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银行打交道的正确方法
当我们思考如何降低每月的分期付款额时,并没考虑到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与银行打交道,许多事就容易得多。思考这个问题是应该的,因为很多女性根本没有受到银行行员的公平对待。
不过,也不能把责任都推给行员。一方面,并非所有行员的服务态度都很差劲,有愈来愈多的人把去银行当成一件愉快的事。另一方面,这种态度不符合自我负责的原则。你要记住:有债务的人,就拥有权力。你当然希望有支配自己生活的权力,不是吗?正好在和银行及行员打交道时,有一些基本的事是你能够且应该做的。银行人员对你是否友好,大部分是取决于你自己。
寻找合适的银行
有的银行确实一开始就没做到应有的服务,这种银行不适合你。你很快就能从“外观”发现这点,例如:银行设施、里面的员工和该银行现有的客户。如果你刚踏进一家银行,立刻觉得不舒服,那为什么还要待下去呢?
还有一些银行希望客户是公司的职员,而不是独立开业者。这虽然是他们的明确宗旨,但很遗憾,往往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若你是自己开业并希望贷款,那选择合适的银行,就是你随时要做出的重要财务决定之一。你必须慎选银行,了解银行里的人是否熟悉你的行业;如果不是,我建议你去找另外一家银行。否则你会有太多事情要解释、要“证明”。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很难指望从不了解你需求的银行得到专业服务。你还要进一步确认:他们不仅熟悉你从事的行业,而且喜欢并给予高度评价。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银行不是真的喜欢你,或甚至对你的工作保持怀疑,又怎么会资助你呢?
假如你是自己开业并希望贷款,那么尽量不要找分行。因为这样无法和决策者谈,你得耐着性子绕个大圈,而且只能透过客观的数字努力让银行答应放款。没有比起你终于说服一位行员决定资助你,但几天(或几星期)后却收到总行拒绝资助的信让人更沮丧的了。
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帮助你找到合适的银行:
那家银行有多少资本?(要求银行出示收支报表。这样你不仅表现出非常内行的样子,也真能从中了解很多情况。)
决定权在谁:是你的洽谈人员?还是总行?
他们了解你的行业吗?根据行员的观点,这个行业有什么机会与风险?有时,行员由于有接触类似客户的经验,可以提出好建议,例如:去找顾问、使用B计划、找公关或营销等。你会惊讶地发现行员可以和你一起认真思考。
他们可以提供哪些特殊服务?(既然你是特殊人物,为什么不应受到特殊待遇?)
要求银行提供类似性质客户的推荐。虽然行员不会马上告诉你某位客户的数据,但他可以打电话给客户,询问他们是否可以当推荐人。透过这种方式,你不仅可以由此掌握重要信息,还可以建立一些关系网络,带来利润。
银行人员举足轻重
当你确信银行符合合作的基本条件后,接下来就是关键了。因为最重要的并不是银行,而是“行员”。你不能和银行建立关系,却可以和行员建立关系。一位对你有好感、内行的优秀行员,会让去银行成为愉快的事。如果你是自己开业,那挑选一位这样的行员就绝对必要,他(她)很可能会成为你的事业的超级关键人物。
如果你够有自信的话,我会建议你直接找决策者(也就是银行主管)洽谈。道理很简单,因为其他人始终只是间接途径,所有重要的决定都由这个人制定。
怎样才能找到“对”的洽谈人员呢?你可以向有类似经验的人打听,也可以问你的税务顾问和律师,还可以向其他独立开业者打听。不过,即使你觉得第一个遇上的行员很好,也不要马上接受,至少要和三位行员洽谈过再决定。可以考虑一下你们的合作前景。
你希望一开始就保证受到尊重吗?非常简单,不要自己去约第一次的会谈时间。如果那人是你的律师或税务顾问推荐的,请他们帮你打电话,先替你美言几句,那你马上就能找到最佳入口。
同样的,你的洽谈行员以后当然也能成为很好的意见提供者。不管怎样,在你的关系网络里有一位喜欢你和你的公司的银行人员,对你来说大有益处。
建立良好关系
当你找到合适的行员后,应该明白你们之间是一种互惠关系。因此也要想一下,你可以为自己的行员做些什么。那位行员除了他的本职外,是否还会为你效劳,则取决于你的事业心了。关于如何和银行行员搞好关系,我有几个建议:
请他吃饭。你会发现,大部分行员在银行外都会变得轻松,有一点像你们联合起来反对银行似的。
定期把他所需的数据寄给他,随时更新你的资产报表,把你的缴税单影印一份给他。尽可能和银行行员合作愉快,也可以自然地从度假地点寄张明信片给他。
如果你某次预料到付款会出问题,可以在他发觉前先打电话给他———而且是在他想打电话给你之前。如果你知道自己将面临几个月的困难期,也可以把这个情况告诉他,拜托他给你透支三个月的贷款。
尽管你根本不需要,也可以平静地要求他提供透支贷款。你可以用这种方法为自己塑造信用可靠的形象。
不过,在你和行员的“友谊”中,有一点和其他的友谊关系不同:当你陷入危机或对自己的事业有所疑惑时,可能会和朋友们谈论,但永远不能和你的行员谈。永远不要和银行职员分享你对事业的疑虑———真的永远不要!
使用上述方法,你不仅能和银行行员维持有利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在希望改变贷款方式时,获得银行的实质帮助。
财富是保留给那些了解并遵守金钱法则的人
你能想象有些人真的不想有钱吗?大多数女人根本不想,至少不是把富裕当成基本目标。这是我们对几千名女性进行调查时得出的惊人结果!女人不想为经济状况担心,虽然希望能买得起某些东西、有舒适的生活,但是不会特别希望能拥有很多钱。因此,对绝大多数女人来说,累积财产的基本方法就是“节省”,不是我们所赚的钱让我们富有,而是我们“掌握”的钱。假使一无所有,那么对女人来说,即使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机遇,也没有任何用处。
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更节俭。但女人省钱主要是为应付紧急情况、买家具、汽车等贵重物品、度假、买房子或为了孩子,很少是为了自己和累积财富。
这与很多女人以家庭为目标有关,她们重视抚养孩子和拥有舒适的家。相反的,男人较常以经济状况为目标,希望透过金钱表现自我。因此买东西时常常用妻子的钱支付,时间一久,这些东西会渐渐失去价值。丈夫的钱则用来储蓄和买保险,合约“当然”是用丈夫的名字签订的。也就是说,妻子几乎一无所有,丈夫却累积起丰厚的财产。假如日后要离婚,法律却脆弱到无法在这方面保护妻子。
此外,我们还经常听到很乐观的话:“一切都会没事的,我可以靠我的另一半。”大多数女人对于管钱还是没什么兴趣,自然乐意交给丈夫———虽然他可能处理得更糟。
疯狂购物
一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会说:“疯狂购物?我和这个一点关系也没有!”真的吗?我们通常会因沮丧、寂寞、虚荣或干脆只当作休闲活动,很快便染上“疯狂购物”的癖好。购物癖就更严重了,几乎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现代人的典型病态。在德国,有两百万家庭因负债累累而绝望。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无节制消费的现象:懂得生活的人就会购物;购物的人就懂得生活。更可怕的是,有5%的人有购物癖。
社会科学家罗夫浩伯博士发现,二十五岁至四十岁的女性常有购物癖,其中几乎都是职业妇女。她们自己赚钱,显得自信而独立。然而在这个表像背后却是:她们只要一有购物的念头,就必须买、买、买,买衣服、化妆品,买任何东西。
为什么疯狂购物几乎只威胁到女人?在婚姻关系中,买东西的事往往交给妻子,钱则由丈夫掌管。女人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能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因此虽然女人在工作中可以做出称职决定,在家里却无法拥有平等关系。妻子扮演小女人的角色,把经济交给丈夫处理———但往往正是她们自己让丈夫掌握她们的收入。所以女人对购物上瘾,不但是在惩罚阻碍她独立的另一半,同时也是惩罚自己的软弱。她们帮自己找的出气简就是:不断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