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时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这些人的地位和财富使他们能保持在物质生活上不必仰求于人,他们的
才华使他们成为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倡导者。拜伦的作品虽然在形
式上仍然是古典主义的,但是他已成为反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浪漫派的典型。
他是一个高傲的贵族,不能忍受任何规章律法的约束,反抗门阀等级的同恶
相济,但并不是一个梦想解救被压迫阶级的革命者,虽然他最后是牺牲在希
腊起义者的行列中。他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人物,单枪匹马对抗全世界,他认
为除了受自己支配以外不接受别人发号施令,他把法外之徒当成榜样,甚至
要学魔鬼造上帝的反。感情冲动和放荡不羁的拜伦在气质上也是一个浪漫主
义者,他带着苦乐交错的心情让自己听从激情所注定的命运,他感到自己是
命中注定要遭受不幸和死亡的。他为了逃避社会、祖国和自己,便在大自然
中沉思瞑想,或到远方异邦孤独流浪。这样他就发现东方对他有吸引力,在
1812 年开始发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在1813 年出版了《邪教徒》,
在1814 年出版了《海盗船》,这些作品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有力地促使描写
异邦情调和地方色采的作品蔚成风气。
在雪莱身上也可以看出放荡不羁和病态感伤,他被牛津大学开除后,就
① 卡穆恩什(1525—1580 年)是葡萄牙的诗人,曾歌咏瓦斯科·达·伽马寻找新航路到印度的航行。——
译者
② 桂冠是古代希腊人用月桂树枝叶编制的帽子,用来奖给竞技的优胜者或卓越的诗人。近代各国宫廷用以
奖给御用诗人,英国王室公开册封“桂冠诗人”的称号是官方授予的很高的荣誉。——译者

以多神论的理智主义和对自由恋爱的歌颂来向虔诚主义挑战。他最早的几篇
文章是在1810 年发表的,在1813 年出版了《马布皇后》。德·昆西同科尔
里奇一样是吸鸦片的瘾君子,也同样猛烈攻击英国的礼法习俗。英国不欢迎
这些大胆豪放的人;但是,与此同时华尔德·司各脱却把浪漫主义移殖到英
国来,这种浪漫主义的精神类似海得尔堡学派,同样是具有中世纪气息、保
守的和民族主义的。司各脱起初是写诗,然后是写历史小说,这些历史小说
风靡一时,誉满全球,①特别是在1814 年出版《威佛利》一书以后。他的小
说中赞扬道德高尚的叛逆者和打抱不平的骑士,穿插着民间传奇常见的情
节,如身世不明、隐名改姓、幽灵幻影和阴谋诡计等等,以致在这种形式下,
浪漫主义既能取悦一般群众,而又不致触犯权贵人士。
在法国,文学仍然在受到法兰西科学总院的奖掖,并仰承文艺批评大师
若弗鲁瓦的赞赏,因此它始终谨守传统章法。当时优秀作家屈指可数,其中
最有才华的是诗人德利尔。邦雅曼·贡斯当的杰作《阿道尔夫》与古典主义
一脉相承;但是官方的文艺理论丝毫不把小说列入高雅文学。尽管拿破仑很
欣尝奥西安,他仍然信守这种美学的理论;在他看来,法国的影响正日趋衰
落,到他在位的晚期,浪漫主义在德意志和在英国的得势使他很感疑虑不安。
然而,人们也不再会有所误解:法国大革命已经断送了古典艺术的前途,因
为一则古典艺术本是为贵族创作的,而革命使贵族四散逃亡;再则革命削弱
了古典艺术的教学和研究,而没有这种教学和研究,资产阶级就不再能欣赏
古典艺术;三则革命使资产阶级中加入了一个没有教养的暴发户阶层,他们
在毕克塞雷古的传奇剧中,在亚历山大·杜瓦尔的舞台剧中,在皮戈尔特…
勒布伦的小说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在这类大众化的文学里表现出一种纯朴的
浪漫主义的某些特征: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各种文学体裁的掺杂结合、现实
主义的初步尝试。官方的文艺批评硬说传奇剧为一种降格了的悲剧;但是勒
梅尔西埃的剧作《宾多》(1801 年上演)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809
年上演)已突破传统古典悲剧的章法,这些剧作尽管存在很多弱点,仍然预
示了巨大变革即将到来。此外,人们仍然很爱读十八世纪的早期浪漫主义的
作品;行吟诗人诗歌仍然受到普遍欣赏,所谓克洛蒂尔德·德·絮维尔的诗
歌大受欢迎,而奥西安的诗的流行更有过之,取该诗中主人公奥斯卡和马尔
万娜之名为名字是时髦的事;勒絮尔的歌剧《吟游诗人》,以及画家热拉尔
和吉罗代,都受到麦克孚生所伪造的诗集①的启发。
可是,最能造成浪漫主义滋长的气候的还是当代的重大事件。 革命的
大动荡、拿破仑的崛起、连年不断的战争,这一切有力地激起人们的想象力
和个人野心;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位,而当时的种种机
会并不都是对各种不同性格的人适宜的,擅长写作的失意者便以笔墨文字自
述感怀。从1802 年起,勒奈①在他的《基督教的真髓》中,就流露出不合时
宜者的苦恼,而他的哀怨夹杂着愤怒和骄傲。史南古的《奥勃曼》同勒奈患
有同病,然其绝望之情更为悲痛,而在米尔瓦耶和谢纳多莱的笔下,这种绝
① 司各脱关于拿破仑的著作,是极其敌视拿破仑的,虽然写得生动,行销一时,但没有历史价值。——译

① 即指《奥西安诗选》,参看本书上卷,第15 页。——译者
① 即夏托勃里昂,他的全名是弗朗梭瓦…勒奈·德·夏托勃里昂,他所塑造的典型人物即以“勒奈”为名。
——译者

望之情有所减弱,演变成拉马丁式的忧郁②。另一方面,虽然已经正式宣告了
自由与平等,但是当时的风俗习惯和《民法典》都远远没有贯彻这些原则,
特别是有关妇女的地位更是如此,夏托勃里昂在创造了成为情感同义务冲突
的牺牲者阿达拉这一形象以后,斯塔埃尔夫人又创造了苔尔芬和柯丽娜,她
们的结局也同样悲惨,因为这位女作家论证说,社会偏见拒绝给妇女幸福的
权利。归国的亡命者满脑子对外国的回忆,皇帝的士兵与官员回国后的叙述
等等都有助于扩大当时法国人的眼界,促成对异邦情调的爱好。波拿巴远征
埃及当时已激起对东方的好奇,1811 年夏托勃里昂出版的《巴黎至耶路撒冷
纪行》,重新唤起这种好奇心;他的散文史诗《殉教者》也同样能使读者引
起乡愁。最后,对外国文学的接触日见增加。忠实于其客观实证主义的观念
论者如福里埃尔、热朗多都批评法国人成见太深,他们承认每个民族的著作
皆有其固有的优点,并有其应得的魅力。在帝国时期,这种折衷主义对于南
欧各民族特别有益。斯塔埃尔夫人的《柯丽娜》已经引起法国人对意大利的
重视;从1811 年起,然格内开始出版他的《意大利文学史》,而西斯蒙第正
在日内瓦讲授南欧文学。斯塔埃尔夫人成为德意志的代言人,由于浪漫主义
是在德意志成为自觉的运动的,她所起的作用具有头等重大意义。
斯塔埃尔夫人的父亲是有日耳曼血统的,她嫁给一个瑞典人,她本人是
新教徒,她很象日内瓦人一样对加尔文派的英国和路德派的德意志深感同
情,就她的气质而论,热情充沛甚于批判精神,因此她醉心于北欧文学也是
很自然的事。早在1801 年她发表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一文
中,她对古典主义的普遍价值提出怀疑,她确认美有相对性,并根据气候条
件的不同而把北方各国同南方各国作出鲜明对照,前者在文学上的代表作是
奥西安,后者是荷马。她不断地赞扬北方各民族是严肃认真,热爱自由,道
德高尚,信守宗教而又不迷信。然而在这个时期她仍然认为古典文学是优越
的,因为她一直受古典文学教育,而她此时还不了解德意志,也不通德语。
但到1803 年她被拿破仑放逐后,她渡过了来因河,当她归来时带来奥古斯
特·施勒格尔,他同她在一起直到1810 年,并把德意志的浪漫主义介绍给她。
她周围的人也同样受到影响,因为邦雅曼·贡斯当在1809 年写了《沃伦斯泰
因》,而内克尔·德·索絮尔夫人在1811 年翻译了奥古斯特·施勒格尔的《戏
剧文学教程》。发展到后来使斯塔埃尔夫人写了《论德意志》一书,在此书
中她对法国文学更少好评,而称颂莎士比亚和德意志作家。她屏弃了古典文
学的章法和批判精神,以激昂的笔调赞颂“热情”的美德,这纯粹是施勒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