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组织的战斗力有多强,取决于组织的系统结构。洪秀全以他天才的创意,瓦解了旧有的社会组织结构,从而把老头老太太,以及缠了小脚的家庭妇女,改靠成为了悍不畏生的铁血战士。
旧有的社会组织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家,一户户,爷奶爹妈《‘文》兄弟姊妹,这些最基本《‘人》的家庭单元,也构成了社《‘书》会的经济单元,也决定了《‘屋》人类的思维,都是以家庭亲情为主体,忙为家事忙,累为家事累,于别人家,却是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旧有的社会家庭结构,最让洪秀全痛心疾首。人人都打自己的小九九,不考虑他洪秀全,家家都拜自己的祖宗,不拜他洪秀全,这还象话吗?这样下去的话,还有希望吗?还有未来吗?
悲愤的洪秀全,以他天才的构思,重新结构了人类社会,他将落后的家庭单元制彻底取消,再按照信徒们的年龄分布,重新组织起来。老头一营,负责替洪秀全挖沟和泥修宫殿,老太太一营,负责洗碗刷锅做饭。壮年男子一营,负责上前线打仗,壮年女子一营,负责保护洪秀全的安全,少年美貌女子一营,按美貌程度编号,统统都是洪秀全的老婆。
这样的组织,立即将所有人都改造成为了忠心耿耿的铁心战士。比如前方迎战的壮年男子,他的爹妈姊妹,都在洪秀全身边侍候着,如果他不卖命的杀清兵,那么洪秀全就会把他的爹妈姊妹拖出动点天灯,这后果太可怕了,所以天平军将士悍不畏死,自己战死了,说不定自己的姊妹能够在洪秀全那里受到宠幸,不至于拖出去活活烧死。
同样的道理,其它各营,也都会拼死卖力,老头营不好好干活,老太太那边可就惨了。妇女营不卖力,爹妈丈夫孩子没一个能落得个好。
相比于清兵这边,就宽松得太多了,清兵就算是临战逃跑,官府也断不可能逮他爹妈来点天灯,所以官兵未战先逃,情理之中,太平军将士越杀越猛,必然之事。战斗力相差悬殊,结果也就大为不同。
这种对社会组织重新结构的模式,又称之为裹胁。
裹胁的意思是说,其实你心里并不乐意,但你只能咬牙去干,否则结果太惨太惨,惨到了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程度。
裹胁的力量有多强?
太平军攻克武昌,将群众集中起来,讲道理之后,再度出发,武昌城竟尔为之一空,所有的人统统被裹走了。
不管你对此认识有多么清醒,全都没用,因为你家人总会有缺心眼的跟你扭劲抬杠,或是不懂事的孩子被裹入了童子营,或是年成糊涂的父母被裹入了老人营,只要你家人有一个被裹进去了,全家就难逃一劫,只能替洪秀全卖命送死。
这就是洪秀全,此人号令天下,绝非是无缘无故的。没有点真本事,也断无可能将大清江山折腾的风雨飘摇。
正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洪秀全重新结构社会体系的后果,是将曾国藩的人生美梦,彻底击碎,被迫沦为了下岗职工,不得不重新创业。
(12)下岗职工曾国藩
可以说,是洪秀全成就了曾国藩。
当然,这种成就,说起来也是极是惨烈,中间那怕是稍微出上那么一点点岔子,曾国藩也会历史除名了。
简单说来就这样,洪秀全与曾国藩,这一双冤家构成了正反的两极。当曾国藩顺风顺水的时候,正是洪秀全霉运当头之际。而当洪秀全掘起天下,曾国藩的人生曲线,则忽悠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话说到了洪秀全创业成功之际,也就是咸丰元年,曾国藩遇到了抠门怪老板,让他的事业走向顶峰,生活陷入极度的困窘。
事业走上顶峰,应该是有得钱赚啊,怎么会生活陷入困窘呢?
说起来都怪咸丰皇帝太操蛋,曾国藩最大的心愿,就是放外差去捞钱,可是咸丰皇帝发现他的能力比较强,就鞭打快牛,让曾国藩任职于礼部侍郎,同时兼工部侍郎,兼兵部侍郎,再兼吏部侍郎。朝廷总共才六部六侍郎,让曾国藩一个人就兼了四个。
这等于是曾国藩一个人,把整个朝廷的工作全部承担了下来。曾国藩的工作能力究竟如何,到这儿就应该有个谱了。
一人身兼四职,这么能干的员工,快点给长工资啊。可是咸丰皇帝非便不给曾国藩加薪,反而只给他最少的那份礼部侍郎薪水。四份工作一份薄薪,这种缺德到家的管理方式,把曾国藩逼得不停拿脑袋撞墙,过年的时候,借了二百两银子才渡过年关。
这个咸丰皇帝,怎么可以这样搞呢?
他就是这样搞了,你又有什么法子?
曾国藩急啊,急得上火吐血。象任何一个遭遇到这种不公对待的员工一样,他终于向老板发飙了。
咸丰二年,忍无可忍的曾国藩上疏,痛斥咸丰皇帝不懂得管理学,把个好端端的朝廷管理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咸丰帝揽奏大怒,当场将奏摺撕稀烂,怒不可竭的召军机大臣祁寯藻,要严惩曾国藩。可是老祁知道,曾国藩真是太难了,拿那么少的工资,却把整个朝廷的工作都给承担了起来,不是逼到急眼的份上,曾国藩至于这样吗?
于是祁寯藻替曾国藩磕头谢罪,解释说:曾国藩之所以敢这么搞,是因为圣上是明君啊,如果遇到昏君,借曾国藩一个胆儿,谅他也不敢。
所谓主圣臣直,这是替直谏大臣开脱的传统老套路,基本上是百用百灵。因为这个套路成功的套住了咸丰,如果他一定要惩罚曾国藩的话,岂不是成了昏君。
不想做昏君,还要惩罚曾国藩,有什么好办法呢?
有了,咸丰帝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传旨,曾国藩忠直有嘉,让他兼任刑部侍郎……奶奶的,你居然有功夫挑老板的错,铁定是工作太少闲的,这回让你兼五份差,看不忙死你才怪。
刑部是工作最繁忙的地方,咸丰这一手,肯定是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嚎淘大哭。哭罢,还得咬着牙,假装自己任劳任怨的样子,卖命的死干。
朝廷六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吏部户部,除了最后的民政口户部,朝廷的工作全归了曾国藩一个人儿。
到了这一步,咸丰皇帝心里终于有点过意不去了,确实不能这么对待能力强的员工,能力强毕竟不是罪过啊,怎么可以这样修理呢?
传旨,让曾国藩出京赴江西,负责监考,捞点外快吧。听说现在的曾国藩,全靠了替人家办红白喜事,当司仪收点小钱,这厮日子过得真是太难了。
曾国藩兴冲冲奔江西去捞钱,但他命中注定要做一个清官,未至江西,收到母亲去世已经一个月的消息。按当时的礼法,他只能,辞去官职,归乡守墓。如果不这样做,就为视为官迷心窍的不孝之人,在官场上断无前途可言的。
接到曾国藩辞去公职的报告,咸丰皇帝大喜:正好,横竖你也不能再马上回来上班了,要不要就趁这个工夫,把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给灭了吧。
就这么点小事,不难为你吧?
不难为才怪!
(13)曾国藩与洪秀全的能力比较
凭心而论,非曾国藩,无以摆平洪秀全。
当然,历史就是曾国藩摆平了洪秀全,所以这样说必然千对万对。但问题是,为什么是曾国藩,而不是别人摆平了洪秀全呢?咸丰皇帝当时派出了58名大臣,奔赴各地训练团练,对抗洪秀全,对抗的结果,是58人多半都被洪秀全摘去了脑壳。曾国藩比这58人强在哪里?又比洪秀全强在哪里呢?
衡量曾、洪二人的能力与水平,首先要看他们怎么动员群众,把善良的百姓送到战场上去,替他们撕杀。谁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优秀,动员的人素质越高,谁就必然会嬴。
先来看看曾国藩的动员水平及能力。
为了将善良百姓训练成铁血战士,曾国藩亲自写了个《操武艺》,以训练士卒,此文内容如下:
要保一方好土地,大家学些好武艺。武艺果然学得精,纵然有事不受惊。
石头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样。木板只要五寸宽,箭箭射在靶子上。
石头罐子破得阵,叉把锚子一齐进。靶子也立一块板,板上先凿四个眼。
眼内安个小木球,戮在锚子尖上留。只要枝枝戮得准,保守地方总安稳。
火器虽然是个宝,鸟铳却要铸得好。火药也要办得真,不然炸裂反伤人。
铳手若是不到家,不如操演不用他。惟有一种竹将军,装得火药大半斤。
三股麻绳紧紧缠,一炮响动半边天。件件武艺皆无损,石头锚子更要紧。
石头不花一文钱,锚子要出一道圈。若是两个习得久,打遍天下无敌手。
读书子弟莫骄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