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除非为了满足某种纯个人的自尊心(譬如,当她整天咳嗽不止,使全家人担心会被她传染
上感冒时,她会带着讨厌的冷笑说,她没有感冒),弗朗索瓦丝已同我们合为一体了,就象
那些植物,它们和动物紧密相连,动物为植物捕捉食物,吞食和消化食物,最后把它们变成
可吸收的粪便,提供给植物作养料。应该由我们,按照我们的道德,我们的财产,我们的生
活方式和地位,来计划满足我们自尊心的小奢侈,对于满足她生活上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这
必须服从我们的需要。另外,我们承认她有权按照传统的习惯,自由地吃她神圣不可侵犯的
午餐。餐后可以在窗口透透空气,有权上街逛逛,买点东西,星期天去探望她的侄女。
读者这下该明白,为什么弗朗索瓦丝在搬家后的头几天里会那样无精打采。我父亲的各
种荣誉头衔还没有被我们新居的居民知道,她感到浑身不舒服。她自己称这种不舒服为烦
闷。这种烦闷,就是高乃伊作品中这个词所表达的强烈意思,或者是那些对他们的婚后生
活、对他们的家乡深感“厌烦”从而想自杀的士兵笔下所表达的意思。弗朗索瓦丝的烦闷很
快就治愈了,恰恰是被絮比安治愈的,因为他一上来就讲了一句使她高兴的话,就跟我们决
定要买一辆车子时使她产生的愉快一样强烈,甚至更为高雅。“真是好人哪,这些朱利安
(弗朗索瓦丝乐意把新词和她已经掌握的词混用),是正直的人,一看就知道。”絮比安果
然善解人意,他逢人便讲,我们没有马车,是因为我们不想要。
弗朗索瓦丝的这个朋友很少呆在家里,他在某个部谋得了一个职业,在那里当雇员。这
个做背心的裁缝起初和一个“顽皮的女孩子”一起生活,我外祖母曾误以为他们是父女。几
年前,我的外祖母曾去拜访过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那时候女孩子还很小,可是裙子做得
很象样了。当她转做女装,成为女裙裁缝时,絮比安再干他的老本行就无利可图了。她先在
一个专做女装的女裁缝铺子里当“艺徒”,缲缲边儿,缝缝边饰,钉钉纽扣或“揿纽”,用
别针固定腰身,但很快就晋升为二级继而是一级技工了。她的顾客都是上流社会的贵妇。她
上顾客家,也就是说,上我们院来做活,常在铺里的一两个小姐妹陪她来,她们是她的徒
弟。从此,絮比安在她身边就用处不大了。固然,小姑娘长大后,还常要给人缝背心,但是
有朋友们当帮手,就不需要别人了。于是,姑娘的叔父絮比安申请了一份工作。起初他只是
给人当助手,每天中午可以回家,后来他取而代之,到晚餐时候方能回来。幸好,我们搬到
这里后过了几个星期,他才被“正式任用”,因此,他有足够的时间向弗朗索瓦丝献殷勤,
帮助她不太痛苦地度过这开始阶段的异常难熬的时光。尽管我不否认絮比安作为“过渡药
剂”对弗朗索瓦丝所起的作用,但我不得不承认,初接触时,我并不喜欢他。从近处看,会
发现他的眼睛充满怜悯、忧伤和迷惘。这种眼神彻底摧毁了他那肥大的双颊和红润的肤色可
能产生的效果,会使人感到他病得厉害,或刚死了亲人,精神受到了打击。其实,他既没有
生病,也没有丧事,而且能说会道,说起话来总是冷冰冰的,爱嘲笑人。这种在眼神和讲话
语气之间的不一致,产生了某种虚假的现象,非但不会引起人好感,甚至使他本人也似乎感
到很尴尬,就象一个穿着短上衣出席晚会的来宾,看到别人都穿燕尾服而感到难堪,或象一
个必须回答某殿下的问话,却又不知从何答起的人,只好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来摆脱困境。
我不过打个比方罢了,相反,絮比安讲话总是娓娓动听,我很快就发现,他身上蕴藏着一种
非凡的才智,这也许同漫布在他脸上的怜悯、忧郁和迷惘的眼神相吻合(同他混熟后,就不
再去注意他的眼神了)。他这种非凡的才智,是我所认识的最有文学天赋的人所具有的才
智,也就是说,他虽然文化不高,但只要浏览几本书,便能精通或者掌握语言的最瑰丽的表
达法。我认识的最有天赋的人,都是风华正茂就去世了。因此我断言,絮比安很快也会死
的。他心地善良,富有怜悯心,感情细腻而丰富。
他在弗朗索瓦丝生活中的作用很快就不那么重要了。她学会了替代他演出他的角色。甚
至,当一个供货人或一个仆人登门送货时,弗朗索瓦丝会巧妙地利用他们到厨房等候妈妈回
话的片刻,装出不屑理睬的样子,继续干她的活,只是神态冷漠地指给他们一张椅子,示意
他们坐下。这样,当这个供货人或仆人离开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一般都会深深刻下这个印
象:“我们没有,是因为我们不想要。”此外,她如此坚持要别人知道我们有钱(她把“我
们有点钱”说成“我们有钱”,因为她不会使用圣卢所说的部分冠词,而只会说“有钱”,
拿水来”,不会说“有点钱”,“拿点水来”),要别人知道我们很富,并非因为在她眼里
财富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有了财富就不再需要别的,道德也不要了,而是因为光有道德,没
有财富也不是她的理想。在她看来,财富是必需条件,没有财富,道德也就没有价值,没有
魅力。她很少把财富和道德分开,久而久之,最终把它们混为一谈,以为道德会使人舒适,
认为财富会给人启发教育。
窗子关上后,弗朗索瓦丝叹口气,很快开始收拾厨房的桌子,要不然,妈妈什么样的骂
人话都会说出口来。
“在椅子街还住着盖尔芒特家的人哪,”贴身男仆说,“我有个朋友曾在那里干过,是
他们家的第二马车夫。我认识一个人,这个人可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朋友的内弟,他和盖
尔芒特男爵的一个马夫在同一个团里服过役。”“得了,管他呢,又不是我的父亲?”贴身
男仆接着开了句玩笑。当他唠叨他的陈谷子烂芝麻的时候,中间总要插进一两句新鲜的玩笑
话。
弗朗索瓦丝上了年岁,视力减退了,但还能看见贡布雷天边的东西,可是贴身男仆这句
话中的玩笑她却听不出来。不过,她觉得这里应该有一句玩笑,因为它和下面的话没有联
系。而且,她知道说出这句有份量的话的人平时很爱开玩笑。于是她宽厚而又赞叹地笑了
笑,仿佛在说:“这个维克多,还是那个脾气!”况且,她心里也很高兴,因为她知道,能
听到这一类俏皮话,跟社交界有教养人的乐趣多少挨了点边。为了得到这份快乐,社会各阶
层的人争先恐后地梳妆打扮,甚至冒着伤风的危险。再说她认为这个贴身男仆是她的一个朋
友,因为他常在她面前忿忿不平地揭露共和国对神职人员将要采取骇人听闻的措施。弗朗索
瓦丝还不懂得,最残忍的敌手,并不是那些和我们持不同看法,并且试图说服我们的人,而
是那些火上加油、无中生有、用一些坏消息使我们心里难受的人。他们还唯恐我们有一丝一
毫的理由可以减轻痛苦,可以对胜利的一方产生微弱的好印象,为了使我们遭受最痛苦的折
磨,他们硬要向我们证明,对方不但是毫不留情,而且是得意洋洋。
“公爵夫人和那些人可能有姻亲关系。”弗朗索瓦丝又回到了椅子街的盖尔芒特这个话
题上,就象在重奏一段行板乐曲。“我记不清是谁跟我讲的,反正他们中有人把一个表妹嫁
给公爵大人了。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在同一个‘括号’内的。盖尔芒特可是个‘大家族’
哪!”她极其崇敬地补充说。她根据这个家族的人口和响亮的声誉,断言这是个“大”家
族,正如帕斯卡尔①依据理性和《圣经》的权威性确定宗教的真实性一样。因为,既然这两
样东西只能用一个“大”字来形容,那么,在她看来,它们也就合而为一了。这样一来,她
的词汇也就象某些宝石那样,有些地方出现了瑕疵,甚至在弗朗索瓦丝的思想上投下了阴影。
①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晚年兴趣
转向神学,从怀疑论出发,认为感性和理性知识都不可靠,从而得出信仰高于一切的结论。
“我寻思,也许就是‘她们’在盖尔芒特村有一座城堡,离贡布雷有十里路。要是这
样,她们和盖尔芒特家那个阿尔及尔表姐就沾上亲戚了。”这个阿尔及尔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