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诗经魏风葛屦:〃维是褊心,是以为~。〃汉书龚遂传:〃面~王过,王至掩耳起走。〃后代〃讽刺〃〃讥刺〃的意义由此发展而来,但是后代所谓〃讽刺〃〃讥刺〃往往是用旁敲侧击的话去指摘别人的错误或缺点,而上古所谓〃刺〃则多是直接指出过错。
(三)名刺(后起义),相当於后世的名片。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字漫灭。〃
注意:〃刺〃不等於〃刺〃。〃刺〃从〃束〃,〃剌〃从〃束〃。〃剌〃读là。
400。【折】
(一)读zhé,及物动词。把东西弄断。诗经郑风将仲子:〃无~我树杞。〃〔~狱〕断案,判断讼事。易经丰卦:〃君子以~狱致刑。〃论语颜渊:〃片言可以~狱者,其由也与!〃(由:仲由。)引申为挫折,特指军事上的挫败。史记淮阴侯列传:〃~北不救。〃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今曹操新~衄,方忧在腹心。〃
(二)不及物动词。断了。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淮南子天文:〃〔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地维绝。〃岑参白雪歌:〃北风卷地白草~。〃这个意义后来读shé。
(三)读zhē。转,反转。战国策西周策:〃周必~而入於韩。〃引申为弯曲。淮南览冥:〃河九~注於海。〃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安能摧眉~腰事权贵?〃又为使理屈。胡铨上高宗封事:〃引古谊以~之。〃
401。【戮】
(一)杀,处决,处以死刑。左传成公三年:〃首其请於寡君而以~於宗。〃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者也。〃在这个意义上也写作〃僇〃。
(二)〃戮力〃二字连用,表示〃合力〃〃并力〃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将~力而攻秦。〃又淮阴侯列传:〃相与~力攻秦。〃在这个意义上又写作〃戮〃。
402。【问】
(一)提出问题,询问。左传隐公元年:〃敢~何谓也?〃引申为追究,责问。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汉书龚遂传:〃吏毋得~。〃又为问候,慰问。汉书张禹传:〃太官致餐,侍医视疾,使者临~。〃
(二)赠送,馈赠。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杂佩以~之。〃汉乐府有所思:〃何用~遗君?〃
(三)音信,书信。曹丕与吴质书:〃书~致简。〃
403。【对】
(一)回答在上的提问。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意:有时〃对〃并不是真回答什么问题,只是在上的说了,在下的接着说,也叫〃对〃。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曰:'君何患焉?'〃又宣公二年:〃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注意:在古代汉语里〃对〃字一般只用於对上回答,对下回答则不用〃对〃。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这里不能说〃子对曰〃。
(二)面对。史记万石君传:〃~案不食。〃曹操短歌行:〃~酒当歌。〃
404。【许】
(一)应允,跟〃辞〃相对。左传隐公元年:〃亟请於武公,公弗~。〃又僖公五年:〃弗听,~晋使。〃汉书张禹传:〃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现代有双音词〃允~〃。注意:上古的〃许〃字和现代的〃许〃,意义虽然非常相近,但是不完全相同。上古的〃许〃字一般只有〃应允〃的意思,没有〃容许〃的意思。
(二)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吴均与朱元思书:〃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水经注渐江水:〃山有石壁二十~丈。〃〔几~〕多少。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
(三)〔何~〕何处。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人也。〃又为如何,怎样。谢朓在郡卧病诗:〃良仪意何~?〃〔如~〕这样。指达到这样程度。朱熹观书有感诗:〃问渠那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
405。【省】
(一)读xǐng。视,视察,察看。周礼春官大宗伯:〃~牲镬。〃(牲:作祭品的牛羊豕。镬huò:煮牲的器具。)礼记月令:〃命有司~囹圄,去桎梏。〃(囹圄línglǚ:监狱。)引申为看望父母,探望尊长。礼记曲礼上:〃昏定而晨~。〃(昏定:指伺候父母安睡。)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之。〃洛阳伽蓝记王子坊:〃江阳王继来~疾。〃后代说〃~亲〃,〃归~〃则专指探望父母,非亲属关系则很少用〃省〃了。引申为检查,反省。论语学而:〃吾日三~吾身。〃又为政:〃退而~其私。〃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注意:这些意义都不能读shěng。
(二)读shěng。减少。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贬食~用。〃今熟语有〃~吃俭用。〃
(三)读shěng。天子所居之地,宫禁。〃~中〃即〃宫中〃。汉书昭帝纪载:汉昭帝即位时才八岁,让他的姐姐在〃~中〃照顾他的生活。引申为国家的中央行政机关名称。唐有六省,〃尚书~〃为其中之一。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府以之决疑。〃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又於各路(各行政区)设〃行中书~〃(中书省的派出机关),简称〃行~〃,最后又简称为〃省〃。现在的〃省〃由此发展而来。
406。【审】
(一)详细,详尽。礼记中庸:〃博学之,~问之。〃引申为明白,清楚,确实。司马迁报任安书:〃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矣。〃
(二)观察,审察。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则为福矣;闻而不~,不若不闻矣。〃贾谊过秦论下:〃察盛衰之理,~权势之宜。〃
407。【虑】
思量,打算,考虑。论语卫灵公:〃人无远~,必有近忧。〃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必有一失;愚者千~,必有一得。〃又:〃愿足下孰~之。〃引申为心思,意念。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而后作。〃楚辞卜居:〃心烦~乱,不知所从。〃注意:古代的〃虑〃不当〃忧愁〃〃耽心〃讲,跟〃忧〃区别很严。
[辨]计,虑,图,谋。这四个词是同义词,其间只有细微的分别。〃计〃是心中盘算,着重在订计画或定计策;〃虑〃是反复思考,着重在把事情想透;〃图〃是考虑后有所决定,有时表示打算对付别人;〃谋〃的意义比较接近〃图〃,但它又另有咨询的意思。四个字常常可以相通,所以〃熟虑〃可以说成〃熟计〃,〃宏图〃可以说成〃宏谋〃;有时常常对文,如〃深谋远虑〃,〃诈谋奇计〃等。
408。【怨】
(一)心怀不满,埋怨,抱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闻忠善以损~,不闻作威以防~。〃论语宪问:〃不~天,不尤人。〃楚辞离骚:〃~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二)恨。左传成公三年:〃子其~我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於是大~灌夫魏其。〃用作名词,表示仇恨。左传成公三年:〃无~无德,不知所报。〃孟子梁惠王上:〃构~於诸侯。〃今成语有〃恩~分明〃。
409。【忍】
(一)忍耐。左传成公二年:〃吾子~之。〃论语卫灵公:〃小不~则乱大谋。〃
(二)狠心。史记项羽本纪:〃君王为人不~。〃又为凶残,如说〃残~〃。
(三)忍心。孟子梁惠王上:〃臣固知王之不~也。〃又:〃见其生,不~见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
410。【快】
高兴。孟子梁惠王上:〃然后~於心与?〃又:〃吾何~於是?〃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行数里,心不~。〃现代有成语〃亲痛仇~〃〃拍手称~〃和双音词〃愉~〃〃~乐〃〃痛~〃等。注意:古代〃快〃字只有这个意义。〃快速〃的意义古代说〃速〃,说〃疾〃,不说〃快〃;〃锐利〃的意义在古代只能说〃利〃,不能说〃快〃。
411。【兴】
(一)起,起来。论语卫灵公:〃从者病,莫能~。〃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乃自~,案行军营。〃引申为举,发。孟子梁惠王上:〃抑王~甲兵,危士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孙坚~义兵,讨董卓。〃
(二)发达,昌盛,跟〃废〃相对。论语子路:〃事不成,则礼乐不~。〃司马迁报任安书:〃稽其成败~坏之纪。〃
(三)读xìng,去声,兴致,兴趣(后起义)。世说新语任诞:〃吾本乘~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