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者之一。
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政府先后表示接受法国提出
的超国家原则。英国借口涉及主权原则问题予以拒绝。1950 年6 月2 日,英
国拒绝参加在巴黎召开的会议。6 月12 日,工党政府公布了一本题为《欧洲
统一》的小册子,再次声明英国坚决拒绝放弃任何一部分国家主权。英国的
态度影响了北欧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国家,这样,关于建立煤钢共同体
的讨论未能扩及整个欧洲范围,而是局限在由几个西欧国家组成的“小欧洲”
范围内。它们分别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6 月25 日在远东地区爆发的朝鲜战争成为六国谈判新的推动力。朝鲜战
争大大加强了舒曼计划的意义。就像阿登纳所料想的那样,舒曼计划能导致
建立独立发挥作用的欧洲,成为美苏间的第三种力量。它一方面可以增强西
欧抵御苏联的实力,同时也可以使欧洲在美苏起平衡作用,有助于国际缓和。
为了对抗苏联的战略目标,美国大力鼓励六国举行谈判,认为这是加强大西
洋联盟来防御苏联可能对欧洲发生进攻的一项有效办法。善于捕捉机会的阿
登纳立刻感到,联邦德国凭借它的工业能力和人力资源变成了西方一张重要
的王牌。他要善用它。
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迅速表示想重新武装联邦德国。阿登纳觉得美国
即将在更多方面放松对联邦德国的限制。道理很简单,西方要利用联邦德国
的人力物力以加强防御力量就不能不给予联邦德国以平等的国际地位。这
样,联邦德国虽然要通过舒曼计划来实施其欧洲战略,但却并不十分需要依
靠舒曼计划来恢复它的地位,联邦德国的谈判砝码增加了。
英国的拒绝给联邦德国带来了一些麻烦,并为法国社会民主党拒绝加入
煤钢联营提供了一种借口,阿登纳决定尽快促使联邦议院就德国参加欧洲一
体化进行议会辩论,力促通过一项议院决议。1950 年7 月26 日,联邦德国
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指出:联邦政府和联邦议院自从成立以来,就认为它们
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反复主张建立一个欧洲共同体,并努力促其实现。同时,
主张缔结一项欧洲公约,确立欧洲共同体机构的超国家性质并拥有各种必需
权力。有了这个公约,阿登纳就可以放手进行有关欧洲一体化的各项谈判工
作。
1950 年5 月11 日和12 日召开的美英法三国伦敦外长会议,决定要尽早
解除对德管制并修改占领法规。舒曼计划加快了这一进程,因为联邦德国政
府已作出各种努力要使联邦德国尽快纳入西方,纳入欧洲一体化轨道。国际
形势的变化使杜鲁门感到不能再作拖延。这一年9 月19 日,美英法三国外
长召开纽约会议,决定修改占领法规,扩大联邦共和国权力。纽约外长会议
同意波恩重新成立外交部——由阿登纳总理亲自兼任外交部长,重新和所有
国家恢复外交关系。所有这一切在三国外长11 月22 日与阿登纳举行巴黎会
谈时确立下来。从这时起,联邦德国开始拥有外交部,阿登纳拥有了更多的
自主权。新的国际形势显示出联邦德国在东西方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也
增加了阿登纳在舒曼计划谈判的砝码。
六国的谈判是在一种友好和协商的气氛中进行的。但是德法间的萨尔之
争仍然是分歧最大的一个问题。
萨尔问题涉及三方:联邦德国、法国和萨尔自治政府。就萨尔政府来讲,
它希望借缔结一项多边性条约的机会把萨尔作为缔约国纳入欧洲国家的范
围。萨尔政府要求法国政府必须让萨尔作为第七个国家,从而以平等伙伴的
资格参加舒曼计划。阿登纳的立场也是非常明确:如果允许萨尔政府在舒曼
计划上签字,那么结果就是舒曼计划告吹,联邦政府将拒绝签约。法国政府
处境两难:既不能倒向萨尔一方,开罪联邦德国,冒舒曼计划失败的危险,
又不能因联邦德国而元视萨尔要求,置法国在萨尔的利益于不顾,况且议会
会强烈反对这种做法。
鲁尔法规的问题也颇费周折。鲁尔专署设在原英占区,大不列颠是鲁尔
专署的成员却不是舒曼计划组织的成员,这便把鲁尔的钢铁工业纳入欧洲煤
钢联营组织的法律程序更为复杂化。阿登纳一再向英国人提出要求,必须取
消鲁尔专署和鲁尔法规,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才能完整纳入舒曼计划。使阿
登纳感到放心的是在1950 年11 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声明对舒曼计划是积极
欢迎的。英国同意在计划签署之后同签字各国在舒曼计划的基础上缔结一项
协定。贝文托英国新一任高级专员柯克帕特里克转告阿登纳,英国深信舒曼
计划一经签署,鲁尔专署就已失去存在的理由。这正是阿登纳所希望的。这
样随欧洲联合的进行,鲁尔问题将自动解决。
1951 年4 月11 日,阿登纳以联邦德国外交部长的身份前往巴黎参加舒
曼计划的最后一轮讨论和签字仪式。阿登纳希望萨尔和鲁尔问题都有一个圆
满的解决。这是阿登纳作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第一次正式出访。阿登纳有意
向新闻界透露,他选定法国首都作为第一次正式访问他,是想借此证明他把
德法关系看成是解决欧洲任何问题的关键。
在法德和解,共建煤钢联营的问题上,阿登纳与舒曼是相互谅解,共同
期待。
舒曼也一心希望煤钢联营条约能顺利实现,所以在对待萨尔问题上一直
采取克制立场。2 月份,舒曼抵制了法国议会逼他就萨尔问题同联邦政府讨
论的要求,他不愿法德双方就萨尔问题进行毫无成效的争辩。舒曼说,在处
理萨尔问题上,最要紧的是保持镇定。阿登纳理解舒曼的态度与做法,因而
一开始就主张双方互相谅解,并有意保持低姿态。4 月一到巴黎,他即向舒
曼表明了态度。他说:在萨尔地区,法国有经济利益,我们有经济利益和民
族利益。在这些利益之间,应本着一种诚恳的和愿意作出忍让的欧洲合作精
神找出一个平衡的办法来,它不但要对大家都公平合理,而且特别要符合萨
尔人民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能使萨尔问题破坏建立德法之间良好关系的努
力,从而妨碍欧洲建设。不能让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产生的变故和困难,成为
背离对德、法、欧洲与世界和平都有决定性影响的欧洲一体化方针以及构成
欧洲一体化基础的德法亲善的理由。
由于舒曼和阿登纳都同时考虑到对方的立场并互作了一些让步,萨尔问
题取得令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暂时解决:4 月18 日,法国还是以萨尔的名义在
条约上签了字;但由于德国的反对,萨尔并没有作为第七个参加国。阿登纳
的请求也得到准予,将他和舒曼4 月18 日的互换信件作为附件与欧洲煤钢联
营条约放在一起。并在条文中列入这一点。
以下阿登纳与舒曼的互换信件清楚表明了双方在萨尔问题上达成的共
识。
“巴黎
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主席阁下
主席先生:
在欧洲煤钢联营谈判过程中,联邦政府代表一再表
明,萨尔的地位只有通过和约或一项类似和约的条约才能
作出最后解决。
他们还在谈判中声明,联邦政府签署条约并不表示
承认萨尔现有的地位。
我重复这一声明并请予以确认:法国政府同意联邦政
府的观点,即萨尔的地位只有通过和约或一项类似和约的
条约才能获得最后解决,法国政府并不认为联邦政府在欧
洲煤钢联营条约上签字是联邦政府承认萨尔的现有地
位。
主席先生,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阿登纳(签字)
1951 年4 月18 日于巴黎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兼外长
康纳德·阿登纳博士先生
联邦总理先生:
在答复您1951 年4 月18 日的来信时,法国政府注意
到联邦政府并不把它在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上的签字看作
是对萨尔现有地位的承认。
法国政府本着自己的立场声明,它根据萨尔现有地位
代表萨尔行事,但它并不认为联邦政府在条约上签字就等
于联邦政府承认了萨尔的目前地位。它并不认为欧洲煤
钢联营条约是预先处理了萨尔的最后地位。萨尔的最
后地位将通过一项和约或一项作为代替和约而缔结
的条约予以解决。
联邦总理先生,请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舒曼(签字)
1951 年4 月18 日于巴黎
这正是阿登纳所需要。阿登纳一直害怕法国政府把萨尔协定当作是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