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5岁独子载淳为皇储,并任命肃顺等八位辅政大臣,辅佐幼主处理政事。载淳的生母慈禧,野心勃勃,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夺取至高无上的统治大权。慈禧善于玩弄权术,同恭亲王商量,发动政变,处死了护柩回京的肃顺。此举得到列强的支持,1861年11月11日幼帝即位,年号同治。皇太后慈禧垂帘听政,慈禧在此后的47年中将成为中国的真正统治者。这次政变史称〃辛酉政变〃。

    男人来中兴

    清廷经过政权更迭,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政权上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着稳定。之后,清政府内有奕、文祥等主持朝政,外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镇抚,似乎景象一新。这段时期也被叫做〃中兴〃。有学者曾说过:〃欧洲人的到来,中华帝国领土的扩大与中国人口增加一倍,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便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方向。〃外部的入侵和中国社会内部自我修复的需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另一个时代过渡。

    虽然太平军的失败给长江流域带来了安全,但另一武装集团捻军的力量却在逐渐壮大,它使华北本身面临巨大的威胁。捻军趁太平军动乱时开始由原来分散的组织发展为联合作战。清政府对其所投下的镇压力量之大不亚于对太平军的征剿。在安徽省西北角的一块农村根据地站稳了脚跟后,捻军频繁袭击了邻近各省,从而大规模地触发了各地的叛乱。令清廷很是头疼。

    捻军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有危及北京之势。他们部队使用了土炮和简单的火器,所以抵挡地方小股绿营军的能力就更强了。有些州县官员甚至出钱送他们离开辖境。∞非£凡◎香香♂整※理∞

    朝廷继续派出曾国藩剿灭捻军。各地动荡的局势使儒家文化建立起来的帝国制度经历了一次严峻考验。从起义军手中收复的城镇,民心需要安抚,民政需要恢复,这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同样是一场考验。清朝出台一套抽取各省财政资源的办法,对于因战争受破坏的地方,田赋豁免。其他地方,鼓励耕作,发放粮种,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在与太平天国的对抗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地方武装,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都掌握有强大的军事武装。清廷收敛起一贯的傲慢气焰,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防止类似太平天国的出现,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廷统治,客观上造成近代中国人思想进一步腐化。兴办洋务,主要在外交方面,与外国列强谋求共同合作。

    2。师夷长技不制夷

    三辩定乾坤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未曾给中国太大的触动,〃二鸦〃给天朝带来的可是无限创痛。京师被洋人攻破,帝国都城三千多年来头一次被洋人占领,咸丰皇帝仓皇外逃,避难于避暑山庄,还英年早逝一命呜呼。痛定思痛,朝廷决定改弦更张。

    由于对如何解决国内重重危机,是否需要向洋人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等诸多问题上的差异,朝廷官吏分为顽固派和洋务派两大派别。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这是洋务运动的目的。两派都是要维护清朝统治,但是怎么维护在手段上是有区别的。一方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着就行了,一方说洋一把吧。洋务派跟顽固派进行了三场论战。

    第一场就是华夷之辩。顽固派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以夷变夏,要毁弃中国的统治和伦理道德。中国近代的探索举步维艰,小日本为什么一下就成功,甭管我跟谁学了,我都还是日本人。中国几千年都是人家跟我们学,现在我们跟他学,学了以后我还是不是我?中国人这种观念非常强烈,你如果让我们学洋人的东西,那就是以夷变夏,如果中国人都认为洋人先进,北大清华毕业生都跑美国去,这不就是以夷变夏?当然这个很容易取得胜利,因为甭管是顽固派和洋务派其目的都是一样,就是用洋枪火炮卫我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保卫儒家文明。

    第二场辩论是道器之辩。道是制度,器是技术。中国人是看中制度还是看中技术?当然是看中制度。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辱。洋人来了之后怎么抵御他,给他上课,讲四书五经,拿经书把洋人干掉,顽固派一帮人都是理学名家。洋务派说,大学士您说得太好了,但是〃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仪为干橹,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已致酿成庚申之变〃。恭王当朝问顽固派代表倭仁老师,下次再发生庚申之变,联军打北京你敢不敢到前线去跟英国人理论,敢不敢披着你的甲胄,举着你的干橹去给人上课?如果你敢的话,则本王唯大学士之命是从,吓得倭仁二十多天没敢上朝,说我脚崴了走不了。

    第三场义利之辩紧跟而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王安石就是这么被攻击的,整天修工厂弄铁路,不就是一帮小人嘛。最后朝廷明白了,皇太后也明白了,光在那儿嚷嚷口号,国库里的银子能自个儿长出来?洋务运动通过这场辩论基本上是把顽固派的势力给打下去了,洋务运动兴起、发展起来。

    衙门理事多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势力主要是总督和巡抚,他们掌握地方实权。曾国藩两江总督迁直隶,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曾国藩一走遗缺就由李鸿章补,所以李鸿章也是两江总督迁直隶。

    清中期以后对于地方大员定设八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另有漕运及东河、南河总督三员。两江是最富庶的地方,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地盘也大。左宗棠是闽浙迁陕甘,张之洞是两广迁湖广,基本上清朝地方八个总督这就占了四个了,张之洞做湖广总督长达三十多年。总督在清代为地方最高级长官,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

    曾国藩在危难之时,维护了清朝统治,维护了旧文化。他虽然并未亲身参与同英法联军的战争,但是西方人的势力深入长江,在长江一带作战的曾国藩深知,旧文化并不能救中国。曾国藩注重水师,认为水上优势也能决定陆上优势,西方的军器和练兵之法在我们之上,所以他提倡自强,要购买西洋轮船枪炮,以夷器制夷。

    后来的中国认识到,夷是制不了的,不被夷制就不错了,唯有自强。夷的洋枪火炮太厉害,所以,洋务运动前期〃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的天津机械制造局。通过洋务运动,清朝的军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的军队五百年才完成的由冷兵器向火药兵器的过渡。

    洋务运动作用相当大。1864年平定太平天国,收复南京的时候,湘军还放箭。非凡论坛。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已经开枪。到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比日军要领先了,再打不过就是怂兵怂将的问题,不是装备的问题。电视剧里一演,都辛亥革命了,清兵还举两铜锤,那纯粹是瞎扯,是为了突出武打效果,抱一挺机枪怎么武打?其实清军的装备水平,已经不比列强差多少了,尤其是轻兵器。可能机枪大炮这玩意不行,枪这些东西没问题,当然起到了一定的保卫国家的作用。

    洋务派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建了近代的民用工业…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的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民国的时候,最大的兵工厂就在汉阳,所以那时候士兵用的枪叫汉阳造,其实就是仿的德国毛瑟枪,为什么在汉阳造,汉阳有最大的兵工厂,兵工厂为什么在汉阳,因为汉阳有铁厂。

    洋务派还筹划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舰队建立后,成立海军衙门。

    中国几次败仗吃的就是有海无防的亏,大海不像陆地,大海是连成一片的,朝发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