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在国内社会治安、经济政策、阿富汗问题等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上,居内久总理部与齐亚·哈克总统产生了深刻的分歧,难以弥合。
导致居内久总理被解职的直接原因,是他企图限制齐亚·哈克总统权力的一项计划被泄漏。
进入1988年,居内久总理与齐亚·哈克总统之间的权力之争逐渐明朗化。2月,居内久曾对齐亚·哈克说,你作为总统是我的上司,而作为陆军参谋长,我又是你的上司,示意齐亚·哈克最好辞去自1976年3月以来一直担任的陆军参谋长职务。对此齐亚·哈克断然拒绝。他在3月召开的国民议会的讲话中警告居内久说:“巴基斯坦所有的事情不能由我说了算,同样,任何人也不能设想把我变成他的主子的喉舌。”5月26日,齐亚·哈克在接受中国记者对他即将访华进行的采访时说;“前七年我这个总统有绝对权威,说话别人能听。后三年(指居内久政府成立后)我变成了名誉上的总统,说话不那么灵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居内久总理计划在5月30日齐亚·冶克总统出访中国时,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宣布解除对4月10日欧杰里军火库爆炸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两名军队高级将领的职务,并把责任归咎到作为陆军参谋长的军队最高领导人齐亚·哈克将军身上,迫使他辞去陆军参谋长的职务。齐亚·哈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震怒。因为陆军参谋长之职是齐亚·哈克赖以统治巴基斯坦的重要支柱,失去这根支柱,无异于失去总统权力。因此,齐亚·哈克当机立断,取消原定的访华计划,于5月29日晚抢先动手,解除了居内久的职务。
实际上,居内久在任职期间还是尽心尽职的,帮了齐亚·哈克将军不少忙,使他渡过了困难时期。
1985年在国民议会讨论对1973年宪法进行第8次修正时,国民议会的237名议员中有35名持独立见解的议员要求追究齐亚·哈克将军在1977年7月5日发动军事政变,对全国实行军法管制的责任。由于居内久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从中大力翰旋,才使议会一致通过在宪法中加上不追究1977年军管、认可军管以木的几乎全部军事管制法令、条例的内容,使齐亚·哈克的军法管制合法化。也正是由于居内久政府的密切配合,才使齐亚·哈克安然渡过了1986年4月贝娜齐尔回国后领导的大规模群众抗议活动——“贝娜齐尔旋风”的冲击,继续维持统治。
不管怎么样,齐亚·哈克解散国民议会的决定宣布后,全国群情鼎沸。经齐亚·哈克修改后的宪法规定大选要在解散议会后90天内举行,因此,贝娜齐尔又看到了一个新的机会,一个人民党进行合法斗争的良机。人民党热情的支持者都认为,如果大选果真能像齐亚·哈克宣布的那样在政党基础上自由、公正的进行,那么“谁也无法阻挡人民党上台执政!”
可贝娜齐尔依然呼吁大家保持谨慎。尽管她公开地对举行大选的许诺作了有条件的肯定反应,但她仍有不少疑窦。她对记者们说。
“如果在90天内举行自由公正、对各政党不偏不倚的选举,我们将表示欢迎。”
因为自由公正的选举意味着人民党和布托家族会重新上台执政。由佐·阿·布托组建的巴基斯坦人民党是在野的最大的反对党,也是反对党中唯一的全国性政党。自1977年7月5日佐·阿·布托被齐亚·哈克推翻并在1979年4月4日被处死后,布托夫人和贝娜齐尔共同担任了该党的领导职务。十多年来,贝娜齐尔领导人民党始终高举着反对齐亚·哈克独裁统治,要求恢复1973年宪法的大旗,顽强斗争,百折不挠,得到了巴基斯坦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同情。
但是,齐亚·哈克早就说过,他绝不会把政权归还给被他推翻的人。贝娜齐尔认为,齐亚·哈克与他自己任命的居内义总理也难于共事,他怎么能接受亲自下令处决的人的女儿出任总理呢?贝娜齐尔心中的疑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6月9日,齐亚·哈克总统正式宣布成立以他为首的由18人组成的看守政府,原政府成员仍占多数。他强调看守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即将举行的大选作好准备,并恢复国内稳定的局势。这样,齐亚·哈克又重新独揽了军政大权。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
6月15日,齐亚·哈克宣布伊斯兰宗教法为国家至高无上的法律。他在电视演讲中没有对这个法律作出明确的解释。到底何意?无人知晓。但舆论界普遍认为,齐亚·哈克在这时搬出伊斯兰法,矛头是对准贝娜齐尔的。
国内的乌尔都语报纸猜测,齐亚·哈克可以利用一些阿訇对伊斯兰教义的解释竭力阻止作为女人的贝娜齐尔参加选举,或者取消她成为议会中多数党领袖的资格。但贝娜齐尔怀疑齐亚·哈克能否得逞。因为经国内各宗教政党同意的1973年宪法已经宣布妇女可以成为政府首脑。况且,1985年经齐亚·哈克修改的宪法也写明妇女可以成为政府首脑。
贝娜齐尔尤其怀疑选举是否能自由公正。尽管人民党还不知道政党能否提名候选人参加选举,也不清楚何时举行选举,但贝娜齐尔仍然积极进行大选准备。齐亚·哈克曾说将在实行伊斯兰法后宣布选举日期,但至今仍未公布。贝娜齐尔怀疑齐亚·哈克在玩弄不愿同人民党在选举场上进行较量的故技。
值得欣慰的是,1988年6月20日,人民党向最高法院提出的拒绝齐亚·哈克1985年颁布的“选举人登记”条款的起诉终于有了结果。
早在1988年2月,贝娜齐尔就已向最高法院起诉,认为齐亚·哈克1985年颁布的“选举人登记”条款违法。因为该条款规定,所有政党都必须向当局注册。齐亚·哈克规定,凡希望参加选举的所有政党,都必须向当局指定的选举专员提出报告和领导成员的名单。而后选举专员就可以根据掌握的材料宣布任何一个政党不得参加大选。至于理由,则是含糊不清,任人评说。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选举专员居然还享有剥夺任何政党的成员14年的参选权利,甚至可以判处他们7年的有期徒刑。
齐亚·哈克当局实行的这项法律显然是要把贝娜齐尔领导的人民党排斥在选举场外。在法院审理这项诉讼案时,贝娜齐尔得到了曾经带头为她父亲布托先生上诉的巴基斯坦前总检察长叶海亚·巴赫蒂亚尔先生的支持。他答应在最高法院为贝娜齐尔的人民党出庭作证。
审理这一案件的法官多达11名,这是最高法院历史上法官人数最多的一次。6月20日,最高法院一致裁决:齐亚·哈克的登记条款“全部无效”。这是贝娜齐尔领导的人民党数月来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巴基斯坦人民在道义和法律上的胜利。
“议会政府是由政党组成的政府,政党政府是代议制政府的一个根本原则。”首席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选举最起码是统治得以合法化的法律手段。政党制度使议会选举的结果转变为政府。”另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同意这位首席法官的观点。他也认为:“以个人身份选入立法机构的人并不重要。只有在他们联合一起成为政党时,他们才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形成一股有某种影响的力量。只有当他们成为政党成员而不是立法机构单个的成员时,他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高法院推翻齐亚·哈克的“登记条款”,使得任何政党,不论其是否登记,都不能被阻止参加选举成为必然的现实。最高法院的判决也是很明确的.在选择加入某一个政党后参加选举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选举都必须在政党的基础上进行。
这个胜利,对于贝娜齐尔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她所面对的对手,是在巴基斯坦政界、军界沉浮了几十年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一名将军,尚在台上的齐亚·哈克总统绝不会坐等贝娜齐尔的频频出击而安于现状。
7月20日,贝娜齐尔正同澳大利亚大使共进早餐。这时,她得到消息:齐亚·哈克刚刚宣布,选举将在11月16日举行。
齐亚·哈克承认:按照宪法,选举应在国民议会被解散后90天内举行。但是他说,推迟选举是因为雨季、穆斯林哀悼节和朝觐月即将来临。齐亚·哈克认为,哀悼节内气氛紧张,无法举行大选。他还说,如果在宪法规定的时间内举行大选,9万多名去圣城麦加朝觐的巴基斯坦人就会被剥夺选举权。
7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