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渥约旱目捶ǎ遣豢赡鼙磺科然虮煌捕饽阄业墓鄣悖腔嵩敢饨邮芪颐呛桶焉铺鹊目肌! �
林肯在一百年前说过相同的话。以下是他的说法:
“一句古老而真实的格言说:‘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忠实的朋友。用一滴蜜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了。”
认识到“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捕到更多的苍蝇”的人,日常行为中也会显示出温和友善的态度。玛利兰州路德维尔市的盖尔·康纳就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有一次他买了一辆新车子,却在四个月以内三次把车子送进汽车经销商的保养场里去。他对卡耐基班上说,“很明显的,和保养场里的经理谈话、讲理,或指责他,都不可能使我的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
“我走到汽车展售室,要求见见他们的老板怀特先生。稍微等了一会,我在引导之下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先自我介绍一番,向他说明我之所以向他的公司买下一辆车子,是因为朋友的推介。他们都曾经向他买过车子,说车子的价格很公道,服务也很好。他所到我这些话后,就满意地微笑起来。然后我再说明我跟他的保养场之间的问题。我进一步向他指出,‘我想你一定极为关心可能有损你良好商誉的事情。’他表示感谢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并且向我保证我的问题一定会获得解决。他不但亲自去照顾这件事情,而且还在我的车子送修的时候,把他自己的车子借给我用。”
仁厚、友善及称赞比任何暴力更易改变别人的心意。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友善开始,谨慎地与别人发生直接的争论,将使你的处世艺术进一步提高。
所得税顾问派生为了一笔不该收所得税的款子,和税务稽核整整争论了一个小时,那位稽核傲慢而又顽固。派生决定不再同他论理,改变了另一个话题。他说:“比起其他要你处理的重要的事情来,这件事实在不足挂齿。我也研究过税务问题,但那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你的知识却是从实践中来的。有时,我也真想有份象你这样的工作。”这下,稽核在椅子上伸直了身子,开始和派生谈他的工作,态度慢慢地友善起来。三天后,派生收到了他的电话,说是那笔所得税决定不征了。
这位稽核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派生越和他争论,他越要强调职务上的权威。一旦承认了他的权威,争论自然偃旗息鼓了,而他,也同样变成了一位有宽容态度和同情心的人。
由此可见,真正赢得胜利的方法不是争论。争论要不得,甚至连最不露痕迹的争论也要不得。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即使偶尔获得胜利,却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能不衡量一下吗?是要口头上的、表面的胜利,还是要别人对你的好感?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
他说:“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点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点步。总之,不能失去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驱逐烦恼的技巧咬伤。”
关键是怎么样让步,让步到哪一种程度才不至于难堪,让你觉得还可以让对方接受。
提出问题者就要对这个问题通盘考虑。比如,要求长工资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自己让步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如果愿意留下来干该怎样让步?如果不愿留下来又该怎样让步?这些都要设计好。
另外需要考虑的是,当你提出这些要求之后,要想到领导也会对你提一些要求。比如说,既然你要长工资,那他就要要求你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原先的工作范围之内要你增加工作效率。当然你不希望这样,而只是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工资,甚至干比原来更少的事而增加工资。但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既给你加薪就必须确有价值。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的让步也会有所不同。
每个人都希望付出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这是理想主义行为,现实生活中这两者协调得很好的例子实在少见,往往是付出了未见得回报。
做好让步的准备,在条件相当的时候不必再犹豫,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等待下一次机会。这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
第二章 卡耐基与人相处的秘诀
一 了解对方的观点
………………………………………………………………………………
卡耐基的处世艺术不仅表现在对自我的了解上,而且还要求了解对方的观点。因为,只有弄清楚对方的观点,自己才能找到合适的应付措施。
卡耐基每年夏天都到缅因州钓鱼。他个人非常喜欢草莓和乳脂作饵料,但他奇怪地发现,鱼儿较喜欢小虫。因此,每次去钓鱼,他不想自己所要的,想的是鱼儿所要的。卡耐基的钓钩上不装草莓和乳脂,他在鱼儿面前垂下一只小虫或蚱蜢,说:“你不想吃吃这个吗?”
当你钓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同样地使用这种常识呢?
李罗·乔治就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常常有人问他,当所有那些战时的领导人物——威尔森、欧蓝多、克里门索——
被踢开和遗忘时,他为何仍然能掌握大权。他回答说,如果他的出人头地有任何理由的话,可能是因为他早已知道:要钓上鱼的话,饵必须适合鱼。
为什么要谈论我们所要的呢?这是孩子气荒谬的想法。当然,你感兴趣的是你所要的,你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并不对你所要的感兴趣。其他的人,正跟你一样,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
因此,唯一能影响别人的方法,是谈论他所要的,教他怎样去得到。
请记住!当你明天要别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譬如说,当你不要你儿子抽烟的时候,别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要让他知道,抽烟会使他无法加入篮球队,或赢得百米竞赛。
这是值得记住的一点,不论你是对待小孩子,或牛,或黑猩猩。举例说:有一天,爱默生和他的儿子要把一只小牛赶入牛棚,但他们犯了一个一般人所犯的错误——只想到他们所要的:爱默生在后面推,他儿子在前面拉。但那只小牛所做的正跟他们所做的一样,它所想的只是它所要的。因此牛蹬紧双腿,顽固地不肯离开原地。那位爱尔兰女仆看到了他们的困境——她虽不会著书立说,但,至少在这一次,她比爱默生拥有更多关于牛马的知识。她想到了那只小牛所要的,因此她把她的拇指放入小牛的口中,让小牛吮着手指,同时轻轻地把它引入牛棚。
从你出生之后,你的所做所为,都是因为你有所需求。你那次为什么捐给红十字会一百美元?因为你要助别人一臂之力,因为你要表现一种美好的、不自私的、神圣的行为。“既然你把这件事行诸于我们的兄弟身上,等于就是行诸于我的身上。”
如果你对行善的感觉比不上你对那一百美元的喜爱,你便不会有那次的捐赠了。当然,你捐钱可能是因为你不好意思拒绝,或你的一名主顾请你这么做。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你捐赠是因为你需求什么。
奥佛史屈教授在他那本启发性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行动出自我们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给予想劝导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商业界、家庭中、学校里、政治上——最好的一个忠告是: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就可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安祖·卡耐基,这个贫穷如洗的小孩,开始工作的时候每小时的工资是两分钱,最后捐赠了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他很早就学到,能影响别人的唯一方法,是以对方所要的观点来做。他只上过四年的学,但是他学到了如何对待别人。
举例来说,他的嫂嫂,为她那两个小孩担忧得生起病来。
他们就读于耶鲁大学,为自己的事,忙得没空写信回家,一点也不理会他们母亲写去的焦急信件。
于是卡耐基提议打赌一百块钱,他不必要求回信,就可以获得回信。有人跟他打赌,于是他写了一封闲聊的信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