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谨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谨言点头,楼七的眼圈开始发红,叫了一声:“夫人。”

楼夫人拍拍她的胳膊,在楼七要靠进她怀里时,却不着痕迹的躲开了。楼夫人做得十分自然,没人察觉出不对,连楼七也以为只是凑巧。

楼夫人继续和姨太太们商量过年的事情,李谨言坐在一边,觉得浑身不自在,借口有事想离开,却被楼夫人一把拉住了:“这些事,以后都要你来忙的,老实的坐在一边听着,不许躲懒。”

李谨言无奈,耷拉着脑袋坐回到沙发上,故意摆出一副苦脸,见楼夫人看过来,又趁机做了个鬼脸,逗得楼夫人和几个姨太太都乐了。

不过,就算李谨言把楼夫人逗得合不拢嘴,楼夫人却异常坚决,不许走!

李三少只得继续苦着脸,坐在沙发上,老实的听着。

书房中,楼大帅听到楼逍说的事情,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下碰到了茶杯,滚烫的茶水溅到他的手背上,都一无所觉。

“真的?”楼大帅虎目圆瞪,声音都有些颤抖:“你说真的?!儿子,你可不能诓你老子!”

“是真的。”楼逍将军医送来的报告放在楼大帅面前,“这是伤兵们用药的详细记录。”

楼大帅迫不及待的拿起报告,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楼少帅继续说道:“我另外派人找到了几个肺炎病人,用药的情况,过些日子就能送来。”

楼大帅一遍遍看着军医的报告,神色从激动,变得茫然,懊恼,然后又是一阵激动,最后,他抬起头,“逍儿,这事,除了你和你媳妇,还有谁知道?”

楼逍示意楼大帅翻到报告最后一页,上面列出了所有知情人的名字。

“父亲,乔乐山绝对没问题,这上面的人,也都信得过。”

楼大帅点点头,坐回到椅子上,想要喝口茶,却发现茶水都沿着桌子流到了地上,也没心思去管被茶水浸湿的文件,开口问道:“这事,你媳妇是不是早就告诉你了?”

“是。”

“多早?”

“在去满洲里之前。”楼少帅实话实说:“乔乐山,是我找来的。”

“你媳妇……还真是向着你啊。”军火再加上西药,楼大帅不知道自己该庆幸儿子娶了个好媳妇,还是该把那个小兔崽子也叫来,狠狠骂这两个小王八蛋一顿!要是早上十年,不说骂,直接架下去抽一顿鞭子!

瞒得这么紧,一点口风都没漏,当他老子是什么人?

楼逍面无表情,嘴里却吐出了险些把楼大帅气得吐血的话:“我媳妇,自然向着我。”

过了一会,楼大帅堵到心口的郁气总算散开了,他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能和这小兔崽子生气!

将军医送来的资料小心收起来,楼大帅开口道:“潘广兴那件事,你知道了吗?”

“恩。”

“知道我为什么没弄死那个吃里爬外的吗?”

“父亲有父亲的考虑。”

“少和我打马虎眼。”楼大帅哼了一声,“那帮小东洋不是第一次玩这手,不说北六省,只说关北城,去年的一家玻璃厂,前年的一家油漆厂和一家洋灰厂,都是被这些日本矬子玩手段弄垮的,如今还想依样画葫芦?嘿!”楼盛丰的眼中闪过一抹阴狠:“早晚得让他们知道,我姓楼的,可不是好惹的!”

楼逍附在背后的双手一握,目光沉冷,没有说话。

37、第三十七章

民国四年;公历1912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除夕;正是举家团圆;合家欢庆之际;北方政府首府;京城的长安街上,传来了一阵阵杂乱的脚步声。一群脑后拖着鞭子;拿着火枪;或是刀剑棍棒的旗人,从四面八方涌上长安街;为首一人;年约而立;浓眉圆脸,手持俄制莫辛纳甘步枪,正是和良弼,铁良等人组成宗社党的溥伟。

虽然历史在1908年转了个弯,清朝提前了三年灭亡,旗人的命运,却并未因此而改变。

朝廷没了,失去了铁杆庄稼,这些没有谋生能力,不事生产的旗人,大多生活贫困,男子沦为乞丐,女子多数沦为娼…妓。

前清的王公大臣,铁杆的保皇党们,以溥伟,良弼,铁良,善耆等四人为首,密谋策划,称慈禧太后死前口谕,令光绪皇帝之弟,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之子,溥仪为大清朝皇帝。

此时的溥仪,还是个窝在奶娘怀中,万事不懂的娃娃,醇亲王却不是个蠢人。虽说性格优柔寡断,到底经历过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宫廷权力争夺,革命党人起事,以及后来的南北分裂对峙。

对于善耆铁良等人的妄想,载沣只觉得胆寒。

这天下早已经不是大清朝的了,不说南方的郑怀恩,只说北方的司马君,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死在他手里的旗人还少吗?

这些人的脑袋是被驴踢了,不是伸着脖子找死还能是什么?!

载沣不想和铁良等人一起胡闹,尤其是在上个月,闹得最凶的良弼,被当街炸死之后,前清的醇亲王,更是紧闭府门,无论谁来,只让下人传话,他病了,不能见客。对于铁良等人所称的太后口谕,更是斥为无稽之谈。

载沣是个明白人,奈何糊涂人太多。京城里的旗人大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或许他们并不是发自心底的“忠君爱国”,可只要能给他们一点吃的,几块大洋,就能让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卖命。

他们不想叛…乱,但情况所逼,活不下去了,只能跟着一起干。就像铁良等人鼓吹的,一旦皇帝复位,则诸位都是有功之臣,朝廷必将大加封赏。

加之良弼死后,已经宣布独立的大蒙古国皇帝哲布尊丹巴曾秘电铁良等人,一旦京师起事,则大蒙古国铁骑将配合南下,内蒙的云王也对北方政府早有不满,有自立之意,到时三方联合,外又有沙俄的支持,必能成功复辟大清!

铁良等宗社党人先时还犹豫不决,当良弼被当街炸死,北方政府却随意应付了事,只将一个街头混混枪毙作数之后,宗社党人纷纷下定了决心,长此以往,必将不会再有他们的活路,不如拼了!

众人商定除夕当夜,于长安大街起事,并密电哲布尊丹巴和云王。哲布尊丹巴得到电报,大喜,特地命人通过秘密途径,给准备起事的宗社党人送来了俄国步枪一百杆,子弹五千发,大洋两万元。

善耆和铁良等人,利用这笔钱,招揽了众多京城内的旗人和混混,派人联系载沣,不想再次被拒。

溥伟猛的一拍桌子,恶狠狠道:“若不是老太后口谕在,我等岂能容他!等复我大清朝正统,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于是,在1912年2月17日,除夕当夜,被后世称为癸亥之变的旗人—民……乱,“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这一夜,闹事的旗人,打…砸…抢…了十数家银楼,当铺,绸缎庄以及洋货铺,宗社党人最初尚且能维持秩序,可到后来,大多数旗人都加入了抢…劫的行列,只顾着抢夺金银大洋,绸缎布匹,压根就把什么复辟大清正统丢到了脑后。

旗人掀起的暴……乱…传到了东交民巷,比起沙俄公使的兴奋和日本公使的幸灾乐祸,英国公使朱尔典表现得十分淡然,他甚至在法国公使连夜来访时,告诉他,“这只是一场闹剧,很快就会结束。”

正如朱尔典所说,在铁良等人密谋时,总统府就得到了消息,却一直没有轻举妄动。按照司马大总统的意思,这正是天赐良机,可以将这群一直妄图复辟前朝的宗社党…人一网打尽!

正举着步枪,大声叫嚷的溥伟,铁良等人并不知道,一直对他们避而不见的醇亲王载沣,此刻就坐在司马君的总统府里,和司马大总统相谈甚欢。

他们密谋起事的消息,也是载沣第一个向总统府密报的。

司马君放下茶杯,方正刚毅的面孔上露出了笑容:“阁下请放心,司马绝不会放过一个有罪之人,也不会亏待有功之士。”

载沣连连应是,一直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了回去。

尖锐的哨声响起,已经失去了理智的旗人们猛然间清醒过来,看到正朝他们包围过来的京城巡防营官兵,连拿起武器冲上去反抗的勇气都没有,抱着抢到的大洋和金银,转身就跑。

一个逃跑了,就能带起一片。

宗社党用大洋和一场美梦组织的叛…乱…队伍,瞬间土崩瓦解。

巡防营的官兵们看着连一枪都没开,就跑得跟兔子似的叛……乱分子,纷纷挠头。

“头儿,这该怎么办?”

巡防营的营长看了说话的士兵一眼,冷冷的说道:“尊大总统令,叛……乱分子,格杀勿论!”

巡防营的官兵们全都一凛。

格杀勿论?

他们心底都清楚,这些闹事的旗人,除了那些宗社党人,大部分都是因为困苦所迫,哪怕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