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公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慢慢来。不过,武承嗣确实是个强劲的对手,不把他扳倒,自己的目的是达不到的。她想起了一件事,便借机说:“承嗣表兄人倒可以,只是对子女疏于管教。子女都管不好,怎能管好百姓?”
  “你这是指什么事?”武则天急着问。
  这时,太平公主一下就跪下了,颤抖着声音说:“儿臣该死,脱口而言,请陛下恕罪。”
  武则天越发奇怪了,追问道:“恕儿无罪,你大胆说来。”
  太平公主装出无奈的样子,小声说:“启奏陛下,儿臣将张氏兄弟送进宫来,是让陛下欢度天年,这也是当皇帝应该享受的。可是一般嚼舌根的人都说个不休。别人家说,倒不奇怪,可表兄武承嗣的儿子媳妇也参与其间,还编了许多难听的话,听了真叫人气愤……”
  武则天听了,把桌子拍得山响,骂道:“好孽种,竟敢说到朕的头上来了!我叫他们一个个都死!”
  就这样,轻轻便把武承嗣扳倒了,虽然没把他牵扯进去,但立他为嗣的议论便就此停了下来。只可怜他的儿子、儿媳,以及儿媳的兄弟,都作了牺牲品。只是他们至死都不知道。
  太平公主也觉得母亲的心狠了些,但不狠,她能清清静静地当皇帝吗?
  杀了人,而且杀的还是皇孙、皇孙女、皇孙女婿,可见“祸从口出”的结局是多么可怕。于是朝野鸦雀无声了。
  “控鹤府”的节目照常演出,只是有一天太平公主对则天皇帝说:“母皇陛下,儿臣觉得‘控鹤府’名不符实,似有心虚胆怯之嫌。这大可不必。想历朝皇帝都是男人,他们三宫六院,嫔妃上千,可从来无人议论。陛下虽为女身,也是皇帝,多有几个男人伺奉,理所当然。一些大惊小怪的言词,多出于男人之口,当然不会公平,不值得去理睬它。儿臣觉得,不如将‘控鹤府’改为‘奉宸府’,光明正大,理直气壮;遮遮掩掩,含含糊糊,反倒被人说来说去。就像陛下来登基前,‘牝鸡司晨’的议论不绝于耳。而今,陛下坐了龙椅,这种议论反而没了。”
  武则天觉得女儿的一番话有理,很合自己的口胃,便立即下诏:改“控鹤府”为“奉宸府”,宸,本指帝王宫殿,引申为帝王。奉宸意为辛勤伺奉皇帝的意思,算是再明白清楚不过了。
  至于张易之、张昌宗,由拄鹤府监改为奉宸令,级别待遇不变。
  第九章 言传身教
  武则天有八子二女,除一个早死,她亲手害死了六个;尚有二子,一个放逐在外,一个软禁在后宫,身边只剩下一个太平公主。她便成了当然的接班人。
  “唉!”武则天半睡在床上,长长地叹了口气。
  母亲有病,在一旁伺候汤药的太平公主劝慰道:“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母皇不过偶染风寒,吃两剂药就好了。外面的事有一帮大臣哩,您老人家何必着急。”
  “为娘不是为了自己的病,也不是挂记朝廷上的事,只是一想到那秃驴我就伤心。我一手提拔他起来的,现在竟……”
  “母皇少去想他,他那种下三烂,为他怄气值不得。”
  “可是他处处惹是生非,状子都告到我这里来了,能不管吗。你看,这两、三天就收到这么多。”说着,武则天随手从枕边摸出一叠交给太平公主。
  都是告薛怀义的。
  一张是左台御史冯思晟写的,上面说薛怀义横行不法,常骑马上街,带一帮和尚,任意欺压百姓,士民见了避之如虎,躲避不及的就被打得头破血流,然后扬长而去。他曾当面指摘薛怀义,可有一次在路上与他相逢,被他指挥几个和尚打得半死。冯思晟写奏章请圣神皇帝对他严惩。
  一张是许多道士联名写的,说薛怀义领着一帮和尚,在大街上见道士就打,并一一将头发剃了,强迫他们当和尚。状子写得哀哀戚戚,请皇上替他们做主。
  看到这里,太平公主“卟哧”一声笑了起来。
  听了笑声,武则天说:“你这个丫头,老娘气都气不过来,你还笑。”
  太平公主便把状纸上告薛怀义强迫道士削发为僧的事说了,武则天也觉得好笑。
  “那秃贼蛮横无理,忘乎所以,闹的笑话何止一、两件。那天竟跑到朝堂上吆五喝六地摆威风,让中书令苏良嗣碰见,命左右把他按住打了几十巴掌。他还好意思向我哭诉。我说,你以后少到宰相议事的地方去,不是就不会挨打了?”武则天边说边忍不住笑。
  又一张状子是告薛怀义利用每月一次无遮会的机会,召集善男信女到寺中,见稍有姿色的,就留在禅房,纵情取乐。许多人的妻女被淫,因畏他权势,只有忍气吞声。洛阳女儿,不知被他糟踏了多少。
  太平公主看了,对母后说:“怪不得人们骂和尚是‘一字僧,二字和尚,三字好淫徒,四字色中饿鬼’,这秃贼就是这种货。”
  武则天听了说:“对他,我早就有疑惑。以前,我每次召他,一召就来;现在召他,推三阻四,十次也来不了二三次。我想他一定在外面有什么不轨之事,果不其然。现在他住在白马寺,越发约束不住了。”
  这时,太平公主又翻出一张。这是侍御史周矩写的,说薛怀义在白马寺擅自招募了一千多无赖之徒,剃了头发,伪装僧人,整日弄刀耍棍,练功习武,恐有图谋不轨,请皇上下旨追究。
  看罢,太平公主说:“母后陛下,这周矩写的奏折,您看了没有?”
  “看过,这秃贼想找死了,竟干起招兵买马的勾当了。”
  太平公主知道母皇最恨的是造反,便乘机怂恿说:“我看这秃贼也该活够了。”
  “我也有这个打算。”
  太平公主明白母亲的心意,究竟与他旧情难断,一时间不忍心下手。再者,母皇封他为鄂国公,还有什么辅国大将军之类的,都是至尊至高的官位,一下子把他问罪、拉下来,岂不说明自己用人不当?
  这太平公主还没想出个头绪,只听母皇说道:“我打算任命他为行军大总管,去远征突厥。”
  “谁?”太平公主以为听错了,问道:“母皇是说派薛怀义?”
  “是的,是他。”
  “母皇,我不明白,他有了兵权,不更麻烦吗?”
  “边境来报,突厥新可汗默啜率兵犯境。我派薛怀义为行军大总管,带兵北征。这样,他可以少在洛阳惹祸,他手下那些僧徒也有用武之地。要是打胜了,是朕知人善任;若是他战死疆场,也算除了后患;即使不死,打了败仗回来,我也有理由对他治罪。”
  太平公主听了这番话,连说母皇英明。她内心里也确实佩服母亲的计谋,自叹不如。
  这薛怀义领了行军大总管之职,不知是计,只当是皇上陛下对自己的恩宠,便威风凛凛地带上二十万大军向突厥杀去。
  新继位的突厥可汗默吸,有勇有谋,一把七十斤重的大刀,使得风车斗转,曾多次侵犯唐朝边关,都被羽林将军程务挺打败,再不敢轻易犯边。后听说程务挺被杀,默啜大喜,摆宴庆贺。接着,兴兵深入唐境,连陷十余城,如入无人之境。正得意时,忽听探马来报,说唐朝女皇武则天派了个胖大和尚为统帅前来征讨,又听说那胖大和尚是个法力无边的有道高僧,吓得默啜急令撤军。
  薛怀义不战而胜,趾高气扬地班师回朝。从此气焰更加嚣张,武则天一时间也奈何他不得。
  薛怀义是个疯野惯了的人,回朝以后,卸去将军盔甲,仍旧穿上袈裟当他的白马寺主,一心一意借佛行乐。回想当年修建明堂博得武则天喜欢,赐号为万象神宫,自己也受重赏,他看出她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便建议在明堂旁边建一座叫天堂的佛殿。天堂内塑一大佛像,硕大无比,一个小指头上就可以站几十个人。他又故弄玄虚,在明堂前挖一个五丈深的大坑,趁做无遮法会时,突然从坑中拉出一幅高二百尺的佛像来。他吹嘘说这佛像是刺他膝盖上的血画成的。佛像在皇城挂出后,引动八方信徒去参拜观看,人山人海,拥挤无比。薛怀义在佛像下举行大法会,会后大施钱财,把一车车钱币抛到空中,引得人们疯狂地去抢,当天就踩死踩伤数百人之多。
  同时,薛怀义又放纵他手下的僧徒四处滋事,强取豪夺,奸淫妇女,无所不为。
  侍御史周矩面奏则天皇帝查办。武则天也对薛怀义的作为十分气愤,但想到与他的旧情,便软了下来,只对周矩说:“你且退下,朕立即派人去查。”
  没想到周矩刚回到御史衙门,薛怀义就骑着马赶来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