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忆似水年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固定词组,而且更厉害得多:“有什么了不得!”结果是:因为弗朗索瓦丝成了烧热
水的人的朋友,我们反倒再也没有热水了。
  最后,通过我外祖母,我们也认了一个熟人,虽然她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有一天早晨
她和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在一扇门边迎面相遇,不得不上前搭话,事先双方都作出惊讶和
犹豫不决的手势,作出后退、怀疑的动作,最后又因礼节和高兴做出抗议的动作,就象莫里
哀戏剧的某些场面一样:两个演员相距几步远,但是长时间各自在一边进行独白,忽然,他
们你看见了我,我看见了你,最后又两人一起说起话来,对话之后就来了个合唱,两人拥抱
在一起①。
  ①普氏可能想到了莫里哀《妇人学堂》的开头。

  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出于谨慎,过了一会就想离开我的外祖母。可是外祖母相反,更
希望一直挽留她到午饭时刻,极力想知道她是怎么搞的,收到信件既比我们早,又能吃到上
好的烤肉(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很贪吃,她很少品尝旅馆里的饭菜。我们是在旅馆里用餐
的。我的外祖母总是引用塞维尼夫人的原话,认为旅馆的饭菜是“富丽堂皇到叫人饿死”①
的)。从此,侯爵夫人养成了习惯,每天在餐厅里等人家给她上菜时,便到我们身旁坐一
会,而且不许我们站起身来,不许我们在任何事上为她忙碌,至多在我们吃完午饭,桌上杯
盘狼藉的时刻,常常多待一会与她聊聊。
  我呢,为了能爱上巴尔贝克,为了保持我置身于地球尽头的想法,我竭力向更远的地方
望去,只看见大海,在那里寻找波德莱尔所描写的各种效果,只有上什么大鱼的日子我的目
光才低垂下来注视餐桌。这海中魔怪与刀叉相反,与原始时代是同时代之物。那个时代,生
命开始在大洋之中涌流,在西梅里安②时代,鱼类那无数椎骨和蓝色、粉红色神经的躯体已
经由大自然创造出来,而且是按照一种建筑蓝图,好象一座多色彩的海上教堂一样。
  ①出自塞维尼夫人1689年7月30日致其女儿函。说的是瓦纳主教的华宴。意思是
菜肴极为丰盛,但是客人不敢吃,因为全是不好消化的东西。
  ②这是古代的一个民族,荷马在《奥德赛》中曾经提到。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
中数次提到。据说这些人生活在天涯海角,永远是黑夜。

  一个理发师正在毕恭毕敬地服侍一位军官。一位顾客走进来,理发师见那军官认出了顾
客,并与他搭起话来,聊上一会。理发师很高兴,他明白这两位属于同一阶层,去拿肥皂碗
时,禁不住微微一笑,因为他知道在他这店里,在使用洗头肥皂这粗俗的活计之上,还可加
上社会上的、甚至贵族味道的快乐。埃梅也像这个理发师一样,他看到德·维尔巴里西斯夫
人发现了我们是老熟人,去给我们端漱口水时,那种微笑和一位很会适时走开的家庭主妇那
既自豪又谦虚又非常不引人注目的微笑一样。也可以说那是一位兴高采烈而又深受感动的父
亲,他密切地注视着在他的餐桌上结成订婚礼的子女的幸福,而又不去打扰这种幸福。再
说,只要听人道出一个有贵族头衔的人名,埃梅就会显得兴高采烈。这与弗朗索瓦丝正好相
反,谁若是在她面前说“某某伯爵”,她的脸色没有不阴沉下来,话语没有不变得干巴巴而
又简短的。但这并不说明她钟爱贵族的程度就比埃梅差。
  其次,弗朗索瓦丝还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她能从别人身上找出其最大的缺点来。她很为
此自豪。埃梅属于令人愉快又充满善良纯朴的一类人,弗朗索瓦丝则不然。给埃梅他们讲一
件多少带点尖刻味道、但在报纸上没有的、尚未发表的事情时,他们便感到非常高兴,而且
形诸于色。弗朗索瓦丝可不愿露出惊异的神色。奥地利大公鲁道夫①,她从来就没想过有这
么个人。若是在她面前说,这位大公并没有象人们认为确有其事那样已经死掉,而是还活
着,她也会回答“对”,似乎她早就知道一样。此外,还应相信,她虽然那样谦恭地称我们
为主人,我们也几乎完全驯服了她,但是她出身的家庭在自己的村庄里境况富裕,地位独
立,享有一定威望,这个家庭的地位一定受到这些贵族的干扰。所以,即使是从我们嘴里她
听到一个贵族的姓名,她也没有不强忍怒气的。而埃梅则相反,他自孩童时代起便在贵族家
中当仆役,甚至可以说他是靠慈善在这些人家长大的。
  ①鲁道夫(1858—1889)为奥地利国王弗朗索瓦-约瑟夫一世的独生子,1889年,
人们在梅耶林的猎宫中找到他与情妇玛丽亚·维茨拉的尸体,不知他们是自杀还是被暗杀。

  因此,对弗朗索瓦丝来说,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因自己是贵族就需要向人讨饶。至少
在法国,这正是那些大老爷和贵妇人的天才之所在,也是他们唯一操心的事。有些仆人,就
他们的主人与他人的关系,不断收集些只言片语,从中有时得出错误的推理——就象人对动
物的生活得出错误的推理一般。弗朗索瓦丝遵循这个倾向,总是觉得人家“亏待”了我们。
再说,和她对我们极度偏爱一样,她从别人使我们不快中得到快乐,这也很容易使她得到这
个结论。但是,当她看到,而且决不可能看错,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对我们和对她本人的
百般殷勤照顾以后,她便原谅了这位夫人身为侯爵夫人,而且由于她不停地感谢这位夫人身
为侯爵夫人,她喜欢这位夫人胜过我们认识的所有的人。这是因为我们认识的人当中,确实
没有哪一个能努力做到这样持续不断地热情备加。每次我外祖母发现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
正看一本书,或者说觉得一位女友赠她的水果漂亮,一小时过后,一位贴身男仆就会上楼来
将书或水果送给我们。待我们此后与她相见、向她表示感谢时,她总是作出要给她赠物找一
个特殊用途以作为遁辞的模样,只是说:“那书并不是什么杰作,可是报纸到得这么晚,非
得有点东西看不可。”或者说:“在海边,弄些可以放心的水果,是比较谨慎的做法。”
  “可我觉得你们从来不吃牡蛎,”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对我们说(更增加了我那时的
厌恶印象,因为牡蛎的活肉叫我讨厌,更甚于粘乎乎的海蜇,这两样使我觉得巴尔贝克海滩
黯然失色),“这一带海边,牡蛎非常鲜!啊,我要吩咐我的贴身女佣人,去取我的信时将
你们的信也一起取来。怎么,您的女儿每天给您写信?你们能找得出那么多话相互倾诉吗?”
  我的外祖母沉默不语。可以相信这是出于蔑视。她在给我妈妈的信中反复地写到塞维尼
夫人那句话:“刚刚收到一封信,过一会又想再收到一封,我全靠收信才能呼吸。①我的这
种感觉,能理解的人微乎其微。”下面的结论是:“我寻求属于这少数之列的人,我回避其
他人。”我真担心她会将这个结论应用在维尔巴里西斯夫人身上。她不得不转换话题,对前
一天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叫人给我们送来的水果大加赞扬。那水果也确实精美之至,旅馆
经理虽因自己的水果盘深受蔑视而妒意大发,依然对我说:“我跟您一样,比起其它任何餐
后小吃来,我更喜欢水果。”我的外祖母对自己的女友说,旅馆里上的水果一般都非常糟
糕,因此她对这些水果就更加喜欢。
  “我可不能象塞维尼夫人那么说,”她补充一句道,“如果我们异想天开想找一个坏水
果,则不得不叫人从巴黎弄来。”②
  ①此句见于塞维尼夫人1671年2月18日致女儿函。下面两句却不在此函中。
  ②见塞维尼夫人1694年9月9日函,原话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异想天开想找到一个
坏甜瓜,可能就不得不叫人从巴黎弄来了,这里是没有的。”

  “啊,对,您看塞维尼夫人的《书信集》。我从头一天就看见您手里拿着她的《书信
集》(她忘了,她在门边与外祖母相遇之前,在旅馆里从未见过我的外祖母)。她总是操心
她的女儿,您不觉得有点过分?她谈女儿谈得太多了,不可能是真心诚意的。她写的东西不
够自然。”
  外祖母觉得辩论毫无用处。为了避免在无法理解她之所爱的人面前谈论这些事,她干脆
把手提包放在《德·博泽让夫人回忆录》上边,把那本书遮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