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课桌上的玫瑰 作者: 曾宏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几次不放心,想要过问一下,但还是忍住了,心想,还是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 

  一天,我路过他们排练的地方,发现王丽在那里闷闷不乐,我走过去问她,她的眼泪马上就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旁边的方慧告诉我,为了排演中的一个动作,她和李伟争执起来了。我给王丽擦去了泪水,和她谈起来。原来,她认为剧中的王成应该是匍匐上场,然后一个鱼跃在台中亮相,而李伟认为应该是几个大跳,旋转,然后再亮相。我没有表态,只是对她说,要学会合作,要学会商量,心平气和是最重要的,之后,我在足球场上找到了李伟,批评了他。然后问他为什么不同意王丽的意见,他究竟是怎样想的。于是我知道了他们两人的分歧: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一个是浪漫主义的。 

“其实,你们俩完全可以寻找到一致的解决方案。你先去向王丽道歉,然后你们俩好好商量一下。明天我来看你们的确定方案。”说完,我就走了。 
第二天,我去看他们的排练。在《英雄赞歌》的旋律中,李伟从舞台的侧幕几个大跳,跳到舞台的中右位置,然后几个平转,到舞台左后,之后卧倒匍匐至台中,一个鱼跃紧接一个高跳,落下后立定造型。我觉得不错,他们俩也高兴地笑了。 

音乐的剪辑一直是个大问题,没有什么设备,只好因陋就简。林晓想出了一个剪贴录音带的办法,居然不错,但粘贴必须准确到位,这种细致的活儿离不开女同学,经过林晓的策划和女同学的细心粘贴,一个剪辑好的演出带诞生了。 

服装是个大问题,没地方可借。然而,这个问题学生们用他们的才智解决了。演出前,他们叫我去看看他们的准备。这一看,可让我吃惊不小。 
一件逼真的血肉模糊多处撕扯的衣服,这是为剧中的夏明翰准备的。看着我惊讶的神情,舒歌告诉我,这是集体的作品,可以说班里的同学都参与了这件衣服的制作。我更糊涂了,他们却哈哈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儿,当我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制作全过程,我才真正相信了他们的话;这件衣服确确实实是集体的杰作,而制作的过程又近乎游戏的过程,一件雪白的衬衫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们先在衣服的几个部位撒上一些冲淡了的红钢笔水,然后放在地上,大家是你一脚我一脚上去轮番踩,然后晾干,之后再重复前面的过程,,这样几次下来,便有了如此的效果。是啊,孩子们身上有无穷的创造力,而他们又在创造中将心中的热情焕发出来,把集体的配合体现出来。友情,不也在这过程中增进了吗? 

王成手中的爆破筒是什么做的,这么逼真?我拿过来一掂量,怎么一点份量都没有,一问,原来是用几个装羽毛球的纸筒接起来的,外面糊上纸,然后涂上颜色,真可以假乱真了。但是,这可给演员的表演增加了难度。不过扮演王成的同学还真演得象回事儿,好象手中真拿着一个沉重的爆破筒。 

第五部分:爱的沃土 爱情滋养在这里 
协作中 学会心的默契(2) 
那些五四时期的衣服又是从哪儿弄来的?女孩的中式上衣和裙子,男孩的长衫,江姐的旗袍,仔细一问,都是他们自己因陋就简,有的是改制的,有的是自己做的,还有一部分是想办法借的。 

还有 
班长递给我一份演出工作安排的名单,我一看,嗬,真够专业的!从舞台监督、效果、灯光、服装、道具都全了。看来,我不用操心了,他们想得比我还周全,我只要等着看演出吧。 

终于到了正式演出的日子。 
当报幕的同学报出我们班节目的时候,我的心就提起来了。帷幕徐徐拉开了,舞台上只有一束角灯射下来,照着两位朗诵的同学,在音乐声中,他们开始了朗诵。当读到“英雄们的形象永存在我们的心中”时,舞台的底灯向上打出,一组英雄群像出现在舞台上,台下霎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场面,原来,在学生们的心中对英雄的崇尚仍然是那么的执着。音乐在继续展开,朗诵在礼堂里响彻,不断变换的造型讲述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一切表演得那么逼真,让你感觉不到那是舞台上的演出,而是在历史的回顾中感受着一种久被遗忘的激情。 

当帷幕在掌声中落下,我不禁为他们的成功演出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们的节目荣获了第一名!当主持人宣布的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起来,有的彼此拥抱,有的击掌祝贺! 
我提了一个建议,到草坪上跳舞去! 
这片绿茸茸的草地,往常是足球健儿驰骋的球场,此时在夜色中却显得那么的宁静,在银色的月光下,又似乎格外的柔情,一片温馨笼罩着我们,大家呼喊着,奔跑着,扑向草地的怀抱中。录音机里流淌出欢快的《青年圆舞曲》,随着悠扬的乐曲,同学门跳起了我给他们编排的集体舞。男女同学手拉着手翩翩起舞。看着他们优美的舞蹈,我想起刚接班时教他们舞蹈时的情景:男女同学不肯拉手,在我命令下勉强拉起手来也乘我不注意偷偷地松开。而现在的他们,健康活泼的情绪,大方得体的举止,热情舒展的舞姿,充满了年轻的活力,焕发着青春的气息。从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那健康的心态,他们那向往美好的天性在集体的旋律中自由地抒发,这才是他们自然的面貌。是啊,集体,是集体给了他们如此健康的美,给了他们如此奔放的豪情,而这集体中,不又分明有着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吗?在这付出中,他们的心里又多了一种爱,正是这爱,使他们视集体的荣誉为自己的生命,从而抛弃了自己心中那小小的私利。他们给了集体以自己可能的贡献,集体也给了他们以高尚情感的体验。 

我不由地进入了他们的舞圈,欢快地跳起来,象孩子一样地跳起来,歌舞中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我似乎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代。年轻人,多可爱的年轻人,他们把那年轻的心情传递给了我,也把那丰富的感受传递给了我。我沉浸在激情和幸福中,不由地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祝福,祝福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相信,会有的。 
这里,我讲了几个班集体中发生的故事,也许你们会奇怪,这和爱情又有什么关系?我的回答:有关系。要知道,爱情所必备的素质可以在集体的友情交往中才能形成的,而集体对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我还想通过这些故事让你们意识到,集体中同学间的友情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这也是我们人生不可缺少的,没有友情的人生是遗憾的,而中学阶段的友情尤其可贵,因为她既有年轻的纯洁又有走向成熟的可靠,不要失去享受同学友情的机会,在你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心去寻找这种美好、去感受这种美好,这不是比你去寻找自己还并不明确的爱情有意义的多吗? 

曾老师心得—— 
1.必须明确,在集体中培养爱情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建立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3.在集体的活动中,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五部分:爱的沃土 爱情滋养在这里 
结语:准备爱情 
我恋恋不舍地在电脑键盘上击下“结束语”这三个字,实在不愿就这么匆匆地结束和你们的交谈,真希望一切还是刚刚开始,因为“结束”就意味着要和你们道别,可我们才认识啊!不过,想想也没什么,只要认识了,就会有再见面的时候,那时我们就是老朋友重逢,也许,会有一种更亲切的更无拘束的感觉。 

我听到远处飘来了熟悉的歌声,那是我的学生们唱的,那来自四方的声音虽然隐隐约约,但我还是能清晰地听出每个人的声音,他们也在向你们问候,能通过这本书和你们认识,他们也感到十分的高兴!当然,他们最希望的是,你们能从他们的成长中学到一些思考。 

我还看到,看到了你们,我通过这本书刚刚结识的年轻朋友,虽然你们的形象我看得不是很清晰,但我却分明感受到你们青春朝气的蓬勃焕发,给我这已不年轻的心带来春天的明媚。我觉得自己已经拉起了你们的手,一起向一块无垠的草地走去,我们围坐在绿色的地毯上,感受着暖融融的阳光,微风将草儿和泥土的气息吹入我们那渴望自然的心底,我让你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觉惬意的美好。我们悄无声息,谁也不想破坏这份美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