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肟吹浇鸪傻目杀鲁 O匀唬量嗉改甑乃枪叩毓兰屏俗约旱摹肮ぷ鳌背晒裕弦悼际曰姑蛔詈笸旯ぃ推炔患按叵騛领导来了个“气象预报”。
我对领导说:“人家说我们二百四十分以下的有一百多人,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一百零几还是一百几十。我们初三年级总共才一百二十人,二百四十分以下的总不会超过这个数吧?”
领导说:“到底怎么样?”
我说:“离升学考试还有个把月。到底怎么样,等升学考试以后,见录取通知书说话,那才是无可置辩的!”
领导说:“你这么有把握?”
我说:“请你放心!”领导才放心地笑了。看得出来,领导对我是信任的。
每年的升学考试一般都在六月中旬举行。由地区命题,县教育局组织监考,统一阅卷,统一总分,统一注册。
那年中考的阅卷工作刚刚结束,县里就传开了,说南山考得不错。统分表发下来了,我一看,果不出所料,无论是单科成绩还是总分,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合格率、优秀率,都大大地好于往年。尤其是录取重点高中和小中专的人数,我任校长三年来,每年都有大幅度攀升,而今年比往年更有成倍增长。事实证明,这是我当校长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却是考得最好的一年!如果以正常心态看,这是全面丰收的一年。
还有什么比这由主管部门盖着红印的,活生生的事实更能说明问题呢?工作成绩尽管主要归功于全体老师,但怎么说也有我的一份。我想,如果前面发生的一切都是对我的考验,那么游戏到此也该结束了吧。可是,此时场部那一块却出奇的肃静,肃静得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我的党员转正问题已经三个年头了,看来还要无限期拖下去;工作还是那么举步维艰。无奈,我只有向教育局党委书面反映这几年来发生的非正常情况。可是县教育局又能怎么样呢?因为我是场派老师,而场党委又深深地卷入了事件之中,作为同级单位的教育局,插手此事确有诸多不便。
看来,要摆脱困境只有离开南山。可是现在的我已不是当年初转干时考第一名的我,现在的我已是个年过不惑有五的场派教师,哪里去找我的去处?加上妻子又是个一字不识的农工,一家六口,吃穿住行,谁愿意接过这个沉重的大包袱?更何况前不久省政府又已下文,企业干部职工不得调入事业单位,垦殖场的干部调动就更加困难。
想调也只能在本系统打主意。只要能挪动个地方,不管哪里都行。我向本系统的几个朋友求援,可人家都摇头,说很难。连我一个在垦殖场任党委副书记的远房亲戚也说没办法。难道我这个断了腿的哈蟆就只有困死在这枯井里么?
第十一章生活万岁之三沾一回“校长”的光
导读﹒偶感(十七)
爸爸身处险境,但他从容面对,将压力变动力,带领全校师生继续往高处攀登。在最困难的时候反而创造了空前的业绩。
但成绩不是泰山,只要找到一点藉口,就可一笔勾销。虽然上帝护佑着爸爸又一次化险为夷,但孙猴子仍然逃不出如来的掌心。
就在爸爸走投无路之际,终于天降祥瑞,出现奇迹。从此平等、正义与博爱伴随着爸爸演绎了一出因祸得福,曲折感人的人间喜剧。
待后请看——十一、生活万岁之三、沾一回“校长”的光之四、好事多磨。
第十一章生活万岁之三沾一回“校长”的光
工作中挑刺已无可能。但拳已出手就难收回,一招不成就换新招。
学年工作比较圆满地结束,虽然感觉到我仍是身处逆境,但老师们的支持,同学们的争气,毕竟给我带来莫大的愉悦,心情难得轻松了许多。因此,放了暑假我就回老家想把老娘接到南山住一阵。此时我三兄弟都在南山,老娘寄住在老家姐姐处。我回到樟树乡下,在姐姐家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清早就要姐夫推着独轮车送母亲到二十里外的水北车站乘车。
我这个人,心里有事,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虽说放了暑假,但作为校长是无所谓放假不放假的,假期也常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为了早点回到南山,我要姐夫抄小路走,因为小路比大路近。赶了约八里地,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两人行色匆匆朝我们而来。我仔细一看,前面那个女人好象是正秀。但我又不敢相信,因为她没有理由这样赶路,况且后面还跟着个男人。走近了才看清,走在前面的正是正秀,我叫了一声,她一边应一边向我们小跑过来。后面那个男人我也看清了,是我的一个亲戚。
走到身边,我奇怪地问:“你们来干什么。”
正秀气喘吁吁地说:“县招办来人了,说有人把明明告了,要你赶快回去。”
我吃了一惊,这才明白,为什么明明的哥哥会跟在后面。听了正秀的话,我感到事关重大,须立即赶到县招办,看是怎么回事。
明明是正秀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家住偏远的农村。一九八四年念完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在外面做了一年童工。一九八五年小家伙又想念书,其母听说我当了中学校长,就带着明明来南山找我,要我帮忙,收留他儿子在南山念完初中。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在家里读书而要到南山来呢?”
明明母亲说,家里学校的条件太差,连英语老师都没有,其他课的老师也不足。所以明明在家里念书的成绩总上不去,自己都感觉读得没意思。另外家里也无人照管,难以读出名堂。我觉得小孩子想读书是好事,于是答应了,叫他自己去找教导处报名。小家伙不愧在外面闯荡了一年,无人带领也很快找到了教导主任,并被安排在初二年级插班。
明明进校后,学习很刻苦,表现也不错,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同学们跟他的关系也很融洽。因此,他的学习进步很快,念完初二就名列全班前矛。至初三毕业成绩非常优秀,并以高分考取宜春师范学校。正当宜春师范快要下录取通知书的关键时候,有人写了举报信,举报明明是留级生、补习生,弄虚作假冒充应届生。
其实,当时虽然不提倡留级补习,但也无明文规定留级生补习生不能报考小中专。在正常情况下,留级的,补习的照样录取。但现在既然有人告了,事情就另当别论了。
举报人手段之厉害实在不敢小觑。举报信的内容本来是有关招生的,举报人却不寄县招办,也不寄行署招办,而是直接寄到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既然有人举报,纪委肯定要批复上高招办处理。这种重拳出击的手法,效果当然就非同一般。上高招办接到地区纪委批复的举报信,当然高度重视,立即作出取消明明录取资格的决定。当时争抢小中专的录取指标是很紧张的。特别是农村家庭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成绩比较好的,初中毕业后大多数都想报个小中专,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庭负担。所以一听说有人被取消录取资格,马上就有人来争这个名额。在这种情况下,被举报者如不能及时设法化解,取消录取就不可避免。既然县局招办及时告知了我,说明了上级对我的爱护和尊重,也说明了事情的紧迫和严峻。
我心里明白,举报者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尽管明明的学籍我从未插过手,但如果明明一旦被取消资格,许多帽子就可顺理成章地扣在我的头上,如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欺下瞒上等等。如果事情果真到了这一步,即使学校工作做得再怎么样,只需检取这几顶帽子中的任意一顶,就可以把前面的一切全抹,置我于臭水泥塘易如反掌。
我再细想,县招办没有简单处理这件事,而派了一位副主任专程赶往南山,向我通报此事,也许并不仅仅因为明明是校长的亲戚,很可能是事情本身并无多大的原则问题,充其量只是一个擦边球而已。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被人告了,惊动了上级,所以必须尽快设法过关。
我离开了母亲一行,火速赶到教育局招生办公室找到主任。那年中招在新余办理录取事宜,主任正在打点行装,准备赶路赴新余。我如实地向他汇报了明明的学藉报考等情况。主任表示,他会向地区招生办汇报。此时录取工作已进行了多日,主任的回话让我稍稍放心,说明明明的档案材料还没有被退回,事情还没到绝处。
我不禁为明明庆幸,为自己庆幸。以前我回家从不走小路,这一回赶时间走了小路,碰巧正秀也因事情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