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禹,大水乡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和配合他的工作,一定积极为他的活动创造条
件,希望他能到大水乡支教。”
“支教只是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孩子读
不起书的原因就是经济不发展。”沈义勇说,“所以,我就请徐本禹到大水乡来,
利用他自身的资源为大水乡的发展带来机遇。”
当日晚,大方县县委组织部张部长与徐本禹也有一次谈话。“张部长也说,
希望我能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学校资源,学有所用,发展地方经济,从根本上
改变大方县贫困孩子的受教育状况。”徐本禹说,寒假期间,他就产生了唤起全
社会关注西部地区贫困儿童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途径。
“与沈书记和张部长谈话后,我的想法就开始‘升华’了,从单纯的支教行
为变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徐本禹说,在来狗吊岩之前,目标很单一,就是把
孩子们教好,但现在他认为这样的想法有点狭隘,应该由点上升到面,上升到带
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在支教的同时,利用自己所
学的知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一点事情,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和价值。
大水乡大石小学的办学条件更差,学生更需要帮助,而且当地政府很重视教育和
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决定忍痛割爱,离开狗吊岩,到更需要帮助的地方去!”
“我认为志愿者应该成为一种桥梁,而不是单纯支教。”徐本禹说,只有这
样,意义才会更大一些。 2004年7月,徐本禹正式离开狗吊岩。 与狗吊
岩相比,大石村同样贫穷。
按照大石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成良的介绍,大石村是大水乡最偏僻落后的村庄,
全村187户,783口人,人均年收入约200元,村里的机动车是外出打工
者购买的两辆摩托车。
王成良说,大石小学始建于1944年,没有在教育局备案,没有公办老师,
现在所有的老师都是自愿的,老师们的月工资在110-150元之间。
大石村小学的教室是一座两层木质结构的楼房。踩上去,感觉整个建筑都在
摇摇晃晃。木质楼房的每层楼有三个房间,分别安置1-6年级6个班的学生。
教室的墙壁是用竹子编织而成,四处透风。
“冬天孩子们勉强挨得过。”学校老师高松说,没有取暖设施,孩子们都是
硬挺着,这让他心疼。
“徐老师说要给大石村换一个新的面貌。”35岁的校长王成范谈起徐本禹
时,脸上就挂满了笑容。
王成范说,知道徐本禹要到大石的消息后,村里人就一直盼着徐老师的到来。
8月27日,大石小学报名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天。
“村民们知道徐老师要来,都来给孩子报名了。很多辍学的孩子都回到了学
校,这学期学生由128名增加到近200名。”校长王成范说,本来学校每学
期收70元书杂费,但徐本禹说了,只收40元书费,杂费他去争取。
8月30日,徐本禹告诉记者,大石村128名学生的杂费已经落实。不可
避免的是,徐本禹的离开在狗吊岩掀起了轩然大波。
狗吊岩为民小学的创办者吴道江就颇有微词:“徐本禹的离开不仅伤害了我
的感情,而且还伤害了孩子们的感情。因为他承诺要在狗吊岩呆两年,要带一个
年级的学生升入初中。
吴道江表示,徐本禹的离开对为民小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非常希望有更
多的志愿者到为民小学支教,但他不想要“编制外”的志愿者。“学校最大的问
题就是教师资源的短缺。
为民小学有6个年级,只有4位老师,长期下去,不仅老师吃不消,学生们
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吴道江尤其感到失落的是,很多志愿者和捐赠物资都是
追随徐本禹的,徐本禹走到哪,志愿者和捐赠物资就走到哪。”为民小学能办一
天算一天,即使倒闭,我也无可奈何。“
徐本禹的学生对老师的突然离去也感到不可理解。14岁的杨光军说,徐老
师走之前,班上的人都不知道。“他走之后,我们非常想念他,希望他还能回来
教我们,还能给我们寄来书费,徐老师曾答应给我们的。”
徐本禹的“品牌效应”
看得出,能把徐本禹“挖”到大水乡支教,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非常满意。
沈义勇说,他看重的是徐本禹的品牌效应。为此他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借
用网络和媒体。
6月26日至7月3日间,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到贵州看望徐本禹,
并拍了一组徐支教工作的照片,发在天涯社区网站,很快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借此机会,沈义勇在天涯社区公布了徐本禹和他自己的电话号码。
“我很多时间都在回复短信。”徐本禹的手指一直停留在手机键盘上,不停
的收发着短信,“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和我联系,表示要用各种方式支持贫困儿童
上学。”沈义勇也认为宣传达到了效果。
“帖子在天涯的点击率非常高,现在超过了100万次,并引起了国外媒体
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沈义勇说,现在已有13个国家的热心人士通过网络了解到徐本禹的支教事
迹,并要求资助大石小学的贫困学生,美籍华人陈旭昭女士还在美国进行募捐,
为大石小学的学生资助2000美元。
“我就是要借助徐本禹的‘品牌效应’,吸引外界资源走进大水乡”。沈义
勇说,徐本禹的资源优势应该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浪费。
54岁的王昌茹就一直在关注徐本禹的事迹,7月初她从武汉赶到了大方县,
“我是冲着徐本禹来的,徐本禹走到哪,我就跟到哪。”王昌茹说,她决定与徐
本禹一起支教。
目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广播学院、贵州大学
等高校的志愿者先后赶到大水乡,与徐本禹一起进行支教和社会调查。
据大水乡政府统计,截至8月29日,共有36名志愿者在大水乡支教或考
察。受捐赠的小学生达188人,捐助资金13760元。最让沈义勇感到自豪
的是大石村小学的修建工作马上就要开始。
“华中农大捐赠了8万元,省教育厅拨款20万元,毕节地区教育局5万元,
大方县教育局3万元,总计36万元。”他高兴地说:“志愿者的行动得到了贵
州省省委书记的重视。”沈义勇和徐本禹的下一步棋就是要整合外界资源,帮助
大水乡脱贫致富。“目前我们和华中农大已经达成协议,他们要在大水投资项目。”沈义勇说。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