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樱抱石荫松枝,比并余花发最迟。赖有春风嫌寂寞,吹香渡水报人知……这花是樱花的一种”,赵兴回答。

章惇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兴,他觉得赵兴刚才引用的这首诗别有意味。因为这诗是王安石写得,而王安石生前最喜爱樱花。

章惇以为赵兴是在暗示他虽然披着蜀党的皮,但骨子里却是赞成变法的。甚至连王安石最喜欢的花他也喜欢。

其实他猜错了。

赵兴园子里遍植樱花,是因为在他以前的知识里,中国樱花是从日本传入的。但等他到了这个世界,却发现事实与他所学的内容恰好相反,樱花的原产地是中国——当然,他还不知道樱花原产地是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栽培樱花的历史最早可以推朔到秦汉时期,那时的樱花还是一种皇家植物,栽培于宫苑之中。唐朝时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园。唐李商隐用“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赞美樱花。而白居易则专门写了一首樱花赞:“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夏阴成。素华朱实今虽尽,碧叶风来别有情。”

日本人认为,他们的樱花是从云南引进的物种。是唐代一名云南僧人渡海前往日本传法,顺便把樱花带入了日本——这也是世界植物史的公认。

赵兴弄清楚日本人的想法后,便报复性地把自己院子里栽满樱花,这次,他终于可无所顾忌地享受这种“唐僧花”。

宋代喜欢樱花的最著名人物就是王安石。王安石这个人邋遢,不拘小节、对饮食衣着毫无挑剔,上朝时朝服上沾着大块墨迹,都理直气壮的挺着腰,要说这老头还有什么喜欢的物事,那唯有樱花。

王安石“身负天下大名三十年”,朝廷屡次召唤他入朝都遭拒绝,只专心培养人才。他教出的那群学生随后成了支持他变法的主力。这群学生视王安石为“现世圣贤”,并把他所有的行为都视为崇高的。

王安石罢相后,朝堂没人敢喜欢樱花,而赵兴却把这种花朵当作“行道树”,栽满了整个庄园,这种行为的一个隐喻就是“荆公喜好,就是行路指南”。

这个暗示还不强烈吗,所以章惇口中不言,但心里已暗自把对方视为同党。

现在,新党人士都是受迫害的,章惇深受赵兴大恩,赵兴不肯正式表露身份,他当然不再强逼。不过自此以后,他望向赵兴的目光亲热了许多。

赵兴走过樱花树,看到源业平仍在痴痴迷迷的徘徊,他止住了脚步,心里奇怪:源业平这厮怎会喜欢樱花?难道是宿命的相逢?

这年头日本人喜欢什么——苏东坡喜欢什么,倭人与高丽人就喜欢什么。

苏东坡在黄州说了:梅兰竹三君子。日本人照办——最喜梅花!每年赏花会由日本天皇主持,赏的不是樱花,是梅花。赏樱花该是后来的事……难道,与源业平这小子有关?

赵兴好心地告诫:“源殿,身为武士,怎么能忘了每天的锻炼?这可不行,你也应该下去练一练。瞧你,每天不是醉酒笙歌,就是吟诗弄句,这可不是武士的心境。”

源业平目光逐渐有了焦距,看到是赵兴,他晃了晃脑袋,翻了个白眼说:“练?有用吗?我再练也打不过你:小菊花的种子,再怎么锻炼,也不能开出大菊花。”

听到这么暧昧的词,赵兴连忙紧走几步,窜进了章援的卧房。

卧房内,盛装打扮的陈伊伊正带着昨天留下的那名医生看望章援,仅仅这一晚上,陈伊伊头上的首饰也像满院的花树一样绽放开来,满头红的绿的、金的银的,宝石亮闪闪、晃的人眼睛只看到一团光亮,都看不见人影。

赵兴走过去,连续从陈伊伊头上拔下簪子,发叉,不一会桌子上堆了一堆首饰,陈伊伊刚开始以为这是种特别的亲热,等到头上只剩三两支簪子,她方变了脸色:“怎么,阿珠姊戴得,我戴不得,我可是……”

阿珠也戴成这样?赵兴打了个哆嗦,连忙解释:“布局,我跟你说过布局的问题。黄金律你记得吗?绘画要讲究色彩搭配,佩戴首饰也要这样。有一个定律叫做‘三色原则’,说的是穿衣服,戴首饰,最多不超过三个颜色……

突出主题,要突出主题。色彩一多了就要混乱,反而弄不清你想表现什么……”

章惇刚开始看赵兴动作,很看不惯赵兴如此宠爱自己的小妾,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于人前亲昵,等赵兴说到这里,章惇慢慢眯起了眼睛,脱口而出:“李公麟曾说离人擅画,他曾向你讨教画面布局……但我却从未听闻离人画过什么,这就怪了?不过,怎地米芾也如此说呢?

我曾听苏老坡说,离人也擅作词,做过一两首好词……那些词我也听过了,确实好。但苏老坡还说,离人不喜欢以诗名传颂世人。我就更奇怪了?

陈师道的情形你也见了,为苦求一两佳句,都折腾的全家不安。士人学子一生孜孜以求什么,不就是想以才华惊动当世?离人以为才华是什么?不是诗才?不是画艺?不是医术?还能是什么?还能有什么?”

此刻,章惇对赵兴的学问已经产生了浓浓的好奇,要不是有苏轼这个大牌在明处,估计他会问清楚赵兴的师承渊源。

赵兴“做的几首诗”,恰好都能看出一点苏轼豪迈风格,这点让人肯定了他与苏东坡之间的师生关系,恰巧黄州又是个消息闭塞的地方,人们难以肯定苏东坡在黄州时教了赵兴多久,又都教了赵兴什么东西?世人唯一知道的是:赵兴与苏轼打了个赌,把自己赌输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被苏东坡逼得天天上门来等待教训……其实,那时在苏东坡屋里上课的是程氏弟子。

这是首次有宋人对赵兴的师承渊源产生了怀疑。

这个怀疑也许将伴随赵兴一生。

第九十三章 相思在这一刻得到满足

古人很看中师承渊源的,因为方块字离开口传心授,根本不可能无师自通。所以每个有文化的古人都有自己的师承,这是知识的本源。

而赵兴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知识,显然不是苏东坡擅长的。

但这个问题赵兴不想回答,他手下重重一捏伊伊,伊伊马上明白,立刻装作天真烂漫的反问该如何装饰自己,随后,几名医生也趁空向赵兴汇报章援的病情——后者是章惇最关心的,他的注意力马上转移了。

“衙内没什么大碍了,再歇几日就能起身了”,医生最后总结说。

“再歇几日……”,章惇若有所思的自语。旋即,他抬头问赵兴:“离人准备何时前往密州赴任?”

赵兴答:“总得等文谷兄病好了之后再说。”

章惇摇摇头:“路上要走一个月,无论如何要赶在明年二月九日前赴任。最好现在就递过去消息——我听说团练使张用与你关系不错,当初任用他时,就是因为这点,才把你指郡密州。”

章惇这话里隐含一个意思,那就是赵兴当初任用的这官职,是有人特意安排的,但作出这项安排的不是章惇,否则他就会直接表白了。

章惇所说的要在二月九日前赴任,是因为一项宋代的官场制度。宋代规定:除科举年外,正常年份的每年二月九日至十一日,为地方官任免日期,曰“县召”。秋季决定京官任免,曰“司召”。

也就是说,赵兴如果还想当官的话,必须在秋季前给张用递个话,否则张用会在官员考核时,汇报官职的缺失。然后朝廷会在来年二月九日,任命新的官员。

赵兴皱起了眉头,回答:“这么一说,我得赶快跟张用联系,不知道秋官考核结束了没有,自我回家,就没跟他联系过。”

章惇想了片刻,建议说:“需派快马前去密州,先跟张用打个招呼,让他在上官面前遮掩一二,等接到确实回信后,离人要速速动身。

若秋查已经结束,需要弄清来的是哪位……这就破费点功夫。不过,也不是不能做手脚。离人最好今天就动手。”

赵兴点点头,看着坡下的码头区回答:“正该如此。今天他们至少能卸空一条船,此刻恰好西北风正强劲,只要腾出一条船来,明日即可到密州。”

章惇吃了一惊。其实他刚才的建议中有私心,原本他以为即使派快马去密州,来回也需要一个月左右。而这段时间自己的儿子恰好可以休养好身体。等赵兴动身,他便让儿子与赵兴同去,这样也可以减少旅途的颠簸。但他没想到,赵兴卸船的速度这么快。

“吾儿的病……”章惇沉吟。

赵兴想了一下,回答:“也是,文谷兄身子还需调养一段,药还要再服几剂。这样吧,我让我的弟子持官诰前往密州,跟张用说好,如果遮掩不过去,就让我的弟子冒名顶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