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眼沾不上任何关系:大量不学无术、溜须钻营的人靠着贿赂和靠山一路高升,身居显赫,而真正富有抱负才学的英秀俊彦却是凤毛麟角,且几乎无法进入最高层。俄国军官们的一项殚精竭虑的作业便是斗纸牌。日俄战争之后,尽管俄国在清除军队积弊之上做出了不少努力,一连免去了三百四十余名将官的职务,然而无奈俄国的政体还是那个政体:罢免了一批尸位素餐的军官之后,还会有另一批粉墨登场,前赴后继,清之不绝。
在战术理念上,俄军和装备了大量技术兵器的德军,更是有半个世纪之差的云泥之别。造成这一情形,俄国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将军无疑是功不可没。1877年的俄土战争中,苏克霍姆利诺夫是一位年轻骁勇的骑兵军官,荣膺圣乔治十字勋章,所以他深信不疑,在那场战争中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曾出席过一次参谋学院教官的集会,会上居然有人对诸如重炮压制、机枪掩护等“新花样”有兴趣,而不是对马刀、旗杆矛和白刃战钟情,他当即对其训斥了一通。他毫不在意地说道,他听不得“现代战争”这个词:“过去的战争是这样,现在的战争还是这样。这些个玩意儿都不过是邪门歪道的奇技淫巧,就拿我来说,我二十五年前就没有看过一本军事手册。”期年以后,他又把参谋学院的五名教官解职,因为他们都在宣扬什么“射击的组织与实施”的异端邪说。
由于苏克霍姆利诺夫顽固地死抱住那套陈腐过时的白刃战经验不放,并一口咬定俄国在满洲的失败是因为司令官的错误,而不是由于训练、准备和供应方面的不足;在这位坚信刺刀胜过枪炮弹的陆军大臣从1907年就开始的领导下,俄国陆军的备战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俄国陆军根本不肯花费力气去兴建工厂,生产大炮、步枪和弹药;当英法德奥等列强都苦于陆军经费不足、难以为自己的军队添置更多的家伙什的时候,苏克霍姆利诺夫却是连俄国政府专供军火生产的拨款都没有用完。
到1913年开战之时,俄国平均每门大炮所拥有的弹药量只摊到了可怜的六百发,而欧洲另外四大列强的每门大炮则是两千到三千发。在炮兵火力上,俄军虽然不像法军那样对重炮弃若敝帚,但与德军相比仍旧居于绝对劣势:俄国的一个步兵师只有六个野战炮兵连,而德国的步兵师却有十二个野战炮兵连和两个重炮连。整个俄国陆军只有五十个重炮连的编制,而德国却有四百三十个。而在机枪数量上,完全没有意识到机枪作用的俄国陆军,和德国陆军中每个步兵营中都有一个重机枪排的火力配置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战争主要取决于双方火力的较量,而苏克霍姆利诺夫对于这一类的告诫向来都是嗤之以鼻。
除了武器装备的劣势之外,俄国陆军在高层人事上也满是罅隙裂痕。战争爆发之后,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身材高大,面容英挺,长年担任近卫军司令的职务,是俄国军中少有的具有相当才华的改革派宿将,深受士兵和军官的爱戴。然而苏克霍姆利诺夫和沙皇本人都对尼古拉大公极为反感。前者是因为大公英俊干练、光辉豁达的形象和他的矮胖无能、诡计多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心中妒恨交织;后者则是由于大公对屡次用“神术”治愈皇太子阿列克谢的“圣徒”拉斯普京的鄙视和冒犯,以及他在军队中的极高威望甚至压倒了沙皇本人,容不得沙皇不为之反感忌惮。皇帝和陆军大臣都对总司令心怀憎恨,冷眼旁观,多方掣肘,时刻准备将其搞下台去取而代之。俄国陆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迎来了欧洲大战的爆发。(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二月三十戒书和火山风林原创的月票支持~~~
第341章 珠联璧合
5月15日,就在德法两军于阿登丛林大打出手的时候,俄军一个骑兵师也拔掉了东普鲁士边境上的木桩国界,拉开了东线战争的序幕。他们所取得的第一个战果是德国境内10公里的马格拉波瓦小镇,驻守在此的德军早已提前撤走。当俄国骑兵们跃马鸣枪,在镇中心广场上欢庆胜利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场开局如此顺利的东线战争,最终会将整个俄罗斯帝国埋入墓坑。
尽管这一位面的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蒙受了远超历史的巨大损失,而欧洲战争又提前了一年多宣告爆发,致使俄军的总体实力较历史上1914年8月同期大有不如;但由于法国人火急火燎的恳求催促,俄国司令部还是从进攻奥匈的西南集团军群中调足了部队,将用于对德作战的西北集团军群强化到了还算可观的程度。目前,俄国西北集团军群拥有2个集团军,由在日俄战争中的俄军前线总参谋长吉林斯基将军指挥;他的核心战略目的是挥军攻占东普鲁士,并一举歼灭驻守在这片地区的德军部队。
驻防东普鲁士的是由普里特维茨中将所指挥的第八集团军。该部下辖4个军、1个骑兵师和一些地方卫戍部队,总兵力与俄西北集团军群的任何一个集团军相当。拜俄国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所赐,俄军的火炮机枪数量都远逊于德军,因此在火力上反而是德军占优。小毛奇交给第八集团军的任务,便是尽可能的在西线战事结束之前守住东普鲁士这片富饶之地;等到西线大军收拾完法国人之后。再通过国内发达的铁路网调往东线,将俄国入侵者全部驱逐出去。
翻开自1871年来就确立的欧洲地图,德国的东普鲁士领土宛若巨兽突出的触角,沿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立陶宛,因此德国总参谋部对俄国的作战计划也可以猜得八九不离十了。一旦爆发战争,俄国人必定将会利用它们的波兰突出部,从华沙向北进击,从根部将东普鲁士与柏林的联系一刀砍断。然而东普鲁士却是不可能在开战之初就出动放弃的。面对这一情形,生性忧思谨慎、未算胜先虑败的小毛奇便给第八集团军司令普里特维茨下了一道命令,称如果发觉自己受到“非常强大的敌人威胁。已处在万分紧急的时刻。”就撤到维斯瓦河西面,将东普鲁士放弃给敌人。小毛奇下这道命令的本意,是为了能让第八集团军得以保存实力、避免让军队这一德国核心战争支柱受到大的打击,毕竟有生力量远较部分国土来得重要。然而他却没有料到这道命令竟然起了反效果。险些酿成了德国在东线战场上不可挽回的失败。
5月16日。由莱宁坎普所指挥的俄国第一集团军主力从东面的立陶宛发动进攻。开始全面挥师进入东普鲁士。两天之后,由萨姆索罗夫指挥的俄国第二集团军从东南方的沃斯特罗温卡向西北方发动攻势,兵锋直抵德军腹地阿伦施泰因。第八集团军面临着被兵力两倍于己的俄军包抄的危险。通过高空飞艇的侦查。德军发现两支俄军的行动步调并不一致:从东面而来的俄第一集团军行动迅速,而从东南方直插德军后方的俄第二集团军行动相对缓慢,留给了德军各个击破的空间。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德军决定先对已经侵入东普鲁士境内的俄第一集团军开刀,准备将其打倒之后再转过身来对付插向自己后方的俄第二集团军。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计划中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部队所处位置的关系,德军无法将部署在整个东普鲁士的第八集团军的全部主力,都调往最东边去迎击俄国第一集团军;再加上留给德军单独对付俄第一集团军的时间并不多,因此缺乏准备时间的德军,并没有组织起像西线战场上那样势不可挡的狂烈进攻。尽管德军凭借着火力上的优势,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不俗的胜利,但由莱宁坎普所指挥的俄第一集团军仍是抵挡住了德军的攻势,迫使德军自20日起从贡比楠地区向后撤退。而此时,俄第二集团军已经如同一柄利剑,直接顶到德军的咽喉部位了。
贡比楠战役的失败,使得德国第八集团军的处境骤然急转直下:东方是磨刀霍霍、随时都会冲杀而来的二十余万哥萨克;西南方则是快速突进、准备切断德军退路的同等数量的灰色牲口。尽管作战处副处长霍夫曼上校和军需部长格吕纳特都坚决主张德军应该继续再战,然而第八集团军司令普里特维茨已经被俄国巨人给吓破了胆:小毛奇允许他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放弃东普鲁士,现在他认为没有什么能比现在更加“绝对必要”了。他粗鲁地打发二人离开,并向莱茵河畔科布伦茨的德军统帅部报告了他的打算: