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的活还没完,从王子韶那出来,与邓御夫约好了再会的时间,他又要马不停蹄的去拜访李之纯。李之纯显得很宽厚,他劈头先致歉:“让离人久等了,我在路上有事耽搁了几天。后日我就回自所,密州就不待了。
老夫已经与范金部(范锷)、王知州联名上奏,请设密州市舶司,请设胶西县。我等共同推荐离人出任胶西县令,今后老夫把胶西托付给离人了。
我看好你,子由曾经来信让我照顾好你,我看离人处事精明,在这方面不由老夫照顾你。唯一遗憾的是,离人处事过于刚强,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老夫年轻的时候也刚强过,等你在官场处久了,自然学会了圆转。年轻人嘛,闯一闯有好处……”
子由是苏辙的字,李之纯这番话表明他与苏辙关系密切。两人甚至好到连悄悄话都说。临了,李之纯倒是显出一丝童心,他笑着说:“老夫喜欢步行,每年要费三双官靴,听子由谈起过离人所制的皮靴,轻便舒适。我看离人也无需送老夫什么礼物了,多送我几双靴子就行。”
几双靴子能值多少钱,赵兴答应的很快。接着,李之纯命令仆人奉上浓浓的两盏“二陈汤”,请赵兴饮用:“离人满身酒气,定是在王子韶那里吃过了,老夫就不留你吃饭了,喝了这碗‘二陈汤’且回去安置吧。”
宋代,官场上送客的方式不是端茶送水,茶是迎客茶。客人进门先奉上香茶,等客人走的时候,再奉上二陈汤。满鞑子入侵中原的时候,从宋人那里学了残字断篇,所以才有了清代端茶送客的习俗。
二陈汤是装在汤瓶中奉上的,日本人把汤瓶学了去,而后有了茶瓶的说法。李之纯盛汤的汤瓶很朴素,赵兴眼睛尖,都发现瓶口处几个细碎的裂纹。甚至有个米粒大的豁口。他一言不发,恭敬的将二陈汤饮下,然后拱手告辞。
在王子韶那里吃了饭,在李之纯这里喝了汤,范锷那里没什么招待,他揪住赵兴,还想进一步讨论大运河的事情,赵兴打个马虎眼,推荐说:“我学生程夏擅长筹划,跟我学了多年,本身又是黄州举人,老大人身边若是缺人,便让他给大人详细解说。”
辞别了范锷,赵兴又去判官索问道那里兜了一圈子,而后回家,院门口他遇到了两名一赐乐业人,他们一直在按赵兴的策划,筹备在高丽庭馆插上一脚,但今天他们来,不是为高丽庭馆的事。
“大人,你在船上与知州大人、转运使大人、金部侍郎大人说的话,我们已经听到了,我们有了想法”,俺裕小心的看了赵兴一眼,补充说:“大人既有铸造钱币的工坊,我们想,何不建立一座银柜,专门存放、吸纳修建大运河的富商所携带的金银钱财?”
赵兴点点头:“你说的是银行吧?我大宋早有类似的钱柜,听说陈都府都已经印刷了纸质的凭证,叫做‘交趾’。
我的铸币流水线是绝对机密,这事不能对任何人提起。今天的话到此为止,至于银行的事,我看你们可以悄悄筹备,最好自己别出头,让别人打前阵,如果银行成立,我这里可以支出三十万金币,作为你们的本金。
这事就到此为止,今后你们所做的,我概不知情。”
俺裕与白樵连声答应:“大人,我们知道如何保守秘密。”
在门口处告别了两名以色列人,赵兴中途吩咐程夏明天去找范锷,然后又吩咐门子明天邓御夫来访的时候直接引入书房。他便向后院走去。
才进后院,就听见廖小小的歌声,她很开心的摆弄着几张纸,一见赵兴,马上贴了过来:“官人,你猜我搞到了什么。”
赵兴回答:“先等等,先把厨子给我叫上来,我今天去王子韶那里吃饭,吃了一肚子闷气。”
这厨子是从汴梁城雇来的,自称是学了赵兴的真传,往往向别人自许他是赵兴的亲传弟子。赵兴一见对方那肥硕的脸,火就不打一处来:“符三,我今天在王知州那里吃了蟹酿橙、酥琼叶、雕花蜜煎,听好了,是蟹酿橙、酥琼叶、雕花蜜煎!你说你以前都给我吃了什么,那都是猪食!我白白自许多知道九百年的饮食文化,今天我才知道,那不是饮食文化,是猪食文化!”
赵兴这是气急了,口不遮言,实际上他在现代接触的只是低层次的腐败大宴,而现在他接触的是官僚们的腐败宴。如果他在现代参与了层次再高一点,他就会知道,腐败文化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符三委屈的快要哭了:“大人,这蟹酿橙可不是日日都能吃上的,可花功夫了,再说,大官人也没教过我。至于大官人教的那些,我哪样不拿手?”
赵兴恨恨的回答:“你要学的还多着呢。”顿了顿,他叹了口气,又补充说:“我要学的也多着呢。”
厨子抹着眼泪退下去,廖小小眼波流转,趴在赵兴耳边,边哈着气边说:“你刚说什么,多见识了九百年饮食文化,莫非你是一只千年老鬼?”
赵兴沉思的回答:“我是!怎么样,你怕不怕?”
廖小小婉转低语:“怕,你摸摸,我的心跳的很厉害,快来,吃我呀。”
赵兴暧昧的嘟囔:“大白天的……”
其实,他心里很懊恼。怎么我跟古人说大实话,没有一个人相信呢?
廖小小用脸轻轻的擦着赵兴的鼻尖,炫耀似的又问:“你猜,我给你搞到了什么?”
“什么?”
廖小小奔到桌边,抖着那几张纸回答:“我这几天出住内院,跟官吏们的家眷打听了一下,打听到几位上官的喜好癖性,你要不要知道一下?”
赵兴大马惊道的坐在,问:“先说说我的顶头上司王子韶。”
廖小小翻过一张纸,看着纸上的内容,评价说:“王子韶,字圣美,有大学问,且喜好与有学问的人来往。”
“这我知道,我在他府上见过邓御夫,王知州支助他出了农书。”
“不止呢!”廖小小挥着那张纸说:“这位王子韶可是学问堪比王荆公的人啊,王荆公做字书行天下,子韶亦作字解二十卷,与安石书相违背。喜作正书,至于三过笔可以挂万钧之重。宗褚遂良、颜真卿,暮年自变为一家。大隶题榜有古意。”
“笔挂万钧之重——古人说话就是夸张”,赵兴摇摇头。写字的时候笔上挂着万斤的重物,可能吗?
“字写得好”,赵兴嘴里砸了一下:“没名声!有苏黄米蔡好吗?既然不与苏黄米蔡并列,可见后一句话依旧是浮夸过分……接着说李之纯,听说他与苏三丈(苏辙)关系好。”
廖小小神色郑重起来:“李之纯,仁人也!有仆不知名,人皆呼为‘李仆’。李之纯喜欢步行,每次下乡,路有遗尸则令李仆收葬,据说李之纯前后收葬过万余无名野尸,故人称之为‘其有万魂庇佑’。据称,其毕生所得官俸都用于收葬无名野尸。”
赵兴神态也严肃起来,他摆正了自己的身子,端正的坐着,缓缓回答:“不意官场竟有如此圣人!”
廖小小继续说:“李之纯知成都府时,成都路地少人稠,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靠官府减价发售官米6000石,供应民食。言官上奏,认为这虽然给百姓带来了一定好处,但却损害了朝廷利益,应予免除。皇帝下诏,令朝臣们讨论这件事情。
李之纯上表斥责,称:成都老百姓仰仗皇恩浩荡,依靠这些粮米已经生活了百余年,今天凭什么要剥夺他们的饭碗?今日夺取百姓饭碗,究竟算是谁的恩德?此语一出,群官不敢再言。于是,成都府上下百万百姓,至今仍感激李之纯活命之恩。”
赵兴想起来见李之纯时的场景。从板桥镇到密州,他走了整整十天,一定是在路上又去收葬无名野尸去了,而对这一切,他竟然没拿出来炫耀,还向赵兴表示歉意,为自己的迟到而道歉。
他根本无需向赵兴致歉的呀。
赵兴沉默片刻,缓缓的回答:“我需要给他做几双好靴子,一双最耐磨的靴子,整个大宋最耐磨。”
廖小小扬扬纸,继续问:“大郎,还要不要听?要不,我们先去卧榻做点别的事,然后继续?”
赵兴坚决的摇摇头,继续说:“那为判官索问道究竟是什么来历?”
“明断!”廖小小继续说:“这位索问道是索湘四世孙,索湘:字巨川,盐山人。开宝年间有一个大狱的案子。一连逮捕了1500余人,不能决断。后来他亲自审理,终于真相大白。平反了冤狱,没有放过一个坏人,也没有冤枉一个好人。索湘家学渊源,擅于断案,人皆赞其处事条理清楚。”
“不简单呀不简单,全大宋没有一个简单人”,赵兴晃着脑袋,看了看左右,补充说:“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