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月笙的电话都打到委座那去了!”
  “我可以放人。”蓝东隅说道,“我就要那批药品。商华竟然要卖给日本,他这是叛国。”
  “商华是杜月笙的义儿,杜月笙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他虽为黑社会头子,但他爱国之心显着。我与他交情颇深,深知他的为人。自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军方。他还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如此爱国之人怎么会任由他儿子胡来?你说商华卖国求荣,等于给了杜月笙一大嘴巴。”戴笠继续说道,“退一万步讲,无论商华做了什么,该做的不该做的,都轮不到我们插手。”
  “难道这事只能这么完了?”蓝东隅不甘心,“我跟他第一次交易时,他卖给我们军统的那批武器有问题。”
  “我已听说这件偷梁换柱的事情。”戴笠指着蓝东隅道,“错在你。你在验的货是他们提供的样品,并不是仓库里的货。自己粗心大意只能吃哑巴亏!”
  “不只是迫击炮出现问题,高射炮也没达到预计高度射程。”戴笠顿了顿,神情悲痛起来,“紧靠机枪组成的防空交叉火力太弱,宁沪一片焦土。我们几乎无力争取自己国家的制空权,眼见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沦陷。中统的情报较弱,而就连我们军统的情报组也难以混进上海。武器是我们的拳头,情报就是我们的眼睛。你买了批武器次品,倒也不打紧,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情报。我们不能成为瞎子。”
  “听说叔逸被您派去了上海,已经任命为军统上海站站长?”
  “是的,我们迫切需要监视日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航空母舰一直往上海派遣兵源,而我国一半的陆军都已经被委座派往上海,可见我党决不退让之心。”戴笠无奈感慨道,“我中华最危险之都乃是上海与南京,现在的上海甚至安插不进去一部电台。我派出叔逸,是因他最得我力,愿其不负众望。”
  “阿隅啊,你也不要令我失望。”戴笠递过去一杯红酒,“你和商华的事到此为止。”
  “是。”
  “我们在曾家岩的公馆已经被日本人炸成一堆建筑垃圾。”戴笠喝了口红酒,晃着杯子,“周恩来也在曾家岩有公馆,是中/共驻重庆办事处之一。日本人怎么不把他们也一块炸了,真是遗憾。”
  “我没把布袋和尚带来重庆,他还留在南京。”
  “嗯,这样很妥当。”戴笠点点头,“该招的都招了,此人无用。”
  “明白。”
  “把他的皮扒下来。”
  “是。”
  “你亲自去南京办这事。”
  “是。”
  宁潋接到电话,匆匆赶到稽查处。她刚下车时正好遇见蓝东隅从稽查处出来。
  “少校!”宁潋提着公文包跑过去。
  蓝东隅刚准备弯腰进车子。
  “我是摄影科副科长宁潋。”宁潋急忙拉住车门,“我有点事找您。”
  蓝东隅接过她的信封,拆开一看是几张照片,前几张都是柳云初被□的照片,但是仔细看,可以发现柳云初的手指在地上不是乱抓而是在写什么。最后一张是特写,柳云初留下的遗言,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蓝东隅看着照片奏起了眉头。
  宁潋说道,“据我查证,这句话出自元曲《牡丹亭》,是《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里的《皂罗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桥,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大意就是讲杜丽娘思春幽怨。”
  “哦?”蓝东隅玩味一笑,“你觉得他可是死前牵挂心上人?”
  “我本以为如此,可是临死留给爱人的话不应该类似如“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这样的话吗?”宁潋压低了声音,“所以我怀疑,这可能是一个暗号。”
  蓝东隅点点头,把照片都放回信封, “这是组明码,你拿去情报科破译处。得到结果再通知我。”
  “好的。”宁潋抱着文件看着蓝东隅绝尘而去。
  从八月二十三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九月下旬至十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山雨欲来风满楼。
  沈醉到达上海就开始着手建立情报站。没有情报,就弄不清敌军的来势,他们在哪里登陆,他们攻击的方向,他们作战的部署,无论是地面还是空中、海上,一切都是未知。
  抗战前,由于军统秉承蒋介石的意旨,把全部力量放在对付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与反蒋分子方面,因而对日本这个主要的真正敌人却一直未予注意。等到七七事变以后,才手忙脚乱地来布置对日的工作,匆忙建立虹口、闸北潜伏组、吴淞组、江湾组。这时由周伟龙继王新衡任区长,戴笠从南京赶到上海进行布置,曾召集上海基本特务和骨干分子十多人,在法租界枫林桥附近他的寓所开会。他首先提出要马上在虹口日寇统治区内建立一个潜伏组,配备一部电台和十个左右的组员。而如今淞沪混乱,这几个情报基地已经名存实亡。沈醉必须重头做起。
  这将很难。因为此时,日本在上海的情报网已经非常完善。
  忙中添乱的是,上海侦察大队用搜捕汉奸的名义在十六铺和浦东逮捕了十多个共/产/党嫌疑关起来。沈醉得到消息,气得直奔侦察大队。
  “你们这些瘪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沈醉骂道,“国共合作已经公开承认,你们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共/产/党的迫害,只不过比过去秘密一点。你们想干什么?这事一旦被《新华日报》登出来,你们就完了,老板也保不住你们。”
  戴笠曾在总理纪念周上说过,你们在外面乱七八糟搞,如果给共/产/党找到了证据,在《新华日报》上刊登出来,那就该你们自己倒霉,我是管不着你们的死活的!
  特务们听了,的确有所畏惧,他们知道只要《新华日报》公开揭露出他们的罪行,戴笠也袒护不了,只有去受公开审判。
  沈醉给了侦察大队长一耳光,“清醒点!如今全民族同仇敌忾,你们把对付共/产/党那些伎俩,用去对付小鬼子!马上给我放人。”
  “是是是!”侦察大队长点头哈腰,“我们没暴露身份。”
  “滚!”
  “是是是!”
  大敌当前,对真正的民族敌人一点都没有准备。虹口组建立不到一个月,便全部被日本人赶了出来。周伟龙和裘声呼将一部小型电台装在一辆小孩手推车内,把他的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孩一同推着跑了出来。
  等到现在沈醉回到上海,再度恢复关系网,却怎样也进不去。这时整个虹口没有一个特务在那里立得住足。
  事情毫无进展直叫沈醉心急如焚。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章

  18
  这是蓝东隅第一次见到名声显赫的杜月笙。
  杜月笙是“上海三大亨”之一,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猛汉,一生都是惊心动魄的传奇。
  蓝东隅眼前这位五十多岁的男人,从面相上看,并不显得老态,但感觉着和平常人无异,没有穿金戴银,也没有人前人后的保镖队伍。他一改传统流氓身着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文,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
  杜月笙亲自来重庆接自己的干儿子,蓝东隅没有想到,杜月笙如此宝贝商华。更没有想到的是,杜月笙还在凯歌归设宴,宴请戴笠与蓝东隅。
  重庆民生路的川菜馆凯歌归,是国民党高级军官的聚集地。杜月笙把地点选在这里,无非是表示对军统的尊重。
  在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蓝东隅想,比起黄金荣、张啸林来,杜月笙确实手法更高明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