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对众臣给予了很高的希望,希望各王公大臣努力向上,发愤图强,用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博采西学多多务实,改变空谈的流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要只学皮毛,空说大话,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诏书没什么意思,颁布诏书的仪式十分隆重,历史上叫做窗金凤颁诏口。在进行颁诏仪式时,工部2。要预先在天安门正中垛口设置备有黄案的宣诏台,并准备好“金凤朵云”,金风朵云是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捧接诏书的官员和宣读诏书的官员衣冠楚楚,恭候在那里。诏书放在太和殿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经过一套繁琐的礼仪,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诏书,捧出太和殿,空互放到午门外的龙亭里,然后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拾到天安门城楼上,再将诏书放在宜诏台的黄案上。宜诏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这时,只见天安门下金水桥南。文武百官和省老按官位序列依次面北而行三跪九叩大礼。
诏书读完,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放在木雕的金风嘴里,再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垛口正中徐徐放下。城楼下早有礼部官员双手捧着朵云样的盘子,等在那里,这样,金凤嘴中的诏书也就落在云盘中了,此举称为“云盘接诏”。
接诏后,诏书仍要放回天安门前的龙亭内,然后由黄色伞盖、仪仗、鼓乐为前导,浩浩荡荡抬出大清门,送往礼部衙门。这时,礼部尚书早已从长安左门快步回到礼部衙署门前跪迎诏书,并将诏书恭敬地放在大堂内,行三跪九叩礼。随后,用黄纸餐金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刀诩书的颁布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
政府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官民上书言事是好事,皇上就靠三百多人向他汇报外面情况,他基本上两眼一抹黑。光绪皇帝并非庸君暗主,就是胆小懦弱一点,也算得上是少年早慧,受过良好的教育。结果他让人蒙成什么样子皇上平日一天吃六个鸡蛋,一个鸡蛋是三文到五文铜钱,结果内务府给他报账说26两银子一个,你一天吃六个,就是156两银子。26两银子,2000多个铜钱是一两银子,一两再乘以2000;然后除以三或者五,算算能买多少个鸡蛋?这鸡蛋打碎了皇帝能在里面游泳。皇帝一天吃这么多鸡蛋,却连鸡蛋多少钱一个都不知道。他师傅翁同解给他上课,皇上说话了:“翁师傅这个鸡蛋特别好吃,稍微贵一点,你们家吃得起吗?”翁同解自然知道这是太监捣鬼,他不能说破,“我们家吃不起,祭祖宗拿一个鸡蛋模型摆一摆。结果皇帝召见外省官员就出事了,外省官员不明就里,“朝臣待漏五更寒,”皇上早早地跟他谈完了公事聊聊家常吧,“卿这么大早就起来上朝,吃早点了吗?”“吃了厅”,“你早点吃的什么?”“臣家贫,鸡蛋三枚而已。”
皇上一听就晕了,你一月挣多少钱,称敢吃了三个鸡蛋,一顿早点,70多两银了你干进去了。然而这个官可能在京官里面混过的,一看周围太监脸色有变,狠狠地盯着他,明白是太监捣鬼,便议皇上你吃的是超里面的无公害鸡蛋,我这是早市臭鸡蛋,便宜。皇上说原来是这样,皇上不能吃臭鸡蛋去。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民间疾苦就悉入龙眼了,这是好事。取消闲散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这也是好事,但问题是有相当多的人要跟你玩命了。日本明抬维新,不是减人而是增加人,原来的地方大名这时候让你做藩主,但是别掌实权,一切待遇不变,武士的体禄由国家出资,你最起码要让他活下去,生活水平还比原来好一点,就像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你得有赎买政策。戊戌维新倒好,从明天开始你下岗了。我除了当官什么都不会,你让我下岗,我不跟你玩命怎么着2旗人是不应该寄生,问题是旗人是大消的根基你不给他钱粮,就全上颐和园找太后出来主持公道,在这事上干得太“左”了。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编制预算决算,设立邮局。
军事方面改习洋操。洋操不是广播体操,是用洋人的操练得法。打仗得甸旬前进,别背着洋枪摆八卦阵,投用。诸葛武侯传下来的,诸葛六侯也没用,一炮就轰烂了,你该匍匐前进得匍匐前进,然后一二一齐步走。你得这么练洋人的操练方法。每个士兵后边背一杆旗,你不是有毛病吗,你唯恐人家发现不了你?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就是今天的北大中小学堂就是中学小学。废八股改试策论,这事又大了,读书人十年寒窗准备,一朝临考,你通知我孔子孟子改考原子电子了,我跟你拼了。谁会那个?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大多,好是好,操之过急。
维新变法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只是这些人在中国是少之又少。戊戌变法失败后,变法代表人物严复说过中国守旧和维新的人是1000:1。
可能这个比例还不止,那维新肯定就要失败。
被囚与掉头
光绪皇帝支持变法,一方面是不甘心做亡国之君,另一方面也想把权从慈禧手里拿回来。慈禧26岁守寡,掌权48年,心理变态,陪伴她打发漫长岁月的是权力。慈禧善于玩弄权术,186l年,咸丰帝尸骨未寒,慈禧便联合恭亲王奕诉发动辛酉政变,除掉八位顾命大臣,宣布垂帘听政。
1873年,同治帝下旨重修圆明园,第二年,工程全面铺开,内外重臣都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恭亲王比屡谏阻止。同治帝大怒,降恭亲王为郡王并撤去其一切职务。第二天,慈禧出面,加恩赐还恭亲王一切爵位,从此以后,恭亲王对慈禧更加俯首帖耳。
慈禧的亲儿子同治皇帝被她话活逼死了,怀有四个月身孕的皇后也被她冷言冷语千般虐待自杀身亡。理论上,应该由比同治皇帝低一辈的继承大统,如此一来,慈禧晋升大皇太后,无法垂帘听政。所以她坚持立当时年仅4岁的载湉为帝,就是光绪。光绪性格懦弱,但天资聪明,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直想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却苦于无力摆脱。
请朝的冲灵之主继位,应该是19岁大婚,世祖、圣祖都是这样,圣祖康熙14岁大婚,继而除鳌拜,大婚就表示已经成年。而光绪帝眼瞅19岁,还不让大婚,其实就是慈禧不愿意放权。群臣议论纷纷,慈禧没折了,只好下令光绪大婚,然后自己撤帘归政。于是八旗秀女全来参加选秀,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后闯进决赛的五个女孩,慈禧的弟弟桂样之女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在体和殿等待太后跟皇上面试。
皇上拿着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给荷包的就是殡妃,给50两银子的,就是给你报销往返机票走人。#非#凡#太后就说:“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皇上回答:“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持令其自选,皇上看中了巡抚德释的长女,拿着玉如意奔向自己的梦中情人。
走到半路脑袋后面一声暴喝,皇帝回头一看,太后满脸怒容冲都统桂样的女儿努嘴,都统桂样是慈禧的亲弟弟,光绪的亲舅舅,他的女儿是光绪的表姐,比光绪大三岁。慈禧冲叶赫那拉氏努努嘴,给她!
光绪万般不情愿把玉如意交到自己表姐的手里,这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相貌平庸,且含胸驼背,和靓丽,二字沽不着边,且已21岁,比光绪帝还年长3岁。在光绪看来,表姐当妻子有点接受不了,而且隆裕的长相又难如人意,不选其为后也在情理之中。但隆裕是慈禧指定的,光绪再不愿意也不敢违背太后鼓旨。大婚当晚,光绪自个儿回养心殿,把皇后扔到坤宁宫,两人感情一直不好,失妻失和。
慈禧将侄女立为皇后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首先皇帝的后妃,尤其是皇后,与皇帝的关系最为密切,对皇帝的想法有特殊影响力。将自已的侄女立为皇后亲上加亲,而且这样做无异是在光绪身边安置了一个最忠实可靠的耳目和密探。其次,同治帝选后的失败对她的教训很大。慈禧与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有矛盾,甚至导致母子不和,慈禧自然不愿让历史重演。
婚后,慈禧太后跑到颐和园幕后操作,光绪一直耿耿于怀,变法,要不跟太后打招呼也不合适,于是去找太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