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政治处也是用心良苦,借这么个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机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让大家谈谈作为优秀大学生从警的感受和体会,并教导大家要吃得苦中苦,要正视现实,好好干。
那时大家对政治部门的无能为力已经看出来了,包括上级的上级,可能都是这样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家已经明白,公安管理体制的块管和条管问题将必然会导致我们这些选调生的命运。
当天下午,座谈会在井冈山一家宾馆举行。
地区公安处政治处来了一个副主任,姓王,三十多岁的样子,而当年选拔我进来的那个刘副主任据说到信访科当科长去了。
王副主任说:“这一次的座谈会局领导还是比较重视的,委托我来看望大家,座谈会的目的是给大家一个机会交流交流,谈谈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开始发言了,因为有地区公安处政治处的领导在,大家不外乎是谈自己如何在这个警察的世界里,履行起了一个人民警察的职责,克服了语言不通、夫妻两地分居、生活条件差、地方排挤等重重困难,艰难地生活和工作着,尽可能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优势,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绩。我们听了自己都有些好笑,是在为自己表功还是发牢骚,有些模糊,但毕竟这是正规的座谈会,大家有些言不由衷,谈些高调和表决心之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最后,王副主任总结陈词:“从我们这几年平时掌握的以及根据各地情况反映来看,大家表现都还不错,大家刚才也谈了,绝大部分的同志都能很快转换角色,摆正位置,适应工作岗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能够注重向实践学习、向领导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自己的成绩,有的同志立功,有的同志受奖,都成为了单位上的骨干,希望大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沉下身子,扎根基层,建功立业…”
大家就窃窃私语,对这些隔靴搔痒之词都有些不屑,有的悄悄说:这有什么用?
3
没有一点实质内容的座谈会结束之后,就是聚餐,正好,我们这一桌没有地区公安处的领导,喝着喝着,借着酒兴,大家就放开了。
“反正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大家局限于这里说说,不要传到领导那里去。我认为呀,我们都是一群傻瓜,傻到家了,真的以为中央和省里的红头文件有用,其实顶个屁用。”余振兴首先放了头炮,“这几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估计大家都有同感,跟做孙子差不多,可结果呢?谁会同情你,又有谁真正来关心你的成长?”
“我现在才发现我们是多么的幼稚,试想一下,如果当时没有组织部、公安部、人事部三家单位的牌子,我们会下来吗?或者只是是说某某县局到大学招聘警察,你会下来吗?如果调查100 个大学毕业生,我想,有99个大学毕业生会回答否。而我们下来了,那么义无反顾。我们并不是过分看重这份所谓的官位,当初众里寻它千百度,为的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去圆所谓的英雄梦,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是我们这批大学生投身公安事业的基本动因,但到头来,我们大多数人仍然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成,是我们技不如人?是我们素质差?还是当年这个决策本身就是失误?”96年分过来的一个师弟也牢骚。
“我如今才知道,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今天的现状是几年前选择的结果。”说话的是毕业华东政法学院、96年分配过来的刘元, “几年过去了,以前的同学朋友一些已经很有成就了,有的做老板了,有的自己有车,有的出国了,可是我呢???还在刑警队当一名普通民警,但我又能说什么呢,路是我自己选的,脚下的泡是我自己走的,我又能怪的了谁呢?”
“工作了这么两年,就一直期盼组织的重视、关怀和厚爱,可等来等去,没有一点反应,唯一有反应的是当初局里的人有些议论,自己很快被大家所认识了,至于组织上有否计划和具体措施来培养你,天晓得。”97年的一个小师弟愁容满面,“大家都是一个人在异县他乡工作的,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更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才明白创业的艰难,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最讲究关系的社会,没有任何关系去从政,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
“我们这类人还有一个可怜之处,就在于有这样的想法还不能跟别人说,必须得压抑自己,你必须时刻作出谦虚谨慎的样子,不能乱说话,不能做错事,别人可以大吃大喝,可以得点小恩小惠,可以耍特权,可以牛逼烘烘,而你什么都不能,因为你有想法呀,想进步呀,想要对得起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呀,想要脱颖而出呀,想要出人头地呀,我们必须每时每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容易冲动,不要年少气盛,不要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情绪容易激动,不要走极端,不要封闭自己。累,真累,我发现我像是套子里面的人了。”一直怀才不遇的陈峰长叹一声,“为声名所累呀。”
“我们选调到基层来的确是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有几个人相信我们是真心想干事业的。我奇怪的是,这些年为什么总有些人在排斥我们,甚至恶意诋毁,不要说关心,就连起码的、表面上的文章都没有,一切都是赤裸裸的蔑视、不屑!比如我吧,明明县里一开始就不愿接受我,等到省厅还特意到县里做了工作,县里就不高兴了,认为我找省厅来压他们,等他们好不容易接受下来了,就注定了我的不受欢迎的命运,我分到分局后,分局的民警有案子也不带我去办,干脆就把我晾在一边,好像没有我这个人存在,即使让我做,也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那份滋味,有谁能懂?第二年,不知什么原因,把我分到乡下一个偏远派出所,不闻不问,一年多了,我是连去局里出差的机会都很少呀,那个时候,我的确非常痛苦,非常难过,我想到了离开,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这样干下去究竟哪一天才会有个头绪?”
“直到去年,地区公安处见我能说会写会画,就把我借到政治处去了,在政治处干与在县里干,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但这种借调人员的尴尬身份,又使我不知道这何日是个尽头?”陈峰声泪俱下,令在场的人联想自己的情况,无不为之动容。
“其实我曾经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可又担心放弃了,我们可以干什么?至少不管怎样,现在还有的吃喝,可以生计,我们的邓小平不是说过吗?要滔光养晦,还是利用点时间学点东西,寻找逃亡的机会吧。”说这话的是96年分在新甘县的王雷,据说他正在准备考研。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当理想和现实产生巨大的落差时,难免会满腹牢骚。我也不例外,慢悠悠地开口了:“人们都说人是虚荣的动物,我们也一样,什么荣誉呀、地位呀,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挺重要的,也是我们当初当警察的动力。可是工作后大家听到、看到、遇到的都不如当初所愿。老实说,尽管我们,至少是我从本能到理性均对”官本位“和 ”权力崇拜“思想充满厌恶甚至仇视,认为这是这种延续几千年至今仍主宰着相当数量的中国人的封建思想,但又趋之若骛,说穿了我们还是存在人性的普遍弱点:虚荣、争强好胜,想出人头地,想衣锦还乡,其实,这也是一个人的本能,没有什么遮遮掩掩的,又谁敢说,当初下来不是奔那个副局长的职位去的,前面96年的那个师弟说了,如果只是某某县公安局到大学招聘警察,我看你们就不会下来!至少我是不会的。只可惜的是,这个副局长的职位对于我们而言,从公务员的级别来说,简直是低得可怜,但就那么一个低得可怜的位置,在县里却又是那么炙手可热,没有相当的关系和能量,要想登上它,难于上青天呀。”
“是呀,是呀。”大家都附和。
不能否认很多选调生都是才能出众的,是学生时代的佼佼者,但是~~~~~~也并不全是
参加选调去基层是奉献,呵呵,一般的经济待遇是受损了,中组部给的政治待遇恐怕能够兑现或基本兑现的也是少数了,不过还是机会大于常人~~~
我们单位刚从基层选了一个选调生上来,和我们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