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忆似水年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预料中向我们绽开笑靥。一个小时并不只是一个小时,它是一只玉瓶金尊,装满芳香、
声音、各种各样的计划和雨雪阴晴,被我们称作现实的东西正是同时围绕着我们的那些感觉
和回忆间的某种关系——一个普通的电影式影象便能摧毁的关系,电影影象自称不超越真
实,实际上它正因此而离真实更远——作家应重新发现的唯一关系,他应用它把那两个词语
永远地串连在自己的句子里。我们可以让出现在被描写地点的各个事物没完没了地相互连接
在一篇描写中,只是在作家取出两个不同的东西,明确提出它们的关系,类似科学界因果法
则的唯一的艺术世界里的那个关系,并把它们摄入优美的文笔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中,只是
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有真实的存在。它甚至象生活一样,在用两种感觉所共有的性质进行对照
中,把这两种感觉汇合起来,用一个隐喻使它们摆脱时间的种种偶然,以引出它们共同的本
质。就这个观点而言,自然并没有把我放上艺术的道路,它本身不就是艺术的开始吗?它往
往要我在另一事物中才让我认识到某事物的美,在贡布雷的钟声中才让我认识它的中午,在
我们的水暖设备的嗝儿声中才让我认识东锡埃尔的早晨。这种比较关系可能不那么有趣,事
物可能平庸无奇,文笔可能拙劣,然而,只要没有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然而还不止于此。如果现实便是这种经验的残屑,对谁都差不多是一样的,就象当我们
说:一种坏天气、一场战争、一个汽车站、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园的时
候,谁都知道我们所指的是什么;如果现实就是这个,那么,无疑,有这些事物的某种电影
胶卷也就足够了,而离开了一般主题的“文笔”,“文学”也便成了人为的附加部分。但
是,这真的就是现实吗?如果我在某事物给我们留下一定印象的时候力图弄清究竟发生了什
么事情,例如那天走过维福纳桥,一朵白云投在水波上的阴影使我高兴地跳着叫道“见它的
鬼!”;又如我听着贝戈特说某句话,我印象中所见的,“实在奇妙”这句话并不与他特别
适合;或如为某个恶劣行为激怒的布洛克竟说出与俗不可耐的意外事件大相径庭的言语:
“让他们这么做吧,我觉得这毕竟异异异异想天开”;或如盖尔芒特家的盛情款待使我受宠
若惊,而且他家的酒已使我喝得微带醉意,在离开他们的时候我禁不住独自低语道:“这些
人真算得上礼贤下士,能同他们一起过一辈子定是很愉快的”;那么,我发现这部最重要的
书,真正独一无二的书,就通常意义而言,一位大作家并不需要杜撰,既然它已经存在于我
们每个人的身上,他只要把它转译出来。作家的职责和使命也就是笔译者的职责和使命。
  然而倘若,当问题涉及的比如说是自尊心的不确切用语的时候,对扭曲的内心语言(它
离最初的中心印象正越来越远)的矫正,直至能与应发自印象的直线混淆一气的内心语言的
矫正,如果说这种矫正恰是我们的惰性不乐意干的令人不舒服的事情,那么,还存在着另外
一些情况,例如在爱情问题上同是这种矫正便成为痛苦的事情了。我们假装的种种无动于衷
的表现,我们对他撒得那么自然的谎言、与我们自己撒的如出一辙的谎言所感到的全部愤
慨,简言之,每当我们感到不幸或被人抛弃的时候,我们仍不断地对心爱的人诉说的一切,
不仅对心爱的人,而且在见到他之前没完没了地对我们自己诉说的一切,有时还会高声说出
来,打破房里的宁静:“不,真的,这样的行为实在叫人受不了”,或者:“我曾想最后接
待你一次,并且我将不否认这件事使我挺难受”,把这一切引回到所感受到的已离得那么远
的真实上来,这是对我们最珍惜的一切的毁灭,这在我们同自我单独相处的时候,在写信或
采取行动的疯狂计划中,造成了我们同自我的炽烈的交谈。
  即便在人们正是为了获得艺术创作的欢乐所给予的印象而悉意追求的这种欢乐之中,我
们仍然会尽可能快地设法把恰恰是这种印象本身的内容视作不可言传的东西而放过一边,并
致力于能够让我们不求甚解地感受到它的乐趣和相信能用它感染别的可与之对话的有兴趣者
的行为,因为我们将对他们讲一件对他们和对我们具有同样意义的东西,既然我们自身印象
的为个人所有的根被砍去了。即使是在我们对自然、社会、爱情和艺术作最无动于衷的旁观
的时候,由于任何印象都是双重的,一半包裹在客体之中,另一半延伸到我们身上,只有我
们自己能够了解,我们急急忙忙地把这一半忽略了,也就是忽略了我们本来应该挖掘的唯一
的东西,却只考虑另一半,我们没想到那另一半是不能予以深挖的,因为它暴露在外,用不
着我们花吹灰之力,而一棵山楂树或一座教堂的景象在我们心中耕过的小小犁沟,这条犁沟
我们会觉得很不容易看出来。但是我们却在重新演奏那首交响乐,回头重游那座教堂,直至
——在这远离我们不敢正视的自身生活并美其名曰博学的逃逸中——我们依法炮制,做到与
颇有造诣的音乐爱好者或考古爱好者一样内行。由此可见,从自己的印象里什么也不提取的
人对此是多么重视了,他们就象艺术的单身汉在不满足中虚度年华!他们怀着童贞女和懒汉
的忧愁,只有生儿育女或工作能使他们得到解脱。他们对待艺术作品比真正的艺术家还兴
奋,因为他们的兴奋不是由一场艰苦深入的耕耘引起的,它流露在外,刺激他们的交谈,使
他们脸红脖子粗。他们以为扯直嗓门尖叫便是在完成业绩,演完一曲他们喜爱的作品便听到
他们大声嚷嚷:“好哇,好哇!”而如此表现之后并不一定需要他们陈明自己喜爱的性质,
他们也并不清楚性质之所在。这种未被用上的爱甚至潮涌进他们最平心静气的谈话,使得他
们只要一谈到艺术便指手划脚、眉飞色舞、摇头晃脑。“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他们演奏了
一段乐曲,老实说,我不敢恭维。开始是四重奏。嗯哪,哎呀呀!它变了(此时音乐爱好者
脸上显出惶惶不安的表情,他大概在想:“我可看到了火星,闻到了糊味儿,着火了。”)
天杀的,那玩意儿真叫我听了生气,写得很糟糕,可又乖乖了不起,可不是一部随哪个都写
得出来的作品。”然而,不管有多么可笑,他们毕竟还有不容轻视的地方。他们是想要造就
艺术家的自然的初次尝式,他们就象先于现有各类动物的原生动物一样没有定型、生命力不
强,生来不能持久。这些有愿望没有行动、有花无果的业余爱好者仍当令我们感动。他们就
象最初建造的飞机,离不开地面,还不成其为尚待开发的、神秘的手段,但已包藏着飞翔的
欲望。那位业余爱好者挽住你的手臂补充说:“老兄,我已经第八次去听这部作品了,而且
我向您发誓,这绝不是最后一次。”实际上,由于他们并没有吸收艺术中真有滋养的物质,
且食欲过盛,肚子永远都填不饱,所以他们每时每刻都需要艺术创作的欢乐。于是,在很长
一段时期他们连续不断地去为同一作品捧场,还以为他们的到场就是完成了一种职责、一项
业绩,就象人家参加一次办公会议或一场葬礼那样。接着出现别的、甚至与此相悖的作品,
不管是文学上的、美术上的,或是音乐上的。因为,提出概念、体系,尤其是把它们化为己
有,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总比具有真正鉴赏力的人多得多,即使在自己也搞创作的人中间也是
如此。然而这种能力获得较可观发展却在文学杂志和报刊大幅度增长以后(作家和艺术家故
作多情的天命说也随之增多)。因而,青年中最优秀、最聪明和最超凡脱俗的这部分从此只
喜爱在伦理道德、社会学、甚至宗教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他们以为那便是衡量作品的
价值标准,从而重蹈大卫们、谢纳法们、布吕纳蒂埃们的覆辙。贝戈特笔下那些脍灸人口的
句子实际需要深刻得多的反躬自省才写得出来,可人们不喜欢他的作品,却喜欢一些正因为
艺术水平较低才显得比较深刻的作家,他文字上的故弄玄虚无非为了迎合凡夫俗子们的口
味,就象民主党人把芸芸众生捧得天花乱坠一样。然而,一旦爱问个究竟的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