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宾的家人面前,都得礼敬有加。
但最受震惊的,还是曾国藩本人。这一天的日记表明,曾国藩对李续宾是极有信心的,根本不会认为李续宾会遭受到灭顶之灾,就算战败,也不会有生命危险。然后情况如此出乎意料,让曾国藩泪飞顿作倾盆雨:中夜以思,泪下如雨。
李续宾之死,用曾国藩的话来说,就是:如车脱一轮,鸟去一翼。
由是太平军声势复振,曾国藩再度转入艰苦的守势。
(13)神秘的碟仙
十二月二十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杨名声、杨镇南等三人同行。天雨,少霁,意者吾温弟可得归骨乎?见客二次。阅《读书杂记馀篇》。下半日心绪作恶,因无耐性,故刻刻不自安适,又以心中实无所得,不能轻视外物,成败毁誉不能无所动于心,甚愧浅陋也。是日早写家信,交刘良二带至家中,限年内到。
三河之败而后,曾国藩六神无主,不停的派人去寻找弟弟曾国华的遗骸。最后是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派了两个人,一个叫朱蔡七,一个叫刘步瀛,去寻找李续宾的尸身时,捎带脚把曾国华的尸体找到了,只是被太平军割去了首级。
说起这个曾国华,他的运气实在是有点不大好,按说曾家几代人栽培出来,他应该有点读书的天份,但不知为什么,曾国华连个秀才都没考上,很没面子。到了太平天国的洪杨之乱,曾国华就成为了湘乡团练中的活跃人物,他虽然称不上名将,但好歹打过不少的胜仗。
事后曾国藩痛定思痛,发现弟弟的死,都是自己所造成的:
去年我兄弟意见不和,今遭温弟之大变。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名证。
这句话,是曾国藩写给曾国葆、曾国荃及曾贞幹三个弟弟的信。意思是说,去年的时候,他因为压力太大,心理崩溃了,在家里疯了一样闹事,和每个弟弟吵架,弟弟们躲起来了,他就去弟媳妇吵架。结果怎么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这事真的一点也不假,把弟弟给活活吵死了吧?
反省之后,曾国藩又写了第二封信,提到了四月份时,曾请过一个叫刘昌储的人,在他家里请乩。请乩,类似于比较原始的请碟仙,只不过是有一个绳子,将一根木棍悬吊起来,下面是一个装满了沙子的簸箕。再找四个年龄一样大的孩子,把手放在木棍上,等待不长时间,就见乩仙显灵,木棍自己动了起来,在沙子上写出字来。
当时乩仙写出来的字是:赋得偃武修文,得闲字。
当时曾国藩仔细一研究这句话,嗯,赋得偃武修文,就是把赋字的武字去掉,只剩下一个贝字,贝字修文,是再加上反文旁的意思,嗯,这是一个败字啊。
于是曾国藩严肃的问:请问乩仙,败字何指啊。
木棍自动在沙子上写道:为九江言之也,不可喜也。
曾国藩摇头:差矣,乩仙你差矣,九江刚刚取得全面胜利,气机正盛,败你个头啊败。
木棍又自动写道:为天下,即为曾宅言之。
写完了这句话,乩仙就撤退了,曾国藩再问也没有反应了。
这次封建迷信活动,曾国藩除了弄个满头雾水之外,一无所获。临到了曾国华战死三河,他才恍然大悟。这个败字,是指曾宅有难,岂不是正应在曾国华之死上吗?
由是曾国藩于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写信给所有的弟弟们,分析说:
然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能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求力挽家运。
曾国藩的顶尖人生智慧,尽体现在这句话里。
(14)智慧源于观察
十月二十八日附记:
王春发:口方鼻正,眼有清光,色丰美,有些出息。初当散勇,在吴稳正处打大旗,五年冬当百长,八年三月帮办。年二十三岁。父四十六,母四十。
毛全陛:鼻梁正,中有断纹。目小,睛无神光。口小。不可恃。住平江五里亭。四年随李扩夫,六年十二月在贵溪充哨长,现充哨官(天头:父亡母存。弟二十四,在本哨当勇,四年至今未假,衢州充哨官。)。
唐顺利:三十八岁,常宁人。目小有精光,眉粗,笨人。二年在长沙入苏营至南京。五年在李卿云麾下当奋勇,贵溪升哨长。本年三月升哨官(天头:三年至江西罗玉麾下。兄弟四人,三兄皆在家。发粗)。
史传相人之书《冰鉴》,为曾国藩所作,但只要对曾国藩稍有研究者,就会否认这种可能。盖因《冰鉴》一书中所瞎掰的相人之法,与曾国藩的招术,根本就不是一个路子。
那么曾国藩是什么路子?
曾国藩的路子,就是一日接一日的仔细观察之中。比如这则日记,曾国藩记载了一连串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些人相当于公司里最低层的普通员工,可是曾国藩很用心的观察他们,研究他们,并记录下相关的资料。这样的话,一旦有事情需要人手的时候,他在这些人堆里一划拉,看能不能找出个合适的来。
还有就是,曾国藩研究过这些人,知道这些人的短长,那么,等到委任这些人办事的时候,就不至于盲目,至少委托错了人,把事情办砸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许多。
比如说这里有三个人,第一个王春发,曾国藩认定他有点出息。第二个毛全陛,单看长相就有点靠不住。这个靠不住,可不是自己的主观印象。概因你看他长得靠不住,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你如果非要授重任给这样的人,那么由于他在别人那里的印象是负面的,影响肯定也是负面的,最终的结果,铁定就是一个靠不住。最后一个叫唐顺利,曾国藩说他是个笨人,笨人只能派笨差使,发布最简单的命令给他,命令中稍微带点机动性,就又靠不住了。
总之,任用人的能力,取决于观察的能力是否靠得住。你观察的能力靠不住,必然是所用非人,吃亏上当。而如果你想提升任用人的能力,首先就要提升观察人的能力,这就要求你每天自觉自愿的,观察别人,研究别人,开始准确率未必会有多高,但积年累月,观察能力就慢慢提升了上来。
所以说,所谓相人之术,与对奕下棋并无区别,棋艺的高低取决于你浸淫于棋艺上的时间长短。相人的能力,则取决于投入到社会观察的时间长短,如果这方面不上心思,只琢磨找个诀窍,一下子让自己成为相人高手,这种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15)本章事件补
本章所涉曾国藩年谱纪事: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曾国藩48岁。
三月,曾国华至九江投军,留于李续宾军中。
三月,石达开率军由江西入浙江。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请起复曾国藩,令其督军援浙。
四月初七日(5月19日),李续宾、杨载福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太平军守将林启荣而下凡一万七千人死。
四月二十日(6月1日),萧启江、刘坤一等军攻陷抚州府。
四月二十四日(6月5日),湘军张运兰、王开化部攻陷江西建昌府。
五月二十一日(7月1日),曾国藩奉命驰援浙江。
五月二十五日(7月5日),湖南巡抚骆秉章亦奏请起用曾国藩督军援浙。
六月初七日(7月17日),从家乡启行赴浙。
六月,杨载福改任福建水路提督。
七月二十一日(8月29日),曾国藩抵南昌,拜会江西巡抚耆龄。
七月,清军江南大营挑壕筑墙围困天京。
八月初八日(9月14日),曾国藩抵河口军营,接统张运兰、萧启江、吴国佐各军。
八月十五日(9月21日)曾国荃等军攻陷吉安府。
八月二十一日(9月27日),李秀成、陈玉成联军大败清军于浦口,再破清军江北大营,天京解围。
八月:李续宾、都兴阿统兵进攻安庆,攻陷太湖后李继宾分兵攻打潜山、桐城,都兴阿经石牌直抵集贤关外,欲收分进合击之效。
九月初五日(10月11日),曾国藩抵建昌府,扎营城外。
九月二十六日(11月1日),曾国荃带勇一千至建昌大营,曾国藩留其勇为亲兵。
九月,李续宾奉命夺回庐州、连克桐城、舒城,进扎三河镇外。
十月初十日(11月15日),陈玉成、李秀成联军在安徽三河镇击杀李续宾部湘勇精锐六千人,李继宾、曾国华同日毙命。都兴阿闻讯退走宿松。
十月十一日(11月16日),曾国荃自建昌动身返湘募勇。
十二月初二日(1859年1月5日),张运兰自建昌府出发,奉命往攻景德镇。
十二月十一日(1859年1月14日),李鸿章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