证实呢?或许,只有从有关的
文献记载和始皇陵区附近的汞矿等方面来考察更合乎逻辑。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
数世,家颇不赀。”从此记载的补充“徐广曰:涪陵出丹”来看,这里应指今天的
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载:“溱州土贡丹砂。”溱州便是今天的四川綦
江县。另据地理资料知,酉阳县也有产汞的历史。由此可见,在今天的四川东南彭
水、綦江和西阳地区构成了一个产丹砂的三角带,而在这个三角带中,又以彭水产
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与之毗邻的贵州省的汞的储量、产量目前
居全国之首,其中与四川彭水三角区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也早有盛
产朱砂、水银的记载,而这些地方发现和开采的历史不晚于川东南三角带,或者更
早些。

    另据《宋史·食货志》载:“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又“朱
砂产商、宜二州,富顺监有三场。”今天的山阳县,自唐以后属商州,在县西南金
钱河上游的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有汞锑矿,至今仍在开采。

    而《元和郡县志》曾说:“兴州(今略阳县)开元贡朱砂”、“长举县(今略
阳县西北)接溪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出朱砂,百姓采之”,历代不绝。

    再据《明一统志》载:洵阳县“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银朱砂,
有洞”。经现代地质部门勘探,在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的大小青铜沟一带,竟是一
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定名“公馆汞矿”,其藏量居西北地区之首,列全
国第三位。据古矿洞中采集到的遗物判断,其开采的历史可远溯到汉代之前。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巴蜀寡妇清之所以载之于《史记》,正是她家数世开办
汞矿致富而又适应了秦始皇对汞的需要,至于洵阳、山阳、略阳等县采汞的上限年
代虽不能确证始于秦代,但通过政权力量和专制手段迫使全国交献的事实未必都详
录在案。所以,就不能排除地处秦地、采运均称便宜的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因
为由公馆到两河关(乾河同旬河交汇处),可溯旬河水运到宁陕,后沿子午道抵达
长安,再转秦陵,全程不足300 公里。由山阳到商州,本来有一条古道相通,再走
武关道,直驱秦陵,也不过230 余公里。至于远在巴蜀的丹砂和水银,当是跨长江、
溯嘉陵江而上,沿米仓道或金牛道越过巴山,经汉水,再通过褒斜道、傥骆道或子
午道这些“千里栈道”,源源不断地运到关中的。

    从汞的产地和运输航线看,始皇陵内有100 吨水银似是可能。但既然“以水银
为百川、江河、大海。”就必有川、河、海的流动,至少当初的设计者是这样构想
的。那么,这些水银形成的江河湖海又是如何流动的呢?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史记
》中“机相灌输”和《汉书》中“机械之变”的记载,对这千古之谜似应有所悟。
在古代“机”的含义只能指机械,而同近现代以热能和电能为动力的机械、机器却
毫不相干。“灌输”当是流灌输送的意思。

    而“相”字在这句话里却至关重要,它把“机”同“输”两者联系了起来,由
机械推动水银流动,再用“灌输”的力量反过来又推动机械运动。如此往复不已,
以期达到水银流动不辍。然而,这种构想应该算是设计者或建造者的一厢情愿,因
为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的科学原理,任何不消耗能量以求作功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事实证明,这种努力也只能是无法实现的徒劳。由此推知,始皇陵内的“水银河”
是无法也不可能长期流动的,它只能在机械的推动下缓缓地“流动”一段时间,然
后进入枯竭状态。遗憾的是,今天的人类尚不能确切地详知创造以水银为江河大海
流动的壮举,使用的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机械。

    当然,秦始皇地宫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神奇造诣,其真实用意恐怕还不
是主要象征气势恢宏的大自然景观。如同吴王阖闾、田齐桓公午墓中以“水银为池”
一样,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防盗。

    历史的经验提醒人们:“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
掘之墓也”(《安死》)。由于水银的熔点是…38。87℃,即是在常温下的液态也极
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药物,人一旦吸入浓度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
震颤而瘫痪,以至死亡。墓中“以水银为池”,便可扩大汞的蒸气挥发层面,使毒
气发挥更大的作用。秦始皇墓内用“机相灌输”的方法来搅动水银,不但使摹拟的
江河“奔腾”起来,而且弥漫在墓内的高浓度汞蒸汽,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的物
品长久保持不腐,更重要的是还可毒死胆敢进入地宫的盗墓者。

    始皇陵地宫的形状已经推断而出,那么这位千古一帝的棺椁又是个什么样子?

    自兵马俑被当地农民发现之后,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对于兵马俑和秦始皇陵
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插图作者
杨先民先生在图中曾根据科学推测,把秦陵地宫中装载棺椁的龙舟放置在以水银聚
成的河流中间。对于这幅插图,有研究者认为,水银河穿绕于摹拟宫殿的椁室及山
岳之间是有根据的,这从测得的汞异常区正当陵冢中心部位即可印证。但这幅插图
也自有它的不足和失误,其重要的一点便是把史书上记载的“游馆”当成了“游移
之棺”,而这个失误所依据的历史记载就是《汉书》上的“石椁为游馆”的说法。
在《史记》中,司马迁在谈到秦始皇陵地宫时,只是谨慎他说过“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