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崇拜三种人:一是体育明星,二是电影明星,三是成功的商人。
那么多的人,凭什么只崇拜这三种人呢?
说来简单,因为这三种人的身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物件:钱。这三种人的身后都有着天文数目字的金钱。
对了,说穿了,美国人崇拜的是钱。
这就叫美国文化,赤裸裸的拜金文化。
环顾着这些成就,郭燕问王起明:
“起明,你说,咱们全有了,房子、车,财产——金钱,咱们还缺少什么呀?”
王起明想了想,说:“缺,缺一样。”
“什么?”
“女儿。”
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大厅,旅客们一个挨着一个地通过海关检查,陆陆续续地往外走。
王起明和郭燕从入口急急忙忙地跑进大厅,唯恐迟到。
他们特别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到这里时没人来接而产生的恐惧和惶惑。他们怕让宝贝女儿也象他们当年初到此地时受到冷落。
他们挤到了接客人的第一排,张望着、搜索着、寻找着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孩,他们日思夜盼的亲生骨肉,他们的宁宁。
“看见了吗?”郭燕问丈夫。
“没有。”王起明伸长脖子向里张望。
“该到了。”
“是啊,该到了。”
他们的心都在“砰砰”地激跳。
突然,王起明高声叫道:
“来啦!在那儿!”
不错,是他们的女儿宁宁。她长高了,比他们离开北京时,可大不一样了。她梳着马尾辫,上身穿着件红色的毛衣,腿上裹着紧绷绷的牛仔裤。她是真的变了,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光彩照人的大姑娘了。
“快叫呀,快叫呀,”郭燕催促丈夫。
“宁宁——!宁宁——!”王起明在呼唤女儿。
“宁宁——!”郭燕也在喊,“妈妈在这儿!妈妈爸爸在这儿!”
他俩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们都流了泪。他们都使劲儿地挥着手,希望女儿能快点看见自己。
看见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女儿看见他们了。
宁宁望着父母,笑了,挥了挥手。
“宁宁!”
王起明还在叫着,郭燕已经伏在了丈夫的肩上,抽泣出声。还差几步远,王起明就迈过了栏杆,冲上去,抱住了女儿,在女儿额头上吻着。
郭燕也跟着冲上来,抱住女儿的头。
“爸爸!妈!”
宁宁这样呼唤着。
一句女儿普普通通的呼唤,竟使王起明和郭燕泪流满面!
在走出机场大厅的路上,王起明和郭燕一人一个问题接连不断:
“你好吗?”
“你一眼就认出我们了吗?”
“在飞机上吃午餐了吗?”
“你想爸爸妈妈了吗?”
宁宁回答着爸爸妈妈的连珠炮一般的提问,并且好奇地看着这世界上最大的机场和各色各样的人。
等王起明和郭燕的提问有了一个小小的空隙,女儿提了唯一的问题:
“这是美国吗?”
“是,这是美国,”王起明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纽约!”
要回答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可是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王起明不觉停住了脚步。他想起自己到这儿时也是问了这个问题。
出了机场,他们三人坐进了汽车。
宁宁非要抢着坐在前排座上不可。
“爸爸!这车,是你自己的吗?”她问。
“对,是咱家的。”
“够派!”
“什么,宁宁?”王起明问女儿。
“我说够派,真够派!”宁宁说,“您要是把这辆车在北京这么一开,非震倒一大片不可呀,是不是,爸?”
王起明被女儿的话,逗得直乐:“没错,没错儿!”
“有您这么震人的车,我也用不着打的了。”
“打的?”郭燕在后座上问,“什么叫打的呀?”
“妈!您在纽约混了这么多年,怎么不知道什么叫打的呀!
打的就是坐出租汽车啊!”
“你在北京,不骑自行车啦?”王起明问她。
“骑车?那多丢份呀!”
“这孩子,一口的北京腔!”王起明又乐了起来。
倒不是女儿的话怎么可乐,今儿这种日,不论女儿说什么,王起明都觉得顺耳、好听,都忍不住地要让笑意流露出来。
郭燕没怎么插嘴,光是坐在后座上,摸着女儿蓬马松的尾巴松头发,好象是总也摸不够似的。
宁宁则是对什么都觉得新鲜、好玩。
她的眼睛可是不够使的。
在路上,对车流,对高楼大厦,兴趣浓得不得了,不断地问这问那。
到了家,她又楼上楼下,客厅卧室的看不够,还用手摸。
郭燕把她带上楼,指着她布置好的卧室说:“宁宁!这是你的房。”
谁想宁宁一撅嘴,说:“不,妈妈,我不要住这间小的,我要住楼下的大屋子里头。”
“傻店头,那是客厅,不能睡人。”
“什么客厅不能睡人呀,美国怎么这么多的规矩呀,我就睡大屋子。不是说美国自由吗?爱睡哪儿睡哪儿,爱怎么睡怎么睡!”
“好好好,反正是自己家,爱睡哪儿就睡哪儿吧!”王起明息事宁人。“来来,叫爸爸好好看看!”
他把女儿拉到身边,仔细端详。
宁宁十六岁,几乎和郭燕一般高,亭亭玉立。
她白白的脸蛋上,找不到半点瑕疵,细嫩娇柔。水汪汪的大眼睛,比郭燕的眼睛还美。她的胸已经高高的隆起,这使她平添了几分成熟。
“长大啦!”
王起明感慨地说。
女儿看着父亲,觉得挺好笑。
“你先让孩子睡一会吧,倒一倒时差,”郭燕说,“宁宁,睡一会。”
可宁宁根本没有时差的感觉,没有半点倦意。
她一个人跑出屋子,在草坪上,在花丛中,审视自己的新家。
窗前,王起明和郭燕在看着自己的女儿。
“宁宁,长大了。”王起明说。
“嗯。”
“她性格和以前有点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也说法上,反正,她不象你那么温顺。”
“那就是象你,又宁又撅!”。电子书下载
王起明笑了。
他爱听这个。他觉得女儿的性格上是象自己,接受能力强,反应快,不服人。
这使他满意。
“可是,”他说,“她绝对不会知道我们这几年在美国受的苦。”
“当然。”
“我得跟她讲讲。”
“去你的!少来那套忆苦思甜,”郭燕说,“我倒是觉得,这几年不在她身边,欠下她的不少。”
“欠下多少补多少!”
王起明认认真真地说。
为了弥补对宁宁的爱,王起明夫妇便可以说尽了全部的心力。
他们对宁宁,是有求必应。
吃的,给的是最有营养的,最好吃的,也是价格最贵的。
穿的,给的是最时髦的、质地最好的,当然也是价格最贵的。
有的时候,王起明会说一两句这样的话:“燕子,你看看你是不是太宠着宁宁了?”
郭燕总是这样回答:“咱们受了这么多的苦,难道不是就为了她的幸福吗?”
只要她这样的回答,他总是无话可说。
王起明嘴上说不要太娇宠了宁宁,可实际上,他要宠起女儿来,比谁都要厉害。
自从宁宁到了纽约,所有的周末,他都陪着宁宁去玩了。
纽约的游乐场所、公园和餐馆,他们爷儿俩都去了一个遍。
这个时候,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慷慨,几乎可以说是一掷千金。
他觉得,这一切都正常太应该了。
是啊,我们受的一切苦,难道不就是为了她吗?
他一直这么想。
不要说是抛掷一些金钱和时光,就是把所有的资财都花在宁宁的身上,不也是应当应份的吗?
无可争议地玩,无可争议地去花钱,不为别的,只为女儿一个满足的笑。
至于宁宁自己,倒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特殊,有什么不应该的。
自从这个16岁的姑娘一踏上美国领土,就生活在无以复加的溺爱之中,所有的物质需求,只要她一开口,就都能满足。
这些,她在北京,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可是,在美国,她就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美国,就应该如此。这一切就是天然的,不需费脑筋去判断有什么应该有什么不应该,伸出手去拿就可以了,闭上眼睛去享受就可以了。
她认为,美国,人人都是这么生活,人人的日子都这么过,这确实太棒了!她并没有试图了解父母是经过怎样地一番奋斗拼着性命才得到这一切的。
她不去想那一切,也就因此心安理得地去索取,不断地索取。
这天,她在吃早饭的时候,正视着王起明,大声地说:“爸爸!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